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林业   3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究不同机械预处理方法对于落叶松原木常规干燥的干燥速率、干燥质量、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出一种较佳的干燥工艺,为原木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取4株落叶松,截取24段1 m长、径级14~16 cm间的原木.其中,12段原木去皮,12段原木不去皮,分别做单切口、双切口、中心钻孔和蜂窝式钻小孔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常规干燥过程中干燥基准、预处理条件、含水率对木材干燥应力的影响,探讨干燥应力沿髓心至树皮方向的分布情况,以实现干燥应变的模拟预测。【方法】整合分析采用图像解析法测算得到的弹性应变和机械吸附蠕变相关数据,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干燥温度、含水率、相对湿度、距髓心距离为输入变量对弹性应变进行模拟预测,以预处理温度、干燥温度、含水率、相对湿度、距髓心距离为输入变量对机械吸附蠕变进行模拟预测。通过网络训练和验证,得到合理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测试,探讨分析所建立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弹性应变预测模型中,各数据集均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8、0.983和0.978,所有数据集的决定系数(R~2)均高于0.95,验证集达到最优时的均方差(MSE)为1.21×10~(-6)。机械吸附蠕变预测模型中,利用含水率为28%和12%的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和验证,训练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1、0.977,验证集达到最优时的均方差(MSE)为1.26×10~(-6);利用含水率20%的数据集进行模型测试,测试集的相关系数(R)为0.969,所有数据集的决定系数(R~2)均高于0.94,网络模型能够解释94%以上的试验数据,表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所建立模型的预测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预测成功率较高,能够为人工神经网络在干燥应力、应变方面的应用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木蜡油简介     
江京辉 《国际木业》2007,37(10):39-40
介绍了木蜡油的概念、特点、用途、涂饰工艺。将木蜡油与传统油漆进行比较,对于木蜡油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木蜡油;特点。用途;涂饰工艺;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圆盘豆热处理材光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处理和氙灯照射对圆盘豆木材颜色的变化进行研究,以CIE(1976)L*a*b*表色系统表色,分析木材热处理前后、氙灯照射前后颜色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后木材颜色加深。随着氙灯照射时间延长,未处理材表面颜色逐渐加深,色差△E*逐渐增大。热处理材表面颜色变化不大,色差△E*值变化较小,这表明与未处理材相比,热处理材光稳定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规格材抗弯强度与抗拉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兴安落叶松规格材的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测试数据为基础,首先建立规格材强度性质的概率密度函数,然后通过累积分布函数建立两种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规格材抗弯强度的概率密度与对数分布拟合较好,抗拉强度的概率密度与威布尔分布拟合较好;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干燥方法对人工林杉木吸湿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以40 mm杉木锯材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温干燥、常规干燥和气干3种方法进行干燥处理,采用双室温、湿度控制法和GAB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系统研究了干燥方法对平衡含水率、尺寸稳定性、等温吸附线型等的影响规律,并采用低温核磁共振分析测定不同干燥方法试样的细胞壁最大吸着水含量。结果表明:相较于气干及常规干燥,高温干燥可较为显著的降低试样吸湿平衡含水率及弦向线性湿胀率;不同干燥方法试样的等温吸附曲线均可由GAB模型拟合,拟合度均高于0.91,且呈现第二类等温吸附曲线特征;高温干燥试样细胞壁吸着水最大含量明显低于气干和常规干燥材,与高温干燥对平衡含水率影响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7.
以40 mm厚的辐射松(Pinus radiata)和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锯材为对象,研究高温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和锯材含水率对萜烯类产物释放浓度的影响,并与辐射松常规干燥中的萜烯类释放浓度作比较。高温和常规干燥过程中采抽气样次数均为5次,抽气速度为1.0 L/min,采样时间为30 min,采用Tenax管收集干燥过程中萜烯类产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其成分及浓度。结果表明:高温干燥辐射松萜烯类释放浓度高于常规干燥辐射松与高温干燥人工林杉木,但萜烯类挥发物的组分有所差别。常规干燥辐射松锯材萜烯类释放浓度对环境是安全的,然而在高温干燥过程中,尤其在干燥中后期,当萜烯类挥发物浓度大于1.5 mg/m3时,对辐射松和人工林杉木释放萜烯类挥发物应采取回收措施,以确保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以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心钻孔、钻小孔、切口处理三类10种处理方式,探究机械预处理对原木干燥速率、干燥质量及无疵试样顺纹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机械预处理对原木干燥速率影响较小,钻孔处理干燥速率大于切口处理;对干燥质量提升显著,双切口、四切口处理试样无明显表裂;对于无疵试样,当单切口处理深度由10 mm增至15、20 mm时,抗压强度分别提高14.8%、0.5%;切口总深和为10、15 mm和20 mm时,双切口抗压强度较单切口分别提高17.7%、5.6%,下降4.8%。  相似文献   
19.
参照LY/T 2054-2012《锯材机械加工性能评价方法》,并结合目前实际加工设备与技术水平,对进口桃花心木和辐射松木材分别进行刨削、车削、砂削、铣削、钻削和开榫等6项机械加工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桃花心木和辐射松木在刨削、车削、砂削、铣削和榫眼5项机械加工性能均为优等级,钻削加工质量等级分别为良和中等级;两者均是优良的实木木制品用材,桃花心木的机械加工性能优于辐射松木材。  相似文献   
20.
以人工林杉木原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水分和密度在径向和高度方向分布,以及原木气干周期,运用切片法和X射线法测试水分和密度。结果显示,在径向上,边材含水率为184.41 %,是心材与含髓心含水率的2.65倍和2.58倍;边材与含髓心材的绝干密度均为0.375 g·cm-3,与心材绝干密度0.361 g·cm-3存在显著性差异。X射线测试生材和绝干材密度,计算生材含水率,与切片法测试结果接近。在高度上,随树木高度增加,心材含水率逐渐下降,边材含水率有增加趋势;从根部至梢端心材绝干密度变化很小,然而,边材绝干密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径级18 cm原木初含水率126.92 %气干至25 %,气干时间约42 d,表裂严重;但气干可作为原木预干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