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围封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特征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封作为退化草原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措施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草原生态恢复工程中。为科学评价围封对退化草原的恢复效果,在内蒙古典型草原,选择围封及其对应的围栏外自由放牧草原,采用野外样方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围封对群落植物种组成、功能群组成、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封处理中植物种类(22种)多于自由放牧处理(17种),群落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Pa)、均匀度指数(JP)和地上生物量在围封和自由放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灌木、半灌木和多年生杂类草的重要值、物种所占比例、地上生物量和3种多样性指数(H、Pa和JP)在围封处理中显著大于自由放牧处理(P<0.05);多年生禾草仅地上生物量在围封处理中高于自由放牧(P<0.05);一、二年生草本的重要值、物种所占比例、地上生物量和3种多样性指数在围封处理中显著小于自由放牧处理(P<0.05)。生态类型功能群物种所占比例和地上生物量在围封和自由放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两种处理间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但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围封处理下降幅度小于自由放牧处理。  相似文献   
32.
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在粮生产中尤为重要.为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更了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我们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郑玉668的种植密度试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3 000~4 500株/亩,丰产性均较好,最佳种植密度为3 775株/亩.  相似文献   
33.
草原碳汇是指草原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库之一,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因此,草原碳汇研究尤为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草原是面积最大的绿色资源,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的碳库;草原碳汇研究是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水平的迫切需要;草原碳汇研究是重视草原固碳研究、提高科技支撑水平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究锡林郭勒盟地区不同草地类型生物量年际变化与降雨量的关系。[方法]基于CASA模型,利用2009~2013年气象数据与FPAR遥感数据,对锡林郭勒盟地区生物量年际变化规律及其与降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的生物量处于最高,草句草原的生物量在2013年处于最高水平,其他草地类型的生物量在2012年均居最高。植被生物量随年度变化波动趋势与降雨量变化一致。[结论]2009~2013年锡林郭勒盟地区不同草地类型生物量年际变化幅度不尽相同,降雨量是影响其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5.
1选择品种枸杞菜用品种主要有细叶枸杞和大叶枸杞两个品种,我市以肉厚、味浓的细叶枸杞作为主栽品种。2扦插繁殖菜用枸杞不开花结实,生产上每年采用插条繁殖。保护地栽培一般于9月中旬扦插。繁殖时,选一年生粗壮的枝条,从基部截取8~10厘米。每段插条要具有3~5个芽,并用50毫克  相似文献   
36.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56号选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城乡居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的消费需求,研究分析了小麦育种资源的状况,制订了适合麦田两熟种植的小麦优质高产育种目标。按照既定育种目标选配亲本,以优质品系郑州891、丰产品系周麦8836、适应性及综合性状较好的冀麦5418为亲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培育成粗杆抗倒穗大粒多、耐旱抗逆、广适抗病、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种豫麦56号(郑优6号)。  相似文献   
37.
郑州地区位于北方冬麦区豫北副区,是豫中弱冬性中早熟麦区的主体.寒、旱、干热风及蚜虫是该地区小麦生育期间的主要灾害.优良的小麦品种除具有丰产稳产性外,还要有一定的抗寒性、抗旱性、抗干热风,而两熟栽培方式要求品种具早熟性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对小麦品种的品质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选出高产、稳产、优质早熟的小麦新品种.豫麦56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室利用品质较好的郑州891与丰产性较好的周麦8836有性杂交一代单株为母本,与丰产性、适应性较好的冀麦541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秆粗、抗倒伏、穗大、粒多和品质较优的高产小麦新品种,1999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豫麦56号.  相似文献   
38.
氨基酸钾肥是一种新型复合肥料。为了给在生产上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氨基酸钾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钾肥对促进小麦干物质积累,增加成穗数、穗粒数,提高千粒重、产量均有调节作用,并能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39.
采用常用的8种植被指数,对植被光合有效吸收比例(FPAR)数据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较大时,绿度植被指数(GNDVI)、转换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TSAVI)估算FPAR的效果较好,R2分别达到0.908和0.895;而当叶面积指数较小时(<0.5),TSAVI和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估算FPAR可有效克服土壤等背景因素的影响,R2分别达到0.819和0.807。有效的组合近红外、红光波段的反射率构建植被指数可以提高FPAR的估算精度。  相似文献   
40.
氯霉素栓预防产犊后子宫炎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场从1976~1987年,平均年饲养繁殖母牛120—154头,根据年全群繁殖母牛疾病的统计,产后难妊和不育的母牛,占40%以上的为子宫内膜炎疾病。该病是奶牛场繁殖母牛的常见多发病之一。本病与乳房炎、肢蹄炎为构成奶牛场的所谓“三炎”,造成奶牛事业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预防控制繁殖母牛产后子宫炎症的发病,是提高奶牛情期配种,提高情期1次受胎率的有效措施。我场于1987年,选用长春兽医大学研制的氯霉素栓,对我场产后奶牛进行了预防子宫炎症的发生,作了试验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