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438篇
农学   156篇
基础科学   270篇
  169篇
综合类   1530篇
农作物   191篇
水产渔业   150篇
畜牧兽医   1194篇
园艺   249篇
植物保护   12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佛罗里松鸽系再次发狂,艾朗国际赛冠军由纯血佛罗里松夺冠! 2007年7月22日星期天早上8点10分,15943羽参加国际竞翔的老鸽在艾朗放飞。由于天气不佳.这次放鸽比原定日期晚了一天。主办者瓦伦区长距离俱乐部(Club de Fond Wallonie)为这个自马赛放飞的比赛举行了50周年庆典。但由于禽流感.这次比赛却被迫改从西班牙西北部的艾朗放飞.因此本次赛事称为艾朗国际赛。  相似文献   
992.
德英  敖特根 《草业与畜牧》2008,(2):28-29,43
通过对大兴安岭南段东南麓低山丘陵草地资源的类型、特点、利用及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论述和分析,提出了该地区草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3.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退化及其恢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述评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退化及其恢复治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是世界著名的放牧生态系统之一。严重的草地退化正在危及着高原的生态环境,三分之一的高原草地已经退化。“黑土滩”退化草地,作为高原上严重退化草地的一种特殊形式,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396.57×10^4公顷增加到90年代的703.19×10^4公顷。然而,迄今为止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退化趋势仍然没有改变。研究表明高寒草地的退化是一种连续的过程,遵循如下的次序:未退化草地一轻度退化草地一中度退化草地一重度退化草地。高寒草地退化的原因包括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为因素包括季节性过度放牧、盲目开垦草地、采矿、道路建设、开矿采金等等。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暖变干、鼠虫害影响、风和水的侵蚀、草皮层冻融等等。需要强调的是在许多高原地区过度放牧总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面临着这个严峻的形势,许多科学家和当地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起充分重视退化草地恢复,以达到保护天然牧场和生态环境的目的。基于恢复生态学的原理,针对退化草地的恢复,一些有效的实践及综合治理的对策已经在青藏高原得到发展。退化草地恢复的实践包括围栏封育、松耙、补播、施肥、草皮移植、啮齿类动物及杂草的控制、选择和筛选优良牧草、建植人工半人工草地、优化家畜结构等等。基于这些实践,退化草地的综合恢复,人工草地建植及持续利用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分布区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解马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zooepidemicus)新疆分离株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蛋白(SzM)基因的分子进化与变异情况,为该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本试验对新疆地区某马场采集的病马淋巴结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已发表的马源SzM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其SzM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将获得的SzM序列与GenBank中不同动物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得到了一株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将其命名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ZMSY15-1。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磺胺嘧啶钠耐药,对其他14种药物均敏感。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ZMSY15-1与国内外不同动物源分离株SzM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56.0%~70.0%。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可分为4个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ZMSY15-1与猪源分离株SzM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为59.9%,分别属于2个不同的群,其与美国马源分离株NH55426亲缘关系最近。本试验结果可丰富国内马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zM基因的信息数据,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的致病机制研究和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留茎高度对干旱山区黄芪根长、根粗、根重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依据留茎高度30 cm、40 cm、50 cm设计T1、T2、T3 3个处理,以自然生长不剪茎为对照(CK),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小区面积30 m~2。结果:在黄芪株高长至80 cm进行剪茎,并控制留茎高度40 cm时,药材的根长、根粗及根重明显增加,产量可提升约17%。结论:剪茎处理不仅可以减少地上部分营养消耗,抑制茎的徒长,同时可以提高旱地土壤水肥利用率,缩短黄芪移栽后的生长周期,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96.
维药阿魏根多糖体外抗新城疫病毒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提醇沉法得到阿魏根总多糖FSPt和4种分级多糖FSP_(30)、FSP_(50)、FSP_(70),FSP_(80)用苯酚-硫酸法及红外光谱对阿魏根多糖进行检测。用MTT法测定各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安全浓度,选择安全浓度范围内5种浓度的各多糖与新城疫病毒(NDV)用3种不同的加药方式(先加多糖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多糖、多糖和病毒感作后加)加入到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用MTT法测定各多糖对NDV感染CEF能力的影响。先加多糖后接病毒组和先接病毒后加多糖组FSP_(30)、FSP_(50)、FSP_(70)和FSPt均能显著抑制NDV感染CEF;多糖与病毒感作后加组FSP_(70)和FSP_(80)有显著抑制NDV感染CEF的作用(P0.05)。结论:新疆阿魏根多糖具有较好的抗NDV作用,其中FSP_(30)和FSP_(50)对病毒的抑制率较高,FSP_(70)在3种加药方式中均表现出显著且稳定的抗NDV作用,综合考虑,FSP_(50)具有很好的研发前景。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一枝蒿的多糖、黄酮、多酚、生物碱、挥发油的抗鸡新城疫病毒的活性,多糖采用水煎醇沉法、黄酮采用浸提法、多酚采用超声法、生物碱采用超生辅助提取方法、挥发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测定含量。通过MTT法测定一枝蒿各成分对鸡成纤维细胞的安全浓度。在安全浓度以下5个浓度梯度范围内新城疫病毒(NDV)与药物以3种方式加到单层鸡成纤维细胞(CEF)上,即先加药后攻毒(阻断作用)、先攻毒后加药(抑制作用)、病毒和药物同时作用一段时间之后同时加入(直接杀灭作用),观察细胞的病变程度。细胞培养72h后用MTT法测定细胞D值的变化,用于评价药物对NDV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多糖、多酚、黄酮、生物碱、挥发油均有一定程度的抗病毒活性,其中多糖对新城疫病毒的阻断作用及直接杀灭作用强于抑制作用。它们在抑制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44.30%,11.00%,31.00%,12.94%和42.35%;直接杀灭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27.27%,10.64%,22.85%,24.93%和10.38%;阻断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为33.33%,18.90%,35.19%,25.56%和40.74%。综上可知,多糖的抗鸡新城疫活性较好,其次是挥发油,可以作为进一步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998.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双翅目昆虫嚣张期,双翅目昆虫侵袭对荷斯坦奶牛内分泌及免疫力的影响。试验选取9头健康荷斯坦奶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奶牛内分泌激素进行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液CD3~+、CD4~+、CD8~+T和CD21~+B淋巴细胞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奶牛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和催乳素含量均为6月最高、7月最低,差异显著(P0.05);去甲肾上腺素含量7月最高,6月最低,差异显著(P0.05)。血液中CD3~+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6月显著高于7月(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7月与8月差异显著(P0.05);CD21~+B淋巴细胞百分率6月与9月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在双翅目昆虫活动期,双翅目昆虫侵袭时荷斯坦奶牛内分泌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均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探究不同蒙药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从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药物进行试验。本研究选取了9味蒙药,通过牛津杯法、二倍稀释法以及小鼠致病性试验,测定不同蒙药对牛源致病性E.coli O78抑菌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MIC)。试验结果显示,除了柯子和多叶棘豆没有抑菌作用外,其余7味蒙药对致病性E.coli O78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的体外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2mm,表现为极敏,MIC为0.0039g/m L;姜黄的体外抑菌效果最差,抑菌直径为9mm,表现为低敏,MIC为0.5000g/m L。表明不同蒙药对致病性E.coli O78体外抗菌效果不同。黄连的抑菌效果最好,在较低药物浓度下对致病性E.coli O78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对致病性E.coli O78抑菌效果较好的蒙药,从而为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为表达马驽巴贝斯虫新疆伊犁株Bc48基因,制备多克隆抗体,试验根据GenBank中马驽巴贝斯虫Bc48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新疆株Bc48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阳性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后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切胶纯化蛋白后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同时把该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N-flag中,将阳性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提取pCMV-N-flag-Bc48质粒转染到293T细胞中进行真核表达。结果显示,获得了大小约为15 ku的融合蛋白,与预期目的蛋白大小相一致;免疫BALB/c小鼠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验证,能特异地识别相应抗原,其抗体效价可达1:128 000,说明该多克隆抗体有较高的抗体效价和特异性;真核表达质粒在293T细胞中表达Bc48蛋白。本试验可为进一步研究马驽巴贝斯虫功能基因及建立快速的检测方法奠定基础,在虫株的分类学研究及候选疫苗的研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