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3篇
  3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有害鼠形动物区系分布刘兴明,裴雯,李晓明,高正峰,汪有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张掖市734000)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跨青藏、蒙新、黄土高原的祁连山北麓的中、东段,地处甘肃省境内,区内地形地貌复杂。海拔在300...  相似文献   
22.
应用森林健康理论,分析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存在着森林面积减少,森林生态系统活力下降,服务功能降低,维护系统的外部输入增加,系统经营管理选择单一,对邻近系统的破坏加大等健康受损症状.藉此,提出加快山区生态建设,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管理,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加快退化林地和草原植被恢复进程等保护和恢复祁连山森林健康的策略.  相似文献   
23.
一、保护区生态旅游概况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近年来,随着马蹄寺、文殊寺、天祝三峡森林公园、焉支山森林公园、海潮坝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各种设施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的能力,年产值达5000万余元,实现利润500万余元。到祁连山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的游客不断增加,2010年达50多万人(次)。保护区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为基层保护站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对生活在保护区的居民也产生了一  相似文献   
24.
甘肃省祁连山北坡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林。祁连山区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之一,这些灾害对森林及林业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制约了生态保护与建设事业的发展。加强森林自然灾害监测、预防和控制,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5.
调查了云杉阿扁叶蜂不同食叶强度时青海云杉的侧枝,胸径生长量,建立了针叶损失率与虫口密度,侧会生长量,胸径生长量相对损失率之间的相关数学模型,级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划分了受害等级,为指导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
青海云杉母树林害虫天敌资源保护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同青海云杉母树林害虫的天敌昆虫135种,其中寄生性昆虫54种,捕食性昆虫81种。杳到天敌昆虫省内新记录65例,杳清了主要害虫天敌种类,种实害虫的优势种云彬球果小卷蛾的寄生蜂14种,总寄生率10%-60%,主要为曲姬蜂、马尾姬蜂和球果平胸姬小蜂3种。在结实大气结全采种收集球果,于结实小年释放寄生蜂,可提高害虫的天敌寄生率36.5%-38.2%,降低虫果率55.1%。  相似文献   
27.
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可持续控制策略与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云杉种实害虫有14种构成为害的有云杉球果小卷蛾、云杉梢斑螟、云杉短小卷蛾、云杉球果长尾小蜂等4种。根据青海云杉种子园、母树林的特点和主要种实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多年多种措施的综合防治实验,担子同害虫可持续控制策略、决策模式、管理历期及具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8.
在2004-2007年对祁连山北坡熊蜂种类进行了调查,根据所采集的标本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经鉴定该地区有熊蜂14种。另外,对该地区的熊蜂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北坡熊蜂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是以古北界种为主,东洋、古北界共有种为次的种群结构;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有7个分布型,以青藏、蒙新区共有种占首位,单区种仅有蒙新区、青藏区,尤以蒙新区种为最。在跨区种类中,同时跨蒙新区的种类比例很大,为88.89%,其余依次为跨青藏区、西南区、华北区,跨华中、华南区的则较少。  相似文献   
29.
基于"3S"技术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结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采用"3S"技术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结构现状特征进行了调查,并与2000年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保护区林地以灌木林为主,占林地总面积的74.6%;其次为有林地,面积占林地的21.3%;森林起源主要为天然林,森林树种结构单一.灌木林树种主要为金露梅、柳类、锦鸡儿、杜鹃、珍珠猪毛菜等.乔木林以青...  相似文献   
30.
应用"3S"技术调查表明,祁连山北坡水源涵养区土地总面积963.71万hm2,不同利用类型土地面积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牧草地(48.0%)>未利用地(26.2%)>林地(17.2%)>水域(4.1%)>耕地(4.0%)>建设用地(0.5%)。区内建立了祁连山、盐池湾和连城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面积为406.14万hm2,占水源涵养区总面积的42.1%。保护区周边区域557.57万hm2,占总面积的56.8%。根据土地利用现状、保护区功能区划及人为干扰因素,划分3个不同区域分类实施生态修复与治理措施:(1)绝对封禁保护区,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一切形式的人为活动。(2)重点生态恢复区,加强林草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恢复自然生态系统。(3)重点生态重建区,适度开展荒山造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加快退化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