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5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今年3月1日至9日,汾阳市薛公岭林场、汾西林场和关帝山林区因持续200余天干旱相继发生了森林火灾。地处吕梁山脉附近的驻晋某集团军高炮旅官兵,发扬抗洪精神,以北京军区提出的“双三好”要求为动力,奋勇参加扑火救灾。部队先后出动官兵1.28万人次,各类指挥和运输车辆59台(次),扑火面积达170多km2,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和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省、地、县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1 预有准备,争取主动高炮旅驻地临近太行、吕梁两大山脉,是山西省国有林区面积较多的地区之一。去年以来…  相似文献   
112.
113.
为明确不同温度下毒死蜱抗性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采用生命表构建技术比较在15、20、24、27、30℃下毒死蜱抗性和敏感灰飞虱若虫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繁殖力等种群生命参数,计算在5个温度下抗性灰飞虱的相对适合度。结果表明,抗性灰飞虱在24℃时的适合度最高,在15、20、27、30℃的适合度不同程度下降,尤其15、30℃的适合度下降幅度较大。若以24℃的相对适合度为1,在15、30℃的相对适合度仅为0.02、0.03。在相同温度下,与敏感品系相比,毒死蜱抗性对若虫死亡率、成虫寿命无显著影响,但若虫发育历期、成虫产卵前期、繁殖力等在某些温度下变化明显。尤其是繁殖力在20、24、27℃时低于敏感品系,15、30℃时高于敏感品系。与此一致,抗性品系在20、24、27℃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敏感品系的0.4、0.8、0.4倍;15、30℃时为1.5、1.3倍。说明毒死蜱抗性影响灰飞虱对温度的适应性。在较适宜的温度范围,毒死蜱抗性导致灰飞虱的相对适合度下降;但在不适温度条件下,其相对适合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4.
115.
【目的】探讨不同抚育择伐处理对马尾松林凋落叶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规律的短期影响,为马尾松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三峡库区马尾松为研究对象,设置未择伐(保持林分现状,无人为干扰)、除灌(清除林内灌木层和阔叶更新层,保留马尾松更新小树)、伐除非马尾松(伐除胸径≥4 cm的非马尾松树种,择伐强度为15%)和伐除优势马尾松(伐除树木平均胸径以上的马尾松个体,择伐强度为70%) 4种抚育择伐处理,采用原位分解法,分析不同抚育择伐处理下马尾松林凋落叶经历12个月后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率差异,并探讨影响凋落叶分解的主要因素。【结果】未择伐、除灌、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4种抚育择伐处理的凋落叶年分解速率分别为0. 304、0. 397、0. 311和0. 315 g·g-1a-1;相比未择伐,除灌、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抚育择伐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马尾松林凋落叶分解速率,分别提高30. 59%、2. 30%和3. 62%;随着分解进程,不同抚育择伐处理下马尾松凋落叶C含量在前6个月显著降低,随后轻微波动,N含量呈先释放后持续固持的趋势,P含量则无规律性变化;处理与分解时间的交互作用对C和N释放速率影响显著,而对P影响不显著;凋落叶分解速率与初始N含量和N/P显著正相关(P0. 05),而与5 cm深处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相关性不显著(P0. 05)。【结论】短期来看,不同抚育择伐处理均能提高马尾松林凋落叶分解速率,减缓养分过度累积,促进养分归还土壤。未来开展马尾松林经营时,应选择林分各层次的轻中度择伐,以调控形成合理林分结构、促进马尾松林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116.
神农架2树种树干液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扩散探针法和自动气象站,于2018年6-8月对神农架华山松和日本落叶松树干液流和环境因子进行连续观测,分析生长旺季树干液流密度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生长旺季的月树干液流密度(1 824.80 mL·cm-2)显著高于华山松(1 026.15 mL·cm-2)。2个树种晴天树干液流密度均高于雨天,晴天树干液流日变化规律均为单峰曲线,而雨天树干液流日变化规律不明显。2个树种树干液流主要影响因子不同,在小时尺度下,华山松液流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依次是光合有效辐射>风速>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蒸汽压亏缺,而日本落叶松主要影响因子依次是光合有效辐射>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蒸汽压亏缺;在日尺度下,华山松液流密度主要影响因子依次是土壤含水率>蒸汽压亏缺>光合有效辐射>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风速,而日本落叶松主要影响因子依次是光合有效辐射>蒸汽压亏缺>土壤含水率>空气温度。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冠幅是树冠结构的重要特征因子,直接影响树木的生产力和生命力,郁闭度是反映森林冠层结构与密度以及评价森林经营管理采伐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无人机可以云下飞行,易于获取图像,精度高,低成本等优势,研究无人机影像上提取树冠参数的方法,使无人机影像提取林木树冠参数的操作系统化,实现精准高效的森林资源清查和监测。  方法  以福建将乐林场杉木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旋翼无人机影像为数据源,基于面向对象分类的方法,将杉木纯林的树冠参数从无人机影像中提取出来。面向对象分类的方法需要先利用ESP工具选取最优分割尺度,然后根据影像的分割结果将树冠对象聚为一类,进而统计每个树冠对象栅格像素个数计算出树冠冠幅面积以及林分郁闭度。  结果  面向对象分类有效地对高郁闭度林分进行了树冠的提取。在分割尺度为70时,单木树冠分割效果最好,树冠被单独分割出来,但也存在一定的过分割以及未分割的问题,以至于部分单木的丢失。分割结束后,对分割对象进行特征空间的优化,选取适当的分类特征,最终将研究区分为树冠和林隙两类。通过统计每个对象栅格点数,计算得出的林分因子包括林分郁闭度,树冠面积。以地面实测数据作为参考,冠幅面积提取精度为0.829 1,林分郁闭度测量精度为0.973 1。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的树冠参数提取在高郁闭度林分同样适用,能有效提高森林资源调查的效率并且能够满足森林资源调查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8.
三峡库区低山丘陵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布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规律及自然经济条件分析基础上,提出山上部生态防护林带、山中部生态经济林带和近江景观防护林带的“三带”布局技术及其具体建设模式。秭归县兰陵溪建设结果表明,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减少50%,人均年纯收入增加103.9%,形成了生态防护效益高、经济发展前景好、景观功能优的协调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19.
陈禅友?  郭瑞  胡志辉  潘磊 《园艺学报》2017,44(Z2):2699-2700
 ‘鄂菜豆1号’是以‘JD-5’作母本,‘红花四季豆’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培育而成的蔓生菜豆新品种。荚浅绿色,荚条直,肉厚;平均荚长19.0 cm,单荚质量13.0 g。鲜食荚营养成分含量高,4种抗营养因子含量较低。早熟,平均产量达24 750 kg · hm-2,适宜湖北省内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20.
通过生物信息学鉴定桃基因组中生长素/吲哚乙酸(Aux/IAA)基因家族,并对其在溶质型和硬质型桃果实成熟阶段的表达水平进行q RT-PCR检测。结果表明:桃Aux/IAA基因家族包含22个成员,这些基因集中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以第1条染色体上含有最多,为8个。大部分Aux/IAA基因包含高度保守的Ⅰ、Ⅱ、Ⅲ和Ⅳ功能域,聚类分析表明其分为10类。基因结构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包含2~5个外显子。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10个Aux/IAA基因在溶质型桃果实的表达量高于对应时期硬质型桃果实,其中5个基因随着溶质型桃果实的成熟上调表达,特别是ppa010303m、ppa010871m和ppa020369m。试验结果表明桃Aux/IAA家族成员在结构上高度保守,其中多个成员(尤其是ppa010303m、ppa010871m和ppa020369m等)可能参与调控桃果实的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