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筛选防治稻飞虱的有效药剂,选用呋虫胺等7种农药单剂对水稻稻飞虱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呋虫胺20%可湿性粉剂、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噻嗪酮40%悬浮剂对靶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速效性,药后15d,防效在87.7%以上。吡蚜酮25%可湿性粉剂药后7~15d防效理想,在90.9%以上。异丙威20%乳油和敌敌畏90%乳油对靶标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期较短。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迷向丝在江苏省张家港桃园进行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有明显的迷向和防治效果,迷向区和迷向+常规农药防治区对比常规用药对照区,迷向效果分别达到了99.79%和99.95%。从今年的示范结果看,迷向丝示范区内,整个试验过程中未用针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药剂,也控制了其危害程度,没有造成大面积成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防治莲藕莲缢管蚜的理想药剂,比较研究了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的杀虫活性、田间防效、作物安全性和残留。结果表明,啶虫脒对莲缢管蚜3日龄蚜虫的LC50为0.09mg/L,毒力显著高于吡虫啉和吡蚜酮(LC50值分别为0.26mg/L和1.0mg/L)。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和山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啶虫脒和吡蚜酮在15g/hm2以上有效使用剂量时,药后7d对莲藕莲缢管蚜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啶虫脒乳油、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在稀释250倍及以下剂量时拌种或茎叶喷雾对莲藕植株生长均无药害。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莲叶上的半衰期为2.5~5.9d;啶虫脒在莲叶上的半衰期为7.4~9.5d;吡蚜酮在莲叶上的半衰期为0.8~1.3d。吡虫啉、啶虫脒和吡蚜酮防治莲藕莲缢管蚜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4.
创制农药氯啶菌酯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迎春  陈浩  仇广灿 《植物保护》2009,35(2):163-165
对我国新创制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氯啶菌酯防治小麦白粉病进行了试验。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表明,20、10、1 μg/mL氯啶菌酯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3.54%、67.78%、19.24%。室内盆栽试验确定氯啶菌酯对小麦白粉病的EC50为4.172 3 μg/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5%氯啶菌酯乳油有效用量60、40 g/hm2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20 g/hm2,与对照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咪鲜胺和嘧菌酯2种杀菌剂对火龙果炭疽病的田间药效及其在火龙果中的残留。结果表明,咪鲜胺和嘧菌酯对火龙果炭疽病防效较好,防效在61.9%~88.3%之间。其防治效果随用药量增加而递增,且对火龙果安全。咪鲜胺在上海、广西试验点火龙果叶片中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54、4.20d。嘧菌酯在火龙果叶片中消解速度较快。火龙果中咪鲜胺的最终残留量为0.1~0.319mg/kg,嘧菌酯的最终残留量0.1~0.248mg/kg,结合我国农药登记情况和我国居民的人均膳食结构,普通人群咪鲜胺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是0.5813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92.3%,嘧菌酯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是0.708 5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5.6%,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绿色江苏的建设,施用化学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等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到2008年江苏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要努力减少20%.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双苯醇对花生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通过小区试验,表明双苯醇对花生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常规药剂多菌灵。一般年份用药2次,可以控制花生主要病害的流行,应用前景广阔。使用浓度掌握在600—800倍液。  相似文献   
18.
生物农药来源于自然,与自然友好和谐,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安全,符合现代农业的特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环保健康意识的增强,生物农药的发展再度掀起了热潮。江苏作为农药生产大省,处于国内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生物农药产业虽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一直缓慢前行,产业规模明显落后于国内先进省份。作者根据江苏生物农药产业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特色小作物病虫害发生和用药现状,分析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小作物农药登记管理中的经验,介绍我国部分省市在特色作物用药登记举措;建议我国探索特色小作物群组化策略,制定补贴政策,加快特色小作物农药登记,解决特色小作物无登记农药可用的难题,提高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20.
农药减量综合技术是指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中,除了采用化学防治技术外,再协同采用机械耕作、肥水科学管理、抗性品种种植、合理栽培等综合技术,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减少农药用量的技术集成,是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农户对农药减量综合技术的认知与执行情况,本研究把国际上技术产品推广中的重要研究方法KAP(即knowledge,altitude,practice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研究方法引入农药减量综合技术的调查研究中,在全国各地选择常规农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50名农民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说明:只有38.8%的农户知道"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42.3%的农户在防治病虫害时,除了化学防治,并不了解植保综合技术,39.6%的农户认为该项技术较复杂,效果差且各种机械太贵,不愿意采用;只有20%的农户愿意使用植保综合技术。农户植保知识缺乏、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等均严重等影响农户对农药减量综合技术的行为和态度,只有加强农业科学知识的科普宣传,才能有效推动农药减量综合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