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6篇
  26篇
综合类   19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31.
大蒜既可食用又可药用,是田间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大蒜很少发生病害,但易受虫害威胁,常见的有蚜虫、种蝇、蓟马、潜叶蝇等。因此应加大对虫害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大蒜品质,提高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432.
以梅州市为例,利用1986年与2006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以生态绿当量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评价的度量指标,引用生态绿当量数学模型,测算出各区县各种用地类型的绿当量和区域总绿当量,用以衡量生态环境情况。结果表明:(1)1986年~2006年,梅州市及各区县生态绿当量均有所提高,生态环境有改善;(2)生态绿当量作为评价区域生态环境指标具有涵义明确,计算简单方便等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33.
为了靶向消减根区土壤盐碱障碍和定向培育健康沃土,该研究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沙土覆盖种植孔(S)、条施生物炭+沙土覆盖种植孔(B+S)、条施生物炭+脱硫石膏覆盖种植孔(B+G) 3个处理,对比分析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质量及向日葵产量差异。结果表明:根区施用生物炭和脱硫石膏改变了0~40 cm±壤水溶性离子组成,主要表现为增加Ca2+含量而降低Na+含量。与S处理相比,B+S和B+G处理显著降低了0~40 cm土壤钠吸附比(sodium adsorption ratio,SAR)和>20~40 cm土层pH值,增大了土壤脱盐率(Ds);B+S和B+G处理还增加了0~40 cm土壤有机质(OM)、硝态氮(NO3--N)、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和速效钾(AK)含量,为向日葵出苗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此外,B+S和B+G处理通过调理盐碱指标(SAR,Ds,Ca2+和Mg  相似文献   
434.
葡萄在种植过程中,易感染真菌性病害。即使有大量已登记的杀菌剂产品,仍有未登记的杀菌剂被用于防治或被推荐用于防治葡萄真菌性病害。未登记杀菌剂的施用是否会对葡萄园环境生物造成危害,需引起足够的关注。本研究选取葡萄上未登记但有残留检出或被推荐使用的杀菌剂三唑酮、乙霉威、四氟醚唑、吡唑萘菌胺、乙烯菌核利,对葡萄园环境生物鸟类、蜜蜂、非靶标节肢动物及土壤生物进行了初级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三唑酮及四氟醚唑对鸟类的长期暴露风险商值大于1,风险不可接受;乙霉威对捕食性非靶标节肢动物的危害商值大于5,初级风险不可接受。吡唑萘菌胺及乙烯菌核利对所评估的陆生生物风险均可接受。本研究为所选杀菌剂在葡萄上的科学施用及后续的农药登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5.
436.
本文初步探索了广西北海市宿蔗区甘蔗螟蛾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在北海市宿根蔗生长期期间,甘蔗螟虫以条螟、黄螟为主,条螟是甘蔗生长期主要发生的甘蔗螟虫,条螟和黄螟存在明显的成虫盛发期。田间管理措施的不同可能会影响螟虫成虫盛发期,北海市宿蔗区螟蛾的防治关键期为2~7月。  相似文献   
437.
脱硫石膏对碱化土壤胶体絮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新  张文超  王淑娟  李彦  赵永敢 《土壤》2021,53(3):555-562
为明确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胶体絮凝过程的离子交换作用,设置了碱化土壤组和碱化土壤胶体组。在不同土水比(1∶5、1∶10、1∶20(m︰V))条件下加入不同量脱硫石膏量(0.1%~2%,m︰m)作为碱化土壤组,以及向利用土水比为1∶100的方法制备碱化土壤胶体中加入不同量的脱硫石膏作为胶体组,以分析脱硫石膏对碱化土壤胶体团聚过程中的临界絮凝值和Na~+与Ca~(2+)摩尔比。结果表明,碱化土壤(pH=9.8;EC=496.1μS/cm)胶体的临界絮凝值为MFGDG=0.008 g,胶体与脱硫石膏的质量比为19.4︰1;碱化土壤临界絮凝值为0.5%,胶体与脱硫石膏的质量比为10.4︰1。在临界絮凝值处,碱化土壤所用脱硫石膏量是土壤胶体的1.8倍,碱化土壤组Na~+与Ca~(2+)摩尔比为2∶1。随着脱硫石膏施用量的增加,胶体组中絮凝层厚度逐渐变薄,pH降低趋势趋于平缓。土水比越小,混合液中pH越大,加入脱硫石膏后,pH明显下降。土水比为1∶20,碱化土壤组上清液Na~+变化逐渐趋于平稳,当加入脱硫石膏后,Ca~(2+)直接吸附在胶体表面发生絮凝现象。研究结果有利于加深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中胶体絮凝机理认识,并为确定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的适宜施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8.
为探究临江河水体溶解性有机质荧光光谱特征、组成及来源,本研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临江河水体溶解性有机质荧光光谱特征、荧光组分、水质指标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临江河流域森林山区水体存在典型类腐殖峰A及类富里酸峰C,村镇水体及农田水体除了存在典型类腐殖峰还出现类蛋白峰,养殖区水体存在典型类蛋白峰B和T。平行因子分析解析出2类3个荧光组分,分别为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C2,类蛋白荧光组分C3。研究表明,三维荧光特征参数揭示出临江河水体溶解性有机质受到内外源的共同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临江河水体中荧光组分及特征与氮、磷等元素的迁移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9.
为解决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青贮品质差的难题和扩大茶叶加工废弃物的利用,本试验通过将加工不同类型茶叶(绿茶、红茶、普洱生茶、普洱熟茶、白茶)产生的废弃茶叶作为青贮添加剂,研究其对皇竹草青贮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能改善皇竹草青贮的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分别将25 g绿茶、红茶、普洱生茶、普洱熟茶和白茶废弃茶叶与475 g新鲜皇竹草混合均匀后装入聚乙烯袋中,同时设不添加废弃茶叶的对照处理,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用真空机抽真空密封,室温避光保存60 d后取样测定营养成分含量、发酵指标和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与对照处理相比,添加不同废弃茶叶后皇竹草青贮的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但添加白茶废弃茶叶处理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添加废弃茶叶处理(P <0.05),仅为8.16。仅绿茶废弃茶叶处理的非蛋白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其余处理之间非蛋白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绿茶废弃茶叶处理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而添加普洱熟茶废弃茶叶处理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440.
林业遥感数据集是林草行业开展深度学习研究的重要基础,更是林草资源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动态化精准监测的重要保障。文中分析了自然图像和遥感图像数据集建设现状与方法,通过对深度学习算法在林业专题信息识别和分类中最新研究成果的阐述,表明建立林业遥感专用数据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人工智能在图像处理领域的发展经验,提出林草业遥感影像数据集的建设思路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