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21.
基于SIMOTION D435的连续平压热压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于SIMOTION D435的人造板连续平压热压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构建满足人造板连续平压生产工艺和连续平压机机械结构的控制系统,为驱动系统设计提供新的控制思路和方案。【方法】基于人造板连续平压热压机工作过程,分析驱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提出驱动控制的要求和总体方案;选用西门子公司SIMOTION D435-2DP/PN作为连续平压热压机驱动的控制系统,分析基于SIMOTION的驱动控制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与相互关系;设计基于PROFIBUS DP的控制系统硬件组态和基于DRIVE-CLi Q的SINAMICS驱动控制器配置和总线结构;通过设定轴的名称、轴的类型、控制工艺、连接的驱动器以及对应的编码器等信息完成轴工艺对象配置;设计驱动控制程序的模块化结构和控制流程,并进行系统程序开发和执行系统的分配;通过实际现场的人造板连续平压生产检验驱动控制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整个驱动系统由上下钢带、上下链毯、装板运输机和过渡皮带4部分组成,并以下钢带的运行速度为基准,上钢带、链毯、装板运输机和过渡皮带的驱动速度由此基准速度进行控制;采用DP1、DP2以及SIMOTION内部集成的Integrated DP 3个PROFIBUS总线段,SIMOTION D435-2DP/PN对应包括下钢带和下链毯的下驱动单元,DP1总线依靠2个CU320控制单元对应包括上钢带和上链毯的上驱动单元及装板运输机与过渡皮带驱动单元,DP2总线通过DP/DP Coupler实现与主PLC的数据交换,包括启动、停止和故障复位指令、各驱动单元的速度设定和转矩电流的限幅值等控制信息的接收,以及各驱动单元的实时速度、电流、转矩和电机温度等状态信息的反馈;所建立并对应6个驱动电机的6个轴工艺对象类型均为电气轴、控制工艺均为速度轴、编码器均为增量型;整个控制程序分为数据传输和处理、状态监控、运动控制功能、逻辑控制和系统信息确认与系统故障复位5个主要模块。【结论】驱动控制系统各驱动单元之间可实现载荷的有效分配,达到速度控制偏差在1‰以内的精确控制。本研究设计的基于SIMOTION D435的连续平压热压机驱动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开发框架,系统配置方便、程序结构易于理解、程序执行灵活多样,具有较好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多脉铁木是中国特有种,为浙江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和极小种群保护对象。在浙江,多脉铁木的野生植株数量极其稀少,低龄个体极少,种群面临衰退。叶绿体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可为亲缘关系分析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有用信息。本研究在组装叶绿体基因组的基础上,对序列特征进行分析,以明确多脉铁木叶绿体基因组的大小、结构和基因组成等信息;通过系统发育分析,明确其与近缘种的关系和分类地位。【方法】利用CTAB法提取多脉铁木的基因组DNA,并构建测序文库,用Hi Seq X Ten进行高通量测序,策略为双端测序;借助Novo Plasty组装叶绿体基因组;用PCR方法克隆边界序列并进行测序验证; SSR的检测采用MISA软件;利用PhyML 3. 0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去除接头和低质量的序列,共得到19 869 412条clean reads。序列组装结果表明,多脉铁木叶绿体基因组的全长为159 583 bp,具一个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大单拷贝区、小单拷贝区及反向重复序列的长度分别为88 514、18 953、26 058 bp。多脉铁木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有131个基因,其中蛋白编码基因85个、tRNA基因36个、rRNA基因8个,其中的ycf1和ycf15为假基因,它们的序列长度均短于正常基因。多脉铁木叶绿体基因组上共有58个SSR,其中单碱基重复有53个。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多脉铁木与天目铁木的相似性最高,达99. 1%,与铁木的相似性最低,为98. 7%。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最佳模型为GTR+G+I,其中的AIC(赤池信息标准)和BIC(贝叶斯信息标准)分别为556 643. 629 64和556 954. 642 07。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2种植物在发育树上可分为两大组,桦木族的日本桤木和红桤木聚为一组,榛族的10种植物聚于另一组;多脉铁木与铁木属其他3个种聚于同一分支,支持率均为100%。【结论】在高通量测序的基础上,组装完成多脉铁木的叶绿体基因组,它与天目铁木、毛果铁木和铁木叶绿体基因组的相似性较高,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组。多脉铁木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可为后续开展遗传结构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3.
对丽水地区的油茶林土壤养分变化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丽水地区油茶林土壤pH值较为稳定,为弱变异性.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达到中等变异性程度;不同土壤层次的养分含量不同,表层养分含量最高,向下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抚育措施对油茶林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垦复林地>劈山林地>未抚育林地,但垦复和劈山对土壤pH值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对采自翅荚木主要分布区的9个种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翅荚木苗期叶片小叶宽度、长度和面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与种子的大小和千粒质量相关;不同种源间的苗高、地径及苗木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翅荚木苗木喜阳耐高温,7-8月地径生长量占全年的47.38%~51.90%,高生长量占全年的62.82%~69.06%.因此,抗寒性等特异性状的选择应该成为翅荚木种源选择的重点,单株选择是培育速生良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翅荚木种源引种苗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引种试验表明,翅荚木发芽率与气温密切相关,3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丽水市播种翅荚木的最适时期;翅荚木苗期极为速生,分布区北缘种源和经过引种驯化的次生种源在丽水市表现出耐寒及抗冻性较强,随着种源分布区纬度的降低,抗冻性迅速递减.  相似文献   
26.
引种试验表明,闽粤栲3个种源在丽水的发芽率、苗期生长量和抗冻性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种源抗冻性随纬度递减而呈明显递减趋势。福建南平种源苗期综合表现良好,是丽水市可以进一步扩大引种试验的种源。  相似文献   
27.
东京野茉莉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a的引种试验初步表明,东京野茉莉在丽水市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2月中旬种子播种后,4月初开始出苗,中旬为出苗旺盛期,到4月下旬出苗基本结束。幼苗出土后,经1个月左右的幼苗期,于6月初生长加快,6-7月是生长高峰期,8-9月上旬生长缓慢,9月中下旬有一生长小高峰,10月底生长基本停止。一年生苗高1.30-2.35m,平均1.67m;地径1.2-2.1cm,平均1.75cm。造林后,一年生地径可达4.08cm,树高可达2.55m,极显著大于闽粤栲、深山含笑、木荷、枫香、香椿等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28.
采用黑膜覆盖进行杨树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黑膜覆盖能够明显提高苗木质量,显著降低育苗成本.与常规育苗对照相比,黑膜覆盖苗高平均高出46 cm,成活率提高8%,育苗成本节省53%.  相似文献   
29.
在浙江丽水开展邓恩桉、赤桉、柳桉、巨桉、尾巨桉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系的耐寒性强弱表现为邓恩桉>赤桉>柳桉>巨桉>尾巨桉;邓恩桉的幼树高生长和径生长各参数均高于其他几个参试桉树品系,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不同品系间的树高、胸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中以邓恩桉的生长量最高,4年生时胸径和树高分别达15.14cm、11.14 m。邓恩桉适合作为速生工业原料林树种在丽水发展。  相似文献   
30.
木荷、枫香阔叶混交人工林生长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西南白云山林场木荷、枫香阔叶混交人工林群落设置标准样地进行生长量调查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木荷直径平均生长量在造林后前8 a内生长较快,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32 a左右,平均生长量在36 a时达到最大值。枫香在造林后12 a内生长较木荷更为迅速,但12 a后生长速度则不如木荷,其直径连年生长量出现在12 a、20 a两个时期,平均生长量在20 a左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