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19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皮暗斑螟性信息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人工饲养与枣树林间定时定点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皮暗斑螟的生殖生物学进行观测.傍晚(17-20时)羽化的成虫占总量的45.71%,交尾多于午夜后至凌晨前进行.在室内通过气相色谱与触角电位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皮暗斑螟雄蛾对来自雌蛾性腺的不同化合物的反应,通过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初步明确了皮暗斑螟性信息素组分为(Z9,E12)-十四碳-9,12-二烯-1-醇[(Z,E)-9,12-14:OH]和(Z9)-十四碳-9-烯-1醇(Z9-14:OH).对二组分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单体和混合物进行了林间引诱试验,初步结果表明(Z,E)-9,12-14:OH的诱虫效果较好.5,50,500和1 000 μg不同剂量诱芯的田间引诱试验证明,500 μg剂量诱芯诱虫量最多.  相似文献   
122.
描述了一种准确快速鉴定团花绢螟雌雄蛹的方法,以及团花绢螟的时羽化节律。观察307 头团花绢螟 蛹的形态特征发现院雌蛹腹部末端分节不明显,在第八腹节腹面上部有一纵裂缝,连接第七腹节与第九腹节,裂缝两 侧平坦,无突起,与肛裂缝之间的距离显著大于雄蛹;雄蛹腹部末端分节明显,第八腹节无裂缝,第九腹节有一黑色 裂缝,连接第十腹节。团花绢螟成虫虽全日均有羽化,但主要集中于夜间,约占全天羽化量的75.1%。  相似文献   
123.
松褐天牛泛素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松褐天牛细胞中克隆泛素基因的编码区,GenBank登录号EU433567.序列分析表明:该编码区的长度为228 bp,编码76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9 ku,理论等电点为5.83.同源性比较发现,松褐天牛泛素基因与其他10种昆虫泛素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具有94%~98%的相似性.基于核苷酸水平上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松褐天牛与斜纹夜蛾、草地贪夜蛾遗传距离较近;通过同源建模获得了松褐天牛泛素基因编码蛋白的理论三维结构.将泛素基因与pET-32a(+)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ub,经IPTG诱导,松褐天牛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并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验证该表达,为研究泛素在松褐天牛体内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4.
文章对广州市城市森林健康进行评价,在全面踏查基础上,选取样地89块,记录样地信息及其中的乔木和灌木生长情况。将广州城市森林分为行道绿化、森林公园、街心绿地和城市公园4种类型;在林分尺度上,以VOR模型为基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标评价法计算广州城市森林健康评价值。结果表明,所有样地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6535(!=0.0091),属于健康等级。其中良好健康样地占22.5%,健康66.3%,亚健康11.2%,说明广州市城市森林总体健康,少数为亚健康;影响城市森林健康的原因主要包括林分结构简单、病虫危害、人为因素3方面。  相似文献   
125.
进行酸枣试管苗增殖培养,在MS+BA2.0mg/L+IBA0.5mg/L的基础上,加入0.005~0.01mg/L的TDZ,继代4次,增殖系数提高2.33倍,高于1cm的芽数量多,茎粗壮,叶色浓绿。不加入TDZ则茎细弱,叶色黄绿。TDZ增加至0.2mg/L时则大量产生小于1cm的丛生芽。  相似文献   
126.
以广州市城郊森林为研究对象,选取面积为400 m2的标准地34块,进行了森林生长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城郊森林树种组成较丰富,以混交林为主;大部分林分为密林,疏林地极少。共调查树种45种、1 215株,结果为乡土树种占80.2%,表明广州市城郊森林植物种类以乡土树种为主;其中主要优势树种为马尾松、马占相思、荷木等。调查所有乔木的平均胸径为15.3 cm,平均树高为8.9 m,以胸径10~20cm、树高5~10 m范围数量居多,表明广州市城郊森林幼龄林多于成过熟林。从林木生长状况看,大部分树种生长状况良好,少数树种如马尾松、南洋楹、桉树、黎蒴、秋枫等局部受到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127.
无公害粘虫胶防治枣树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枣树4种主要害虫进行无公害粘虫胶防治试验,发现对枣粉蚧、枣尺蛾和食芽象甲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其中对枣树红蜘蛛的防治达99.5%以上,分别较对照提高了70%和75%以上。有效控制了枣红蜘蛛、枣粉蚧、食芽象甲和枣尺蛾的危害,平均每个粘虫胶环粘杀红蜘蛛1870头以上,粘杀枣粉蚧154头以上,食芽象甲4头以上,枣尺蛾5头以上,叶片被害率(包括有虫叶率)均控制在1%以下,达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操作简便、节约用水、不造成环境和果品污染,有利于实现果品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128.
截形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Ehara在沧州枣区一年发生13代,以卵在枣树树干皮缝中越冬,翌年春季(3月份)越冬卵开始孵化,初孵幼螨首先迁移到地面杂草上取食繁殖,4月下旬枣树发芽时陆续向枣树转移危害,在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了该螨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冬季刮树皮,早春除草和在该螨上树前在树干涂粘虫胶环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9.
红脂大小蠹的爆发对华北地区及中原地区大面积油松构成严重威胁,为从根本上控制虫害的发生,在分析红脂大小蠹爆发成灾的原因及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可持续控制理论(EPM),进行行为调控、生态结构调控和种群密度治理。  相似文献   
130.
采用动态顶空吸附采集法提取锦绣杜鹃叶片挥发物,联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挥发物成分。结果显示:共检测出15个组分共六大类化合物。经过NIST2008谱库检索确定物质名称,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主要成分为:4-乙基苯甲醛(18.56%)、对乙基苯乙酮(7.78%)、间苯二甲醛(6.25%)、3,4-二甲基苯乙酮(3.40%)、1-Propanone,1-(2,4-dimethylphenyl)(2.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