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猪场要想获得好的效益,要从后备母猪抓起,后备母猪是猪场生产的命脉,健康的后备母猪是猪场猪群健康的源头.母猪一生的繁殖效率起于后备阶段,所以,后备母猪饲养的好坏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孔介质热风干燥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为了研究生物多孔介质在热风干燥过程中的热质传递机理以及其内部应力应变分布规律,根据生物多孔介质中温度、水分及应力之间复杂的耦合关系,基于菲克扩散定律、傅立叶导热定律和热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对流干燥条件下,含湿多孔介质内部传热传质过程热-湿-力双向耦合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对其进行数值计算,数值结果与马铃薯和胡萝卜对流干燥试验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进一步分析了干燥特性曲线,以及温度、干基含水率和应力应变的时空分布;最后分析了风温、风速等干燥条件以及多孔介质厚度对干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试验条件下,风温越高,风速越大,切片厚度越薄,干燥时间越短。研究为改善生物多孔介质热质传递现象物理机理的理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天鹰椒为茄科辣椒属蔬菜,在我国华北地区是一年生植物。天鹰椒多作为收获干椒来栽培,秋季一次性收获。一般在3月份育苗,5月份露地定植,10月下旬收获。近些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天鹰椒作为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充分利用天鹰椒定植前的光、热、地力资源,我们通过试验研究,发现甘蓝可做为天鹰椒的前茬作物。  相似文献   
14.
15.
王会林 《新农业》2010,(11):46-47
<正>钻天柳为杨柳科的单种属落叶乔木。主根明显,树冠圆柱形或近椭圆形,树体高达30米,胸径1米以上,树皮灰褐色,片状纵裂,小枝春季浅黄绿色,夏季绿色,秋季浅黄,树叶落后变成红色,有白粉。叶有短柄,披针形,长5~8厘米,宽1.5~2.3厘米,  相似文献   
16.
奶山羊乳房炎是由乳房外伤或挤奶不及时、饲养管理不当、挤奶手法不正确使乳汁存留过多,被细菌感染所致。病羊表现乳房发热、疼痛、肿胀、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汁稀薄,内含絮状物、血液或脓汁,有的挤不出奶或只挤出几滴水;严重时伴有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易转成化脓性乳房炎或慢性乳房炎,乳房出现硬结,产奶量显著减少或丧失产奶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规模化猪场中,螨虫病的感染率一直较高,对养猪生产危害严重。螨虫病,也叫螨病或疙痨,是由螨类寄生于家畜体表或表皮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以接触传染,引起家畜剧烈痒觉及各种皮炎为特征。各种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尤以仔猪多发,病猪日渐消瘦,  相似文献   
18.
作为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制动鼓的机械性能备受关注。为了提高制动鼓的强度与散热能力,分析了加强筋结构与制动鼓性能间的关系。在ANSYS平台上进行了制动鼓的强度评估;联合STAR-CCM+与ANSYS软件,利用热结构耦合分析衡量了制动鼓的强度与散热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菱形筋制动鼓虽然在强度上好于螺旋筋制动鼓,但是由于散热能力较差,使得螺旋筋制动鼓综合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9.
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是一种重要的鱼类致病菌,可以感染多种海淡水鱼类。杀鲑气单胞菌包括5个亚种,目前常用的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很难实现亚种的快速精确区分。为实现杀鲑气单胞菌亚种的快速鉴定和检测,针对我国常见的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 salmonicida subsp. salmonicida)和杀日本鲑亚种(A. salmonicida subsp. masoucida),本研究开发了其特异性的PCR检测方法。根据Gene Bank已公布的杀鲑气单胞菌基因组信息,选择杀鲑亚种phoB基因和杀日本鲑亚种LOC111476736基因作为目标基因,根据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一步对PCR反应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和酶浓度5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并测试了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应用效果。结果显示,2对引物分别可以扩增出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522 bp的phoB特异性基因片段和杀日本鲑亚种515 bp的LOC111476736特异性基因片段。杀鲑亚种特异性引物最适退火温度为64 ℃,10 µmol/L引物、2 mmol/L dNTPs、25 mmol/L MgSO4和1 U/µL KOD酶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5、2、1.5和0.5 µL。杀日本鲑亚种特异性引物最适退火温度为64 ℃,10 µmol/L引物、2 mmol/L dNTPs、25 mmol/L MgSO4和1 U/µL KOD酶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75、1、1.5和0.5 µL。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杀鲑气单胞菌其他亚种等14种其他水产病原菌或常见环境菌为模板进行PCR检测,均无特异性条带。该方法对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的检测灵敏度为12.8 CFU/反应(菌体)或17.6 fg/反应(DNA),对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的检测灵敏度为23.8 CFU/反应(菌体)或27.2 fg/反应(DNA)。利用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杀日本鲑亚种分别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进行人工感染实验,感染后取病鱼组织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可以从感染后的大菱鲆中分别检测到相应病原。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杀日本鲑亚种的特异性PCR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