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发达国家畜禽废物处理技术与立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源于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大量粪便及废水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畜禽废物的处理技术研究及控制由其引起污染的立法工作。该文在分析畜禽废物管理系统的构成、约束及目标基础上,对发达国家近年来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综述,包括还田利用、好氧与厌氧生物处理、存贮、收集与运输、提取新产品及优化模型与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最后对有关畜禽废物管理方面的法规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2.
经试验表明,在附加BA2—3mg/1 NAA0.1mg/1 10%CW的MS培养基上,丛生芽增殖木剑芦荟的离体快繁的效果较好,月增殖4倍以上;10%的香蕉汁对试管苗的生根和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较强的光照有利于试管苗的生根、壮苗;晾苗是提高木剑芦荟移栽成活率的一项关键措施,其中以5天效果最好,成活率可达92%。  相似文献   
23.
胡椒种质源对胡椒瘟病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掌握杞柳瘿蚊(Rhbdophaga SP)的形态特征。[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对安徽省霍邱县沿淮环湖区域杞柳瘿蚊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幼虫和蛹分别进行了龄期和历期的划分。[结果]对杞柳瘿蚊各虫态(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分级特征作出了细致描述。根据幼虫的发育和蜕皮次数,确定幼虫有3龄(1、2、3龄),其形态、大小差异变化较大;蛹为裸蛹,根据其发育可分为前期、初期、中期、后期4个阶段。[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杞柳瘿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5.
讨论了苦丁茶冬青的经济价值及其抗炭疽病育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述了RAPD-SCAR和AFLP-SCAR双重分子标记对苦丁茶抗炭疽病育种的重要意义,以及对苦丁茶冬青炭疽病抗性基因成功进行SCAR标记所必须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必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研究方案,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预测了此项研究工作的预期结果,并就RAPD-SCAR和AFLP-SCAR双重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苦丁茶冬青的抗炭疽病育种工作的创新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6.
尾叶桉U6无性系组培快繁技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叶桉嫩茎在MS BA0.2mg/L PVP1000mg/L的培养基上,腋芽的萌发及丛芽的诱导效果较好;以MS BA0.5mg/L NAA0.1mg/L为增殖培养基,经30天培养,平均增殖率可达5.8倍;40g/L的蔗糖最利于丛生芽的增殖;单芽在1/2MS IBA0.2-0.5mg/L的生根培养基上,能长成完整的健壮植株。  相似文献   
27.
以大花蕙兰的侧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利用丛生芽途径快速繁殖大花蕙兰的技术。结果表明:通过丛生芽增殖途径也能达到快速繁殖大花蕙兰的目的,在1/2MS+6-BA3.5mg·L-1+NAA0.2mg·L-1+卡拉胶8g·L-1+蔗糖30g·L-1+φ=10%的椰子水(CW)或w=10%的香蕉匀浆的培养基上,丛生芽增殖较快,以40d为1个继代周期,1年最少可增殖9次,以每个培养周期增殖3.6倍计,1个芽1年可繁殖出3.69≈10万株苗;在丛生芽增殖培养过程中,会出现褐化现象,但并未对大花蕙兰丛生芽的增殖产生不良影响;添加妒=10%的CW或W=10%的香蕉匀浆有利于提高丛生芽的增值率及其生长势;试管苗在1/2MS+NAA1.0mg·L-1+AC1g·L-1+卡拉胶8g·L-1+蔗糖30g·L-1+φ=10%的CW的培养基上生根良好,生根率为86.1%;试管苗移栽在水苔上的成活率达92.5%。  相似文献   
28.
尾叶桉嫩茎在MS+BA0.2mg/ L+PVP1000mg/ L的培养基上,腋芽的萌发及丛芽的诱导效果较好;以MS+BA0.5mg/ L+NAA0.1mg/ L为增殖培养基,经30天培养,平均增殖率可达5.8倍;40g/ L的蔗糖最利于丛生芽的增殖;单芽在1/ 2MS+IBA0.2-0.5 mg/ L的生根培养基上,能长成完整的健壮植株.  相似文献   
29.
海南发展荔枝生产的条件和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荔枝是海南省潜在的优势作物之一,但目前生产上存在着盲目引种、单产低、大小年现象和病虫蝙蝠为害严重等问题。实践证明:早熟是海南种植荔枝的最大优势,海南应大力发展早熟优质品种,通过科学区划,积极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和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等措施,海南荔枝产业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0.
2010年6月,北京市科委组织专家对由养猪中心华都种猪繁育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优质瘦肉型猪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由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王立贤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谯仕彦、陈福勇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