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7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80篇
  44篇
综合类   134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樱桃番茄汁多味浓、营养价值高,是人们喜食的水果,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但成熟期裂果(纵裂)严重、储存期短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其反季节栽培面积的扩大。  相似文献   
102.
现已明确类黄酮是植物响应UV-B辐射、减轻其伤害的重要物质,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是影响类黄酮合成与积累的关键酶之一。研究证明,La(Ⅲ)能提高CHS活性,促进类黄酮合成与积累。但La(Ⅲ)能否作用于CHS并直接影响CHS构象变化,尚不清楚。本文采用离体实验设计,  相似文献   
103.
可降解地膜覆盖对土壤养分和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研究了3种可降解地膜对土壤养分和棉花产量的影响,并与普通地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覆膜处理在棉花蕾期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同时EC值提高,可降解地膜处理的土壤EC值和养分含量均高于普通膜处理。3种可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覆盖比不覆膜处理棉花分别增产12.3%、10.2%、5.7%和4.7%。  相似文献   
104.
国外酿酒葡萄收获机振动采摘部件结构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外适于机械化收获的酿酒葡萄栽培架式的特点,并对其相应收获机振动采摘部件的类型及结构特点进行了阐述;着重对中枢型振动采摘部件的结构形式、特点及改进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双点支撑式中枢型的基础上,采用改变肋条形状,驱动部分后置改进方式对采摘部件进行重新设计的建议,以满足我国具有宽行、穗多等特点的酿酒葡萄的采摘,为葡萄收获机国产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5.
106.
试验采用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处理3类不同抗性种子,测定了酸雨胁迫对种子萌发过程膜脂过氧化及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7d时,3类种子POD活性随胁迫强度增加而先升后降;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且处理组高于CK;3类种子对酸雨胁迫的抵抗能力为水稻>小麦>油菜。考察3 ̄7d的动态变化时发现,不同种子,不同处理条件下,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曲线不尽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MDA含量变化也表现相应的增加趋势,同时也反映出相应的剂量效应和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7.
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是育成突破性玉米品种的基础保障。分析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指出在白城市农科院育成的17个玉米杂交种中均含有国外血缘,对白城市拓宽种质资源,提高作物产量,实现育种的"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三大目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利用层流炉研究生物质粉在闪速加热条件下的热解挥发特性,选用小麦秸秆粉和花生壳粉为实验材料,确定反应温度(750~900K)和反应时间(0.115~0.240s)为实验参数,首先验证了反应区温度基本均匀一致的实验前提,然后进行热解实验,得到小麦和花生壳在不同条件下的挥发百分比,建立一级反应模型。据此求解出频率因子A和活化能E,最终得到小麦秸秆粉和花生壳粉的挥发特性方程,并验证了实验值与预测值的符合程度非常高,证明了实验和数据分析的正确性,为生物质热解液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探讨火烧迹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变化特征,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呈波动性变化,恢复24a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最高。(2)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67.17~1 764.34mg/kg和23.45~182.14mg/kg,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呈上升趋势。(3)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恢复24a落叶松人工林4种土壤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重度火烧迹地。(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极显著正相关,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和有机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生物学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状况。火烧迹地经过24a的恢复,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0.
高压处理玉米淀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高压处理玉米淀粉的结晶度。研究结果表明:随压力和含水量的增加,高压处理玉米淀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的峰值下降,峰形逐渐消失,结晶度下降,糊化度增加。在700MPa时处理干淀粉,未能使淀粉晶体结构破坏,说明高压处理玉米淀粉糊化的本质也是通过水合作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