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林业   5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美国针叶树育苗造林专家在中国三北 009项目工作期间,介绍了温室容器育苗和露地育苗技术以及施用硫改良 pH值偏高土壤的经验;同时建议使用硬塑料容器培育针叶树苗木,或使用涂有氢氧化铜的软塑料容器育苗,还建议项目区苗圃由使用尿素肥料改用硫酸铵肥料,对解决我国三北地区育苗造林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辽宁省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较低,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早于50年代初,原东北人民政府在颁布营造东西北部防护林带的决定中,就指出了在沿海地区营造海防林。至50年代末,有些地区已初具规模,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为了总结经验,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和锦州市林科所等单位,相继开展了试验研究工作。现根据这些资料,对该体系建设的预期效益进行分析和估算。  相似文献   
43.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与生长趋势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古台位于北纬42°43′,东经122°22′。行政区域属于辽宁省彰武县,南距彰武县城80华里,北距内蒙古哲盟的甘旗卡60华里。年均气温5.3℃,年降水量450~500mm,年蒸发量1881~1897mm,年均风速3.7~  相似文献   
44.
地理环境的自然方面,包括未经人类作用的天然环境和经人类作用后变化的环境①。调查研究环境成分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是开展林业设计和造林的依据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自然条件,探讨与林业建设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5.
:辽宁省章古台从 1994年开始引种铅笔柏 ,进行育苗与造林试验。试验认为 ,铅笔柏种子处理需要从 1月下旬至 4月下旬 90d左右时间 ,出芽率较高 ;而从 3月下旬至 4月中旬开始处理的种子 ,低温阶段时间短 ,出芽率低。铅笔柏越冬干梢与种源关系很大 ,美国南达科他洲种源基本不受冻害 ,而安徽种源干梢较重 ,不宜直接引种。铅笔柏在水肥条件充足条件下 ,生长很快 ,4年生苗高达 1.0 5m比樟子松大 4 9%  相似文献   
46.
章古台造林树种引种与乡土树种对比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选择造林树种,营造针阔混交林,在辽宁省章古台试验地,开展了造林树种引种与乡土树种对比栽培试验。试验表明:针叶树以樟子松、彰武松,其次是油松、东宁赤松的适应性比较强,生长量比较高;阔叶树以白榆、怀槐、刺榆、暴马丁香、桑树和色木槭的抗性比较强,生长比较快。  相似文献   
47.
辽宁省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提早衰弱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焦树仁 《林业科学》2001,37(2):131-138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红花尔基沙地引种到章古台,在中幼龄林阶段一直表现稳定,生长较快,但是,至35-40年生以后出现提早衰弱,生育周期缩短等问题,通过对17年定位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提早衰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引种地区纬度跨越大,水分,热量比原分布区充足,引起了樟子松自身生长规律的变化,高峰生长期提前,蜂值高,峰期短,旺盛生长期缩短等,另外,由于当地5,6月份降水量少,在干旱年使林分出现水分亏缺,7,8月份降水集中,又造成林分高温高温的环境条件,在这种水热条件作用下,当林分生长势降低时,便感染枯梢病,由于干旱和枯梢病的影响,林分进一步提早衰弱,但是,樟子松仍然是当地的主要造林树种,在固沙造林中还没有其他树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超过樟子松,选育抗病型良种,营造混交林,实行集约化经营等措施可以降低发病率,延长樟子松的旺盛生长期。  相似文献   
48.
本文通过对多年定位观测资料的分析,获得固沙造林改善沙地水热的效应,不在于蓄积土壤中的水分和提高空气和土壤的温度,而在于降低温差变幅,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改善易热易冷和干燥恶劣的大气环境。试验表明,固沙林使气温的年变幅降低2.03℃,地中温度年变幅降低3.4——4.5℃,提高空气温度7.3%——11.2%,降低水面蒸发55.6%——70.1%。据估算,固沙林由于降低风速和提高大气温度两项作用,使蒸发量削弱28.9%(在林内)和15.9%(在林缘)。  相似文献   
49.
奈曼旗兴隆沼林场在治理流动沙丘中,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借助立地类型图和立地类型划分方法,进行科学规划。采用喷播和深松插干造林方法,4年天然更新的杨树和柳树占治理面积的5%左右,人工栽培的杨树和柳树占10%,人工喷播的灌木、牧草占10%。在沙立上部植被覆量度由10%—15%增加到40%—50%,丘间低地各风蚀洼平地由50%—60%增加到75%—35%。流动沙丘物步恢复为疏林草地型固定与半固定沙丘。  相似文献   
50.
为探讨樟子松在敖汉旗沙地的适生能力,进行了樟子松沙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24年生的樟子松林,表现基本稳定,生长较快,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0.22-0.38m,胸径生长量达0.34-0.59cm,比油松和小叶杨的生长量大。调查研究发现,影响樟子松林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当地的降水量较低,在干旱年分林分出现水分亏缺;部分地区的土壤下层有白土间层,水分和养分的含量低;有些林分密度偏大,林分出现枯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