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112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69篇
  53篇
综合类   295篇
农作物   84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212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将提取的南瓜籽粗多糖加入传统的拉面面团中,以期改善传统拉面的品质与营养。选取南瓜籽多糖添加量、加水量、盐添加量、速溶蓬灰添加量、面团静置时间5个单因素,以面团TPA质构的综合得分为指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确立综合得分计算模型,得到综合得分(Y)与弹性(X1)、咀嚼性(X2)、硬度(X3)的关系为:Y=0.375X1+0.351X2+0.364X3;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得到南瓜籽多糖拉面面团的最佳制作工艺为:小麦粉约200 g(以此为基准),加水量44.6%,南瓜籽多糖添加量7.1%,食盐添加量3%,蓬灰添加量0.6%,静置时间30 min,此时面团综合得分最高,拉面面团质构指标优良。  相似文献   
942.
对福建省东山湾一处海带养殖区海水中浮游细菌群落进行考察,以了解在海带生长不同阶段海洋浮游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未挂养海带前,海水中的优势浮游细菌为亚硫酸杆菌属细菌,在海带生长的凹凸期、薄嫩期、厚成期、成熟期,海水中优势浮游细菌分别为假单胞菌属、普里斯特氏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细菌。该研究深化了对海洋细菌与海带相互作用的认识,为海带生长过程中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3.
【目的】蕹菜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穿孔黄单胞菌(Xanthomonas perforans)引起的蕹菜溃疡病日趋严重,对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建立高效快捷的蕹菜溃疡病菌检测技术,可为有效防控病害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普通PCR检测技术,针对蕹菜溃疡病菌X. perforans基因组中特有序列TC2-1_002562(编码噬菌体终止酶大亚基家族蛋白)和TC2-1_002580(编码噬菌体家族蛋白)设计两对特异性检测引物,在同一个PCR体系中达到了快速检测蕹菜溃疡病菌的目的。【结果】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操作性强,对蕹菜溃疡病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利用特异性引物对来自广东多个地区的蕹菜植株、土壤和水体进行病原菌分子检测,发现第一批样本仅在5份来自东莞的蕹菜叶片上检测到病原菌,第二批样本分别在土壤、水体和植株上检测到病原菌。【结论】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能快速检测穿孔黄单胞菌,可用于对蕹菜溃疡病的早期诊断。该病在东莞、深圳等地呈普遍发生态势,田间检测结果表明,病害发展迅速,留种蕹菜种苗或种子很可能是该病的初侵染源,种植环境的水、土壤也是病害循环的重要环节,这...  相似文献   
944.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多发于出生1周以内的仔猪,尤其以2 ~ 3 d居多,本病发病率较高,往往超过50%,甚至整窝发病,不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病死率可高于50%。  相似文献   
945.
本试验以现蕾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原料,探究原料含水量(55%,70%)及0.4%丙酸(PA),0.2%山梨酸钾(PS),0.2%苯甲酸钠(SB)3种添加剂对青贮苜蓿营养品质及发酵品质的影响,在发酵60 d后开袋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原料含水量与添加剂的交互作用对青贮苜蓿的干物质(Dry matter, DM)、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 CP)、粗灰分(Ash)、可溶性糖(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 WSC)、乙酸(Acetic acid, AA)、丙酸(Propionic acid, PA)、丁酸(Butyric acid, BA)含量及氨态氮/总氮(Ammonia nitrogen/Total nitrogen, AN/TN)、pH值和干物质回收率(Dry matter recovery, DMR)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CP含量等12个营养和发酵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后发现,原料含水量在55%时青贮苜蓿品质整体优于70%含水量,所有处理组中55%原料含水量+0.4%丙酸(PA)处理...  相似文献   
946.
为了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的代谢组进行分析,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液质联用检测的提取条件,并对其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80%的甲醇4℃超声提取30 min,对UPLC-Triple TOF/MS洗脱条件优化后菌丝提取代谢物总离子色谱图峰形良好,分布相对均匀。共得到12 323个质谱峰,比对数据库后发现,正离子模式下可鉴定化合物的数量优于负离子模式,且样品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的化合物占89.607%以上。鉴定得到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相关化合物及呋喃等杂环化合物,进一步提供的信息可用于玉米大斑病菌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47.
948.
为探索稻鸭共育下直播水稻田间杂草种类和群落组成的动态变化,连续2 a运用植物群落生态的方法研究不喷施除草剂(CK)、喷施除草剂(RH)、养鸭不喷施除草剂(DK)和养鸭喷施除草剂(DH)的控草效果和田间杂草群落组成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2 a中DK处理对田间杂草防控效果为47.00%,低于RH处理的93.88%和DH处理的100.00%,且在水稻分蘖盛期、抽穗期和乳熟期均形成以稗草、鸭舌草、异型莎草和千金子组成的优势杂草,优势杂草总和分别占到总杂草比例的71.20%,92.29%和94.03%;单子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在水稻分蘖盛期至乳熟期成为优势群落,且在乳熟期占总杂草的比例分别达到97.57%和64.97%,双子叶杂草和阔叶杂草所占比例分别为2.43%和8.55%。2 a中DK处理在分蘖盛期至乳熟期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on指数均低于CK处理,且高于RH处理,但DK和CK处理的Simp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抽穗期和乳熟期差异不显著,而与RH处理差异显著,这表明DK处理能够改变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并且对田间杂草的防控作用不明显,田间发生草害将影响水...  相似文献   
949.
通过探究化肥减量配施腐植酸生物肥对芸豆叶片碳氮代谢过程的影响,为东北地区芸豆种植及腐植酸肥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达试验基地,以芸豆品种白沙克为试验材料,在2021,2022年进行2 a田间试验。设置CF(常规化肥用量)、RF(常规化肥减量20%)、RFH1(常规化肥减量20%+45.0 kg/hm2腐植酸生物肥)、RFH2(常规化肥减量20%+67.5 kg/hm2腐植酸生物肥)、RFH3(常规化肥减量20%+90.0 kg/hm2腐植酸生物肥)、RFH4(常规化肥减量20%+112.5 kg/hm2腐植酸生物肥)6个处理,对芸豆整个生育时期进行碳、氮代谢及其产物的指标测定,在收获期测定芸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化肥减量配施腐植酸生物肥对碳代谢过程中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和氮代谢过程中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分析碳氮代谢产物蔗糖、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