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3篇
  3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捕食性天敌昆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明祁连山林区捕食性天敌昆虫10目40科219种8变种。其中,采集到区内新记录97种、新变形8种。种类较多的科依次为食蚜蝇科31种、瓢虫科24种、芫菁科20种、食虫虻科19种、步甲科16种、虎甲科10种、草蛉科8种、蚁蛉科8种。初步分析了它们的种群特征及在维护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一)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1991~2000年间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东径97°25′~103°38′,北纬36°45′~39°30′)进行了蝶类种类调查,采制蝶类标本3500余号,已经鉴定出的有115种,分别隶属8科65属,其中凤蝶科2种、绢蝶科9种、粉蝶科25种、眼蝶科25种、蛱蝶科25种、蚬蝶科2种、灰蝶科17种、弄蝶科10种,有32种为甘肃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63.
病虫鼠危害对森林的影响有生态影响、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三方面。测算表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当前发生危害的主要森林病虫鼠危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青海云杉种实害虫(1826.4元/hm^2)、青海云杉叶部病虫(913、5元/hm^2)、青海云杉嫩梢病虫(887.4元/hm^2)、幼林地中华鼢鼠(810元/hm^2)、青海云杉蛀干害虫(476.16)元/hm^2)、落叶松球(202.5元/hm^2)、阔叶树叶部病虫(112.5元/hm^2),主要森林病虫鼠害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达2395.86万元。  相似文献   
64.
一、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起,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开发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20年来,已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县级森林公园2处,生态旅游开发景区、景点100多处,形成了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的能力,年产值达5000万余元,实现利润500万余元。二、开展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大气受到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旅游设施和交通工具。如取暖和烹饪燃煤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悬浮微粒等,汽车尾气排出的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保护区各景区每年燃烧煤炭约500吨,排放烟尘25吨、二氧化硫6.4吨、二氧化  相似文献   
65.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是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域的水源区,是河西走廊的"母亲山"和"命根子",是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关系着西北甚至全国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6.
一、充分认识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意义甘肃省祁连山是我国著名的山系之一,是青藏高原东北缘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及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被誉为河西走廊的"生命线",是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域的水源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甘肃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保护祁连  相似文献   
67.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面积大、生态脆弱、国内外知名度高,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保护区各类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丰富,生态保护严格,生态文化氛围浓厚,科学、文化价值高,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68.
云杉阿扁叶蜂发生期预测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与林间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观测了云杉阿扁叶蜂Acant-holydapiceacolaxiaoetzhou在祁连山大黄山林区的发育进度和各虫态历期,据此可进行一般发生年的发生期测报。根据几年来的防治经验,提出了不同卵密度情况下孵化盛期及应采取防治的时机与施药次数。  相似文献   
69.
针对挡雪墙在草原牧区公路风雪流雪害防治过程中与公路之间的设置距离和设计高度存在的问题,该文以对内蒙古境内G303公路两侧2.0 m高典型公路挡雪墙为研究对象,对高2 m,宽0.5 m的浆砌石不透风式公路挡雪墙内外不同距离的防风效果进行系统研究,利用PC-2F多通道自动风速仪对挡雪墙内外的风速进行了野外实测,应用SUFER8.0、Grapher2.03软件对风速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透风式公路挡雪墙迎风侧1~5 m范围对风速的影响最大,特别是0.5 H(H表示防护长度)高度以下削减风速26.67%~45.18%,背风侧有效防护长度可达10~12 m,且旷野风速越大,对作用风速的影响越大;当不同的旷野风速作用于挡雪墙时,在0~2 m范围内0.75 h(h表示挡雪墙的试验测量高度)高度以上形成涡流,因而直接减小0.5 m高度及以下风速,有效的发挥了公路挡雪墙的作用;2 m高不透风式挡雪墙整个的防护范围可达16 m(6~10 m),且对0.5 h高度以下风速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风速剖面线模型研究发现,迎风侧近地表0.5h、1h风速预测趋势线变化与防护长度(H)的关系为3阶多项式函数,其趋势线变化的特点是一个向上倾斜较为平缓变化的"∽"型,在1.5和2.0 h高度的预测趋势线变化为开口向上的2阶多项式函数,变化特点是相对平缓的"U"型。背风侧五组不同高度的风速预测趋势线都为3阶多项式函数,1 H及以下高度的三组风速趋势线变化从挡雪墙迎风侧到背风侧是先小后大的变化过程,而1.5 h和2.0h高度处的趋势线则为先大后小的变化过程。根据研究结果,建议草原牧区公路设置不透风式挡雪墙时,适宜位置应该在距公路上风侧10~12 m之间,该文为牧区公路设置挡雪墙防治风雪流灾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据调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发生分布着4种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杨干透翅蛾、圆柏大痣小蜂、泰加大树蜂、落叶松枯梢病;1种甘肃省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青杨天牛。通过对其在自然保护区发生趋势的分析,圆柏大痣小蜂发生的可能性最大,其它依次是青杨天牛、落叶松枯梢病、杨干透翅蛾、泰加大树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