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8篇
  2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美澳型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引起的褐腐病是严重威胁桃生产的重要真菌性病害。为揭示该病原菌的抗药性机制和发掘新的药剂靶标,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分割标记法对MfSre1基因进行了敲除,并研究了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与亲本甾醇14-α-脱甲基化酶抑制剂(DMI)抗性菌株Bmpc7相比,敲除转化子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产孢能力和致病力没有显著变化(P>0.5),对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过氧化氢和高浓度甘油渗透胁迫也没有显著性区别。但对金属离子、糖类、细胞壁/细胞膜破坏剂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DCFs)的抗性水平显著上升。这些结果表明,MfSre1参与调控对部分外源渗透的胁迫和对DCFs杀菌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2.
为研究核桃壳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生物性状的影响,以黑981为供试菌株,研究不同含量(28%、56%、84%)核桃壳配方对黑木耳生育期、子实体性状以及主要矿质元素(钙、镁、铁、锌、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供试配方均能培育出色黑、耳片厚度一致的黑木耳子实体;当核桃壳添加量为28%时(配方1),发菌速度最快,矿质元素含量较高,生物学效率高达105.91%,明显高于对照;当核桃壳添加量为56%时(配方2),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且钙、镁、锌和磷的含量较低;当核桃壳添加量为84%时(配方3),风干率最大,磷元素含量较高,但生物学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203.
苔藓植物联合乡土草种应用于植被恢复工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生态演替原理,以九寨黄龙机场岩体开挖面植被恢复工程为例,提出了在植被恢复先锋植物当中混合苔藓植物的恢复模式,阐述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及其实际应用需要克服的限制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今后的研究目标及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204.
<正>当前,既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生产最繁忙、打牢全年粮食丰收基础的黄金季节。江苏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党委的决策部署,迅速动员全公司四千余名干部职工严守防控底线,扎实推进春耕农业生产,稳价保供驰援上海市场,确保农业根基更稳,发展底气更足。“防疫就是命令,保供就是责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误农时,确保春耕生产和粮油保供就是我们的使命担当。”这就是2022年一季度苏垦农发公司上下群策群力的中心工作。这既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锤炼,公司各级党组织带领全体党员发挥先锋队作用,提前谋划、尽早行动、及时落实,  相似文献   
205.
为了探究线辣椒连作障碍的机理,通过线辣椒种子萌发和苗期水培试验,研究线辣椒根系分泌物中的6种化感物质[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雪松醇、丙炔酸、2,4-双(1,1 二甲基乙基)-苯酚、二苯并呋喃、芴,其中后3种物质没有进行水培试验]对其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这6种化感物质对线辣椒种子萌发(包括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胚根长、苗鲜质量)和苗期生长(包括株高、茎粗、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培养液电导率)总体表现为低浓度(0.001 mol/L以下)无影响或有促进作用,其中雪松醇的促进作用相对明显;高浓度(0.002 mol/L以上)则具有抑制作用。综合判断,丙炔酸的抑制作用最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4-双(1,1 二甲基乙基)-苯酚、二苯并呋喃、芴这4种物质的抑制作用相当,程度居中,雪松醇的抑制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