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79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62篇
  50篇
综合类   412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77篇
园艺   13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宝鸡地区彩色植物及园林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宝鸡地区彩色植物资源调查,发现有观赏价植彩色植物60余种,并对其园林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为宝鸡地区彩色植物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72.
简述了木材干燥应力数学模型的研究背景,建立了木材常规干燥的干燥应力应变数学模型,模型主要考虑了干燥收缩应变、弹性应变、黏弹性蠕变应变和机械吸附蠕变应变四种因子.通过干燥应力应变数学模型与干燥扩散数学模型的联合分析求解,可以解释板材物理力学特性(如干缩率、含水率、干缩各向异性、横纹静曲弹性模量等)对干燥应力、干燥应变的影响,分析干燥应力的产生、发展和释放的机理,为科学制订木材干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以乙酸乙酯为溶剂 ,无水AlCl3作催化剂 ,由大茴香油在室温下反应 4h ,合成了聚合物大茴香油聚合树脂 (简称PAOR)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了树脂的分子质量 ,对树脂进行IR、UV测试分析 ,并考察了树脂对桔皮色素的柱层析吸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 ,合成树脂的分子质量约 1.0 2× 10 3,PAOR在 965cm- 1吸收峰减弱 ,在 70 0~ 80 0cm- 1之间出现 3个新峰 ;PAOR紫外最大吸收峰蓝移 11nm ,表明大茴香油中的双键参与了聚合反应 ,产物中存在芳环三取代物。讨论了反应机理 ,PAOR对桔皮色素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树脂的重复使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4.
采用两种改进的多孔固体材料水分扩散偏微分方程分析求解方法,即Dincer方法与Crank方法,分析并计算落叶松干燥过程的水分扩散系数(D)与水分传递系数(k)。使用扩散型微分方程对落叶松干燥过程进行数学模拟,木材试件被理想化为无限大平板状材料,假定木材内部水分的扩散过程是一维的。实验测定了不同干燥介质条件下木材干燥动力曲线。基于取得的实验数据,通过Dincer方法计算了木材水分扩散系数(D)与水分传递系数(k);使用传统的Crank方法分析计算了木材动态水分扩散系数(D)。研究表明,使用Dincer方法计算的木材水分扩散系数(D)均大于相应实验条件下Crank方法计算数值,接近1个数量级。这种结论应该是由于两种分析求解方法间的差异以及水分扩散与热量传递数学求解间的差异。因此相关的水分扩散微分方程的分析求解方法有待改进。随干燥介质温度的升高,木材水分扩散系数(D)与水分传递系数k均显著增大,可以采用Arrhenius方程与木材结合水传递理论来分析解释实验条件下的扩散系数(D)与干燥介质温度(T)间的变化趋势。图2表3参6。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在AutoCAD设计系统中,机械零件二维与三维一体化设计程序的开发方法。利用这个方法,设计者在完成机械零件三维模型设计后,可以快速获得零件施工图。  相似文献   
76.
五月枇杷黄似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月枇杷黄似桔马成战“五月枇杷黄似桔”。枇杷不仅果肉柔软多汁,酸甜适口,风味佳美,营养丰富,而且具“秋萌、冬花、春实、夏熟,备四时之气”。既博得众多诗人的赞誉,也颇受医学家的重视。枇杷的果、种子、花、叶、皮、根均可入药,其中尤以枇杷叶为最佳。枇杷叶,...  相似文献   
77.
在催化剂过氧磷钨酸十二烷基吡啶盐(Cat-PW4)的作用下,α-蒎烯与H2O2反应生成主要产物(3R,4R)-4,7,7-三甲基-6-氧杂二环[3.2.1]辛烷-3,4-二醇。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12.8 mmolα-蒎烯、5 m L溶剂三氯甲烷、0.2 g催化剂、3.3 m L 30%H2O2,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 h,α-蒎烯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分别为94.7%和39.8%。反应结束后,该产物存在于水相和有机相中,通过萃取和重结晶分离提纯,得率11%,纯度达到98%;其分子结构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13C核磁共振谱、低分辨率质谱及高分辨率质谱确证。  相似文献   
78.
分析了我国当前木材干燥生产中常规干燥室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干燥室的改进措施,提出了合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对芝麻产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与产量性状关联的SNP位点及预测候选基因,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式提高芝麻产量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363份不同遗传背景和地理来源的芝麻种质资源构成的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调查2年2点4环境下8个产量相关性状(单株产量、单株蒴数、蒴粒数、千粒重、株高、主茎果轴长、始蒴高度和表观收获指数)的表型值,借助覆盖全基因组的42 781个SNP标记,利用多位点SNP随机效应混合线性模型(multi-locus random-SNP-effect mixed linear model,mrMLM)对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与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并预测候选基因。【结果】在4个不同环境下,8个产量相关性状表现出广泛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为6.51%—33.57%;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蒴数、株高、主茎果轴长、表观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表明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210个与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SNP,在2018年南阳环境下检测到47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63%—17.29%;在2019年南阳环境下检测到35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94%—11.90%;在2018年平舆环境下检测到35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2.15%—15.90%;在2019年平舆环境下检测到53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25%—11.13%;在4个环境的综合BLUP条件下检测到75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44%—13.58%。上述210个SNP涉及到175个位点,其中10个位点在3个及以上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在这10个位点基因组区域内,共鉴定到214个候选基因,其中156个候选基因具有功能注释,主要涉及植物代谢、生物调控、生长发育等生物学过程。根据功能注释筛选出4个可能与芝麻产量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SIN_1006338编码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3(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 3-like),参与乙烯的生物合成;SIN_1024330编码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负向调控植物细胞和器官的伸长;SIN_1014512编码吲哚-3-乙酸-酰胺合成酶GH3.6(indole-3-acetic acid-amido synthetase GH3.6),参与调控茎和下胚轴细胞的伸长生长;SIN_1011473编码泛素受体蛋白DA1(protein DA1-like),参与调节植物细胞增殖周期。【结论】通过多位点SNP随机效应混合线性模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175个与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筛选出4个可能与产量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80.
[目的]估算了山东省牛粪便的总量及其养分的负荷量和占当年排泄污染物的比例。[方法]根据2010年山东省和各地市牛存栏的行业和统计局两套数据和2012年行业数据,通过计算参数和估算的方法算出了牛粪产生总量。[结果]全省牛粪总共约在7000~9700万 t 之间,占当年所有畜禽粪便产生量的34.07%~37.37%之间,即三分之一以上。德州、济南两市单是牛粪便的土地承载量分别达到了29.7 t/hm2和27.4 t/hm2,接近了欧洲标准30 t/hm2的限量值。[结论]应该引起我们对全省牛业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