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59篇
综合类   1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育秧钵育苗的方式研究了Olsen -P含量为40.9 mg/kg( P1)、87.9 mg/kg(P2)、213 mg/kg( P3)和414 mg/kg(P4)的土壤上黄瓜幼苗的生长和磷素吸收状况.结果表明,土壤磷含量增加促进了黄瓜幼苗的生长,但过高的磷含量(P4)对幼苗生长无显著改善:相比P1,P2处理幼苗生长无显著改善,P3显著促进幼苗生长;相比P3,P4无显著促进作用.磷素吸收方面,随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升高,幼苗地上部磷含量显著升高.因此,适当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可显著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和地上部磷的吸收,提高幼苗的质量,使幼苗在定植后更容易度过缓苗期,从而促进植株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2.
中国土壤环境监测装备领域专利情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环境动态数据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发成本低、性能稳定且精度高的土壤监测装备是实现土壤数据快速获取的关键.基于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检索了2000年至2019年期间国内外土壤环境监测装备的专利产出,对专利申请数量、技术构成、区域分布、主要申请人、法律状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揭示中国...  相似文献   
53.
中国土壤酸化呈现出全国普遍发生的趋势,对作物产量、农产品品质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酸性土壤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因我国酸性土壤分布详情不明、土壤酸化机制存在争议、耐逆作物品种缺乏、作物酸害阈值不清、改良产品及技术落地性差等问题,酸性土壤利用仍受到极大限制。针对上述问题,绘制了新的中国土壤酸碱度图,明确了我国酸性土壤的分布详情,讨论了土壤酸化机制特别是氮肥与土壤酸化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土壤酸化的危害,解析了植物和微生物对酸性土壤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提出了分区分级分类改良、酸度改良和肥力提高并重、有机无机肥配施、发展特色农业等酸性土壤改良和利用策略,建议进一步加强酸性土壤新型改良剂、作物酸害阈值、氮肥高效利用、中微量元素、耐逆作物育种和土壤酸化模型等方面研究,以期为酸性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4.
沈仁芳  梁林洲  赵学强 《土壤》2012,44(4):529-534
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肥料立法概况,并结合国际上其他国家肥料法的相关内容,剖析了我国肥料立法的现状、必要性及紧迫性,可为我国肥料立法提供有关依据。  相似文献   
55.
改良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土壤蛋白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红  沈仁芳 《土壤学报》2005,42(2):306-313
通过引入Ca2 为蛋白酶激活剂、以Pb(CH3 COO) 2 和Na2 C2 O4—CH3 COOH混合试剂作为除杂剂、将抗坏血酸与KIO3 结合起来以提高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并使培养和测定两个过程的pH缓冲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改进了土壤蛋白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用该方法测定了潮土、黄棕壤和红壤的蛋白酶活性,并与常用的Folin比色法进行了试验比较,证明该方法适合于测定中性、碱性土壤的蛋白酶活性并优于Folin比色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发挥微生物固氮功能可降低农田化学氮肥的投入,对于缓解土壤酸化具有重要意义。固氮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了解酸性土壤上作物不同部位固氮微生物群落特征,为挖掘其功能潜力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方法】   选择性状差异较大的耐铝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铝敏感品种Mo17为试验材料,在酸性红壤上种植1个月后,收集玉米地上部、根部和根际土壤样品,分析玉米生物量、养分含量和根际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以nifH基因为标靶,分析不同玉米品种、不同取样部位 (叶部、根部和根际土壤) 固氮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多样性和结构组成。   【结果】   先玉335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显著高于Mo17,但是植株氮、磷浓度和根际土壤pH、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却低于Mo17。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nifH基因丰度在玉米不同部位间的差异程度明显大于玉米品种间的差异,其中根部丰度显著高于根际土壤和叶部,而且先玉335根部nifH基因丰度要高于Mo17。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和蓝藻门 (Cyanobacteria) 是固氮微生物的优势门,根际土壤和根部的优势菌属是慢生根瘤菌属 (Bradyrhizobium),而叶部优势菌属是细鞘丝藻属 (Leptolyngbya),多数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在玉米不同部位间呈现显著差异。取样部位显著影响固氮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 (Shannon指数和OTU数量),但同一部位品种间没有明显差异,其中根际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根部,两者均高于叶部。非度量多维尺度 (NMDS) 和PERMANOVA分析显示,取样部位对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品种的影响,根际土壤、根部和叶部三者之间的群落组成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品种间仅仅根际土壤样品差异显著。   【结论】   酸性红壤上,玉米不同部位间的固氮微生物群落丰度、多样性和结构组成差异程度显著高于品种间的差异。根部固氮微生物丰度最高,暗示固氮潜力更大。叶部固氮微生物群落组成显著不同于根际土壤和根部,且有最低的丰度和多样性,这与叶片苛刻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镁缺乏对黄瓜苗期生长及磷、钾、钙、镁、铜、锰、铁和锌在根和叶片中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缺镁显著降低黄瓜根、茎和叶干质量;(2)缺镁对根部磷含量没影响,但显著增加叶片中磷含量,达到2.11%;对根和叶片中钾含量没影响;显著增加根和叶片中钙含量,叶中钙含量可达73.7 g/kg;(3)缺镁显著增加了根和叶片中锰、铁、锌含量,尤其是根部的锰、铁和叶片中的锰、锌分别为对照的2倍以上;缺镁虽显著增加叶片中铜含量,但对根部铜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8.
为探讨半干旱地区农田林网化所形成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我们从1982年开始测定丰镇县天德永大队现有农田林网防护效能,并准备今后继续对农田林网进行较系统的观测研究。现将农田林网小气候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高铝低磷胁迫对胡枝子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英  沈仁芳 《土壤》2009,41(4):562-565
限制酸性土壤作物生长的最重要、最普遍的因子是Al3+ 的毒害和 P 的缺乏.本文用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两种不同生态型的二色胡枝子在高Al低P胁迫下的矿质营养元素积累情况.试验表明,江西胡枝子比河北胡枝子更耐低 P 低 pH 的生长环境,但两者间耐Al性无显著差异;100 μm/L Al 处理显著地抑制了两种胡枝子对 Ca 的吸收,降低了根系 Mg 的积累量,对植株的 K、P、Fe、Zn、Cu 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低 P 处理没有显著降低两种胡枝子对 Ca、K、Fe、Zn、Cu 和江西胡枝子对 Mg 的吸收,但是低 P 处理显著降低了河北胡枝子对 Mg 的吸收和转运.二色胡枝子植株吸收的 Al 主要积累在根部,地上部分Al含量仅是根系的1% 左右.  相似文献   
60.
孙清斌  赵学强  沈仁芳 《土壤学报》2009,46(6):1026-1032
分析比较了苏木精染色、荧光染色和扫描电镜3种显微观察技术在研究胡枝子A l胁迫下根尖形态变化中的优缺点。结果表明,苏木精染色法可以区分两种胡枝子品种及不同A l处理间的差异;荧光染色法可以显著区分对照和A l处理间的差别,而且在观察根表黏胶物质和A l在质外体分布时极为方便;扫描电镜可以区分A l处理同对照间的差别,但不能通过能谱分析区分品种间的耐A l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