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77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66篇
  33篇
综合类   280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54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菌产品分别与病毒杀虫剂MbNPV、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和细菌杀虫剂Bt组合进行施药处理。结果表明,应用绿僵菌/白僵菌与MbNPV组合,能够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早的基地,施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可达58.2%~81.2%,而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晚的另一基地,施药后7 d防效可达61.3%和65.6%;绿僵菌/白僵菌与苦参碱组合,可用于防治稻飞虱,7 d和14 d的防效达64.7%~76.1%;绿僵菌/白僵菌与苏云金杆菌组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14 d防效分别达64.0%和75.4%,优于对稻飞虱的防效;各组合试验结果显示,白僵菌有相对较长的持效作用,且在害虫迁入早期阶段(水稻发育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施用生物农药比在中后期(抽穗期及之后)施用的防效高。可见,生物杀虫剂组合可作为农作物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大豆高产优质施肥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概述了大豆营养特性与施肥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高产施肥的关键技术。大豆营养特性:一是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量较稻、麦作物高(等量籽粒产量),生产100kg大豆约吸收6.5~8.5kg N,1.8~2.8kg P2O5,2.7~3.7kg K2O,3.5~4.8kg CaO,1.8~2.9kg MgO,4.5~9.5g Zn。二是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高峰在花荚期,N、P、K的60~70%在在此期吸收,而不同于稻麦等作物。三是总氮源的40~60%来源共生固氮,而共生固氮又受土壤N、P、K、Ca、Mo、Zn等及土壤PH值影响。四是大豆成熟阶段营养器官的养分向籽粒转移率高,N、P、K分别达58~77%,60~75%,45~75%。大豆施用N、P、K、Zn、Mo、B肥均显著提提高产量,合理配合施用可达到180~300kg/亩。N、P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K与Zn提高脂肪含量,P、K、Zn、Mo及少量N肥可提高结瘤固氮率。N、P、K和多种微肥可减轻东北连作大豆的不利因子危害,大幅度增加产量。大豆高产施肥,一是根据土壤、植株养分含量确定施肥数量,二是有机肥与N、P、K肥及多种微肥配合施用,三是注重前茬作物施肥,增肥土壤,四是根据土壤条件、耕作制度、大豆品种特性确定施肥数量、方法、时期。中等肥力高产施肥一般应施用N 8,P2O5 4,K2O 4,ZnSo4 1.5(kg/亩),钼酸铵20~30g/亩,P、K、Zn用作底或种肥,N肥钼肥种肥花期追肥各半,另于花荚期喷施P、N、Mo肥二次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系统仿真技术的基本概念框架及其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在播种机领域内开展仿真研究的状况.指出了当前这一领域里存在的问题。用新的仿真技术和方法将播种机作为一个系统来开展仿真研究,同时开展坐水播种机仿真研究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同市1961-2008年8个站点地面气象观测记录中的冻土资料,对大同市地面冻结日期、解冻日期、冻结日数及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0多年来土壤开始冻结期呈推迟的趋势,土壤完全解冻期呈提前的趋势,地面冻结日数相应呈减少趋势,累年最大冻土深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全市历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变化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但2000年以后较20世纪60-80年代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提供大量的食用植物油脂和饲料蛋白,为保障我国植物油脂安全供应具有重大作用。利用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创制的保持系、不育系、恢复系配制杂交组合,经过多年鉴定筛选而育成了新品种赣油杂03294。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105.63kg/hm2,比对照中油杂12号增产9.0%。含油量为47.48%,硫苷含量26.31μmol/g,芥酸0.39%,适宜江西及长江中游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蔬菜种业要做强做大,已不再只是技术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最凸显的将是管理问题。平常与朋友交流时,多半是谈管理论营销。做不好的,满怀无奈,一团疑惑:以前没什么管理不管理的,做了十年二十年的公司,好好的。现在整天抓  相似文献   
17.
18.
2BYS—6型水田中耕除草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简述了2BYS-6型水田中耕除草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对该机旋转除草和摆动除草两种工作部件运动作了理论分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用于机插秧水稻田除草行间杂草平均除净率(相对除净率)78.1%,中耕深度4.39 cm,作物损伤率不大于6.89%.  相似文献   
19.
我们根据黄鳝的生活和繁殖习性,模拟黄鳝的自然环境,在2006~2007年对黄鳝进行了仿自然繁育试验,获得初步成功,现将两年来黄鳝繁育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合欢属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又名绒花树。合欢树姿优美,生长迅速。二回羽状复叶,花粉红色,有香味,盛夏绒花满树,十分秀丽,可做行道树及草坪、绿地的风景树。但由于合欢幼苗期抗寒性差,秋季落叶后需假植,一般2~3年后才能成苗出圃,育苗成本高。新疆库尔勒市上户乡1999年开展了保护地合欢快速育苗的尝试,获得圆满成功。一年生合欢幼苗不仅在棚里安全越冬,而且高度均在2米以上,主干粗度一般可达2厘米左右,当年即可成苗。现将保护地合欢快速成苗技术总结如下: 1 播种时间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