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4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海产小杂鱼前处理设备短缺现状,开展小杂鱼机械去脏试验研究。利用去脏加工试验平台,选取深水红娘鱼(Lepidotrigla abyssalis)、叉斑狗母鱼(Synodus macrops)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作为小杂鱼典型代表,分别进行2种剖腹去脏布置方式、2种剖腹刀具构型、4种除脏轮构型以及剖腹刀具和除脏轮的转速转向变化、夹送带线速度与其不同的匹配组合对去脏效果和感官质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上述3种小杂鱼以剖腹去脏装置下置式并匹配以高转速无齿圆盘刀逆向剖腹和低转速仿形异构齿除脏轮逆向去脏加工方法比较合适;平肚型类的深水红娘鱼和侧扁型类的小黄鱼还可采用适当构型的三角形齿或梯形齿除脏轮进行逆向去脏加工方法;机械方法的生产率是手工方法的8~12倍,能够实现某些小杂鱼品种的鱼内脏100%除净率和近似零损伤鱼体的质量效果。海产小杂鱼机械去脏加工技术路线可以设计为:去头后的小杂鱼-定向与有序喂料-夹带定位与输送--圆盘刀旋切鱼腹-夹带定位与输送-鱼腹张开-除脏轮去除鱼内脏-夹带定位与输送-去脏后的鱼体输出漂洗。该研究可为小杂鱼机械去头去脏加工设备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欧阳杰  林蔚  蔡淑君  郑晓伟  沈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46-14448
[目的]为了优化漂洗工艺,提高鱼糜品质。[方法]以斑点叉尾鮰鱼片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加工鱼糜,取肉后分别用纯净水(A)、0.15%NaCl(B)、0.25%NaHCO3(C)、0.15%CaCl2(D)、0.10%柠檬酸钠(E)1次漂洗,再用纯净水2次漂洗,然后离心,以白度、凝胶强度、脱脂率、脱水效果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无论采用哪种漂洗液,都是一次漂洗对鱼糜白度的影响最大,其中0.10%柠檬酸钠漂洗后的鱼糜白度最高,0.25%NaHCO3漂洗后的鱼糜凝胶强度最大;脱脂效果为离心〉1次漂洗〉2次漂洗,0.25%NaHCO3漂洗的鱼糜脱脂效果最好,0.15%CaCl2漂洗后的鱼糜脱水效果最好。[结论]0.25%NaHCO3溶液漂洗10min→纯净水漂洗5min→离心5min的漂洗效果最好。这是一种适合斑点叉尾鮰鱼糜加工的高效漂洗方法。  相似文献   
73.
就MV(Machine Vision,MV)技术在水产养殖、水产加工等渔业领域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首先就其原理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分析,以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为例,说明在渔业生产中如何应用MV技术。对MV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并揭示了MV技术在替代人工作业中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74.
水产品保鲜技术及其标准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产品保鲜标准是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组成部分之一。水产品保鲜标准的基础是水产品保鲜技术,标准化对科技创新又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加强水产品保鲜标准化,实现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结合,二者相互促进和转化,是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回顾了水产品保鲜工艺技术和装备技术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水产品保鲜标准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国内水产品保鲜标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5.
正2019年4月中旬,笔者去一养殖户的池塘做技术服务时,遇到一起河蟹三病并发导致河蟹大批死亡的情况,现将当时情况介绍一下,供广大河蟹养殖朋友们参考。一、池塘情况河蟹养殖池位于盐都区便仓镇金陈附近,面积大约100亩,是由稻田新开的池塘,因北侧部分田地未能开挖,所以该池塘北侧东西向不齐,整个池塘呈"凹"字形。池塘的环沟水深80厘米,滩面水深10厘米。整个池塘的水较瘦但不发浑,水体颜色呈黄褐色。环沟及滩面上的水草长势较  相似文献   
76.
<正>一、贝类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1.延绳养殖牡蛎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传统的延绳养殖牡蛎收获,主要依靠小型收获船人工作业的模式,通过人工把主缆绳提起,再把吊养牡蛎串拉拽到船舱,船舱内铺设网兜,收获满舱后返回码头,通过起吊设备将装满牡蛎的网兜吊到运输车上,再折返继续作业,存在收获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开展了延绳养殖牡蛎海上机械化收获与处理专用装  相似文献   
77.
水产品加工装备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水产品加工总体上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装备普及率较低;采用先进的加工装备替代人工,可显著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稳定性,改善加工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已经成了水产品加工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发展水产品加工装备的意义,对国内外水产品加工装备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国内外水产加工装备水平进行了对比,对水产品加工装备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产品加工装备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和方向探索。  相似文献   
78.
为快速分析鱼糜射频解冻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情况,以狭鳕鱼糜介电特性和热物性参数为基础,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射频解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有限元方法数值求解电磁波耗散及热传递耦合方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狭鳕鱼糜的上表面、中间层和下表面的温度分布高度一致,数值求解结果与试验验证结果吻合,鱼糜各层的冷点位置始终位于鱼糜中心部位,热点位置始终位于鱼糜边角区域,鱼糜中间层的温度要明显低于上、下表面,鱼糜上表面温度要高于下表面。从升温速率上看,位于鱼糜中心部位的监测点升温速度最慢,位于鱼糜边角区域的监测点升温速率最快。鱼糜样品中9个监测点的温度实测值大部分落在模拟计算的温度变化曲线上。通过试验值与测定值的比较,表明应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可较好地模拟射频加热过程的温度变化,从而用于预测物料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79.
赵昕源  欧阳杰  马田田  白贞  沈建 《水产学报》2021,45(7):1172-1180
虾粉是南极磷虾最主要的加工产品之一,加工过程中,热处理会造成营养物质的流失和活性物质的破坏,是决定虾粉品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掌握虾粉加工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变化情况及流向路径,通过测定蒸煮、干燥两个涉及到热处理的关键工序中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质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及脂肪酸、虾青素等功能成分的损失情况,分析各主要物质的流向路径及变化原因。结果显示:水分在蒸煮过程中流失8.49%,干燥过程中水分流失63.5%,大多以蒸发的形式流失;蛋白质在蒸煮过程中流失1.12%,其中流向蒸煮液0.87%,流失部分主要为水溶性蛋白,干燥过程流失6.05%;脂质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1.11%和1.61%,进一步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由45.57%降低至43.65%,其中EPA相对含量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0.41%和1.16%,DHA相对含量在蒸煮过程中变化不大,干燥过程中减少0.68%;虾青素是热敏性物质,受热处理的影响,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29.4和58.6mg/kg;灰分含量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2.85%和0.85%;结果表明蒸煮过程损失的主要物质为蒸煮液中的可溶性物质及少部分的热敏性物质,干燥过程主要造成水分的蒸发和虾青素等热敏性物质的破坏。研究初步掌握了南极磷虾虾粉加工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含量变化与流向路径,分析了变化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并讨论提出了减少物质流失的方案,可为后续南极磷虾粉加工工艺流程和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虾粉品质、促进南极磷虾资源高质化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正>夏季水温升高,鱼虾新陈代谢加快,生长自然也就变快,因此夏季高温期是鱼虾生长的黄金时期。为了使鱼虾能够更好地健康生长,我们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重视水质管理"养鱼先养水",水是鱼虾生活的基本环境和关键因素,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虾的健康与否。由于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