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63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96篇
  41篇
综合类   308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为将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应用于钢管混凝土柱(CFST)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合理选取钢材和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对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进行有限元模拟,绘制了荷载-位移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对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柱的轴压比、宽厚比和核心混凝土强度对方钢管混凝土短柱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轴压比和宽厚比对方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受力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62.
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县域视角对2001—2010年年间河北省140个区县的农业技术效率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期间,河北县域农业技术效率虽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大多数县域农业技术效率普遍较低,而且县域间农业技术效率差异显著,高效率地区与低效率地区有差异。人均机械动力、有效灌溉率、农技人员数量对农业技术效率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均播种面积、复种指数、亩均化肥施用量对技术效率起负面作用,河北县域农业技术效率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763.
冬油菜陇油7号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试验目的为准确把握油菜生产技术关键点,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确定冬油菜科学种植密度,特设置本试验。二、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冬油菜,品种为陇油7号。2.试验设计试验设7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8米2。处理1,667米2保苗2万株,株距为13.4厘米;处理2,667米2保苗3万株,株距为9.0厘米;处理3,667米2保苗4万株,株距为6.5厘米;处理  相似文献   
764.
为了解决南疆干旱区盐碱地改良问题,探讨不同粉垄深度和灌水量在春灌期间对土壤的水盐运移规律.基于新疆图木舒克市盐碱地试验田,以传统翻耕CK(20 cm)为对照,设置3个粉垄深度S1(40 cm)、S2(60 cm)、S3(80 cm)和3个灌水量W1(2400 m3/hm2)、W2(3000 m3/hm2),W3(360...  相似文献   
765.
基于课题组构建的野大豆碱胁迫基因转录谱和调控网络,筛选出两个碱胁迫应答关键基因:丝苏氨酸磷酸激酶(GsPPCK1和GsPPCK3)。本研究构建了以35S为启动子,bar基因为筛选标记基因的植物超表达载体,以紫花苜蓿龙牧806子叶节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GsPPCK1和GsPPCK3的苜蓿遗传转化;通过固沙草筛选GsPPCK1获得抗性植株45株,GsPPCK3获得53株;对抗性植株进行PCR和Real-time PCR检测,最终确定基因超量表达各2个株系。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耐碱性,用NaHCO3分别为0 mmol/L、100 mmol/L、200 mmol/L、250 mmol/L的4个浓度处理转基因苜蓿,9 d后不同NaHCO3胁迫下对转基因株系进行耐碱性相关的生理指标分析,包括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柠檬酸含量、SOD活性及PEPC活性,结果表明:GsPPCK1和GsPPCK3在苜蓿中的超量表达显著提高了苜蓿的耐碱性。  相似文献   
766.
根据西平县的地理特点,科学选择新品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67.
张阳光  雪萍 《百姓》2002,(8):42-43
网络时代,都市里悄然兴起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生活群体--"网上淘金族".这些人手里虽没有大笔资金,却能在家中利用因特网进行"时尚创业",演绎出一个白手起家的"神话"!这些"弄潮儿"是怎样在网上掘金的?  相似文献   
768.
农户在土地上清种玉米和大豆等耕作模式投入产出比失调,产量不高,效益低下。为了增加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下面介绍几种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69.
铅和镉复合胁迫对玉米吸收铅特性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盆栽条件下,以富友1号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铅、镉复合胁迫下,玉米对铅的吸收特性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污染条件下,铅在玉米体内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根>下叶>茎>上叶>子粒,且植株根铅含量低于铅单因子污染。但在同浓度铅处理条件下,随土壤中投放镉浓度由0~40mg/kg的增加,植株根铅含量呈升高趋势。从玉米的生育进程来看,玉米在3个生育时期内的铅含量分配特点是成熟期>拔节期>开花期。  相似文献   
770.
山东枣强马雪云、侯宗良等将新鲜种蛋和存放18℃、75%4d、8d和12d的种蛋同时入孵。在入孵的第2h、24h、48h和66h分别抽取4组存放不同天数的种蛋、测量蛋重丢失、蛋清PH值和蛋清厚度。结果表明:新鲜蛋清PH值在入孵后先迅速增加,至PH值为9时,变化缓慢,但最终表现新鲜蛋清PH值最低;入孵2h,新鲜蛋蛋清最厚,与贮存4d、8d和12d的种蛋比较,新鲜蛋的蛋清厚度在入孵后的前24h降低较快,贮存种蛋的蛋清厚度也逐渐下降,但下降缓慢,且贮存4d的蛋清厚度始终高于贮存8d、12d的种蛋;随着贮存和孵化时间的延长,种蛋重量丢失增加,直至趋向一致,即种蛋从种鸡产出至孵化结束,其蛋重丢失占种蛋重的百分比是一致的。新鲜蛋入孵24h的蛋清变化相当于种蛋在18℃,相对湿度75%环境下存放4d的变化,将新鲜蛋入孵,胚胎供养不足,死淘汰和弱雏率增大。而入孵前贮放4d的种蛋,其蛋清粘度和PH值变化刚好满足胚胎供养需要,孵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