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9篇
  30篇
综合类   17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75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ehrome oxidase,COX)是线粒体内呼吸链电子传递的终末复合物,是线粒体氧化能力的关键调节物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X Ⅰ)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具有酶催化活性的3个亚基之一.本研究以本实验室构建的青石斑鱼消减杂交cDNA文库中长587 bp的EST序列为基础,采用RACE-PCR方法克隆鉴定出青石斑鱼(点:pinephelusawoar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研究结果表明:青石斑鱼COXⅠ全长1 659 bp,5'端非编码区3 bp,3'端非编码区105bp,开放阅读框1 551 bp,编码51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青石斑鱼COXⅠ与线纹刺尾鲷COXⅠ同源性最高,达96.9%.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COXⅠ基因在青石斑鱼各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COXⅠ基因在正常的青石斑鱼和注射了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的青石斑鱼的脾、肝、心、头肾、肾、肌肉和鳃中都有转录表达.注射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后,除了鳃组织,其他组织中COXⅠ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都有显著提高(P<0.05),而鳃组织中的COXⅠ基因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42.
银杏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评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银杏原产中国,中国拥有世界银杏种质资源的90%以上。日前我国有银杏栽培品种、优系或优株约300个。国内外银杏种质及遗传多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筛选与保存、性染色体及核型分析、酶活性及同工酶分析及分子生物学等4个方面。分子遗传学研究对高药物成分关键酶的标记与克隆、银杏系统进化、性别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品种识别等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银杏种质及遗传多样性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43.
【目的】 研究12种植物萌发期耐盐性,为盐渍化土壤生态恢复选取耐盐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披碱草、碱茅、扁穗冰草、高冰草、狗牙根、无芒雀麦、紫花苜蓿、沙打旺、红豆草、甘草、苦豆子和草木樨种子为材料,在萌发期用NaCl溶液在0.0%(CK)、0.5%、1.0%、1.5%、2.0%不同浓度下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每种植物的每日发芽数、根长、芽长,计算出植物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发芽势、相对伤害率、相对根芽比,并采用隶属函数计算不同植物的耐盐性得分。【结果】 各种植物种子受到盐胁迫抑制,各个生长指标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12种植物耐盐性得分排列顺序为甘草>高冰草>碱茅>披碱草>苦豆子>扁穗冰草>紫花苜蓿>红豆草>草木樨>无芒雀麦>沙打旺>狗牙根。【结论】 哈密大南湖二矿生态修复区盐碱地生态修复可以优先考虑甘草、高冰草、碱茅、披碱草、苦豆子等多年生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544.
  目的   探讨成熟度对常规粳稻Oryza sativa种子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春江糯6号’‘Chunjiangnuo 6’、‘绍糯9714’ ‘Shaonuo 9714’、‘秀水121’‘Xiushui 121’、‘秀水14’‘Xiushui 14’和‘浙粳70’‘Zhejing 70’等5个常规粳稻品种为材料,比较并分析成熟度对鲜种子含水量、千粒重及发芽率的影响。  结果   鲜种子含水量随成熟度增加不断降低。与正常收获时期(‘绍糯9714’在盛花期后68 d,其他品种在盛花期后73 d)的种子相比,5个粳稻品种的干千粒重于盛花期后50~55 d达最大值,增加了0.9%~2.6%,以‘春江糯6号’和‘绍糯9714’增长最为明显。5个粳稻品种种子的发芽率随收获期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发芽率均于盛花期后50 d达到最大,与正常收获时期的种子相比发芽率增加了1.0%~7.1%,以‘秀水121’增长最为明显。相关分析表明:鲜种子含水量和千粒重均与发芽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对不同粳稻品种鲜种子含水量与发芽率进行二次项建模可较好地预测种子发芽率,回归方程为:y=-0.099 6x2+5.739 5x+15.883 0。  结论   随成熟度增加,粳稻不同品种种子质量逐渐升高,千粒重和发芽率在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平稳,如收获过迟则会引起种子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545.
低温和保鲜剂处理对白沙枇杷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5±1)℃对“冠玉”枇杷果实保持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含量,减缓失重,延缓衰老均有较明显的作用,说明低温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但是低温处理容易造成冷害,果皮出现大量水渍,果皮难剥、果肉质地生硬,影响外观及品质。安喜培-F对保持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的含量作用较大,而对保持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减缓失重、延缓衰老均无甚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加保鲜剂安喜培-F处理“冠玉”枇杷果实保鲜效果最好,其次是低温贮藏处理。  相似文献   
546.
旨在研究牦牛CCL14蛋白(Bos grunniens C-C motif chemokine 14 protein, BgCCL14)对HepG2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将原核表达的BgCCL14蛋白与HepG2细胞共培养,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平板克隆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划痕检测细胞迁移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 μg/mL、10 μg/mL和20 μg/mL的BgCCL14蛋白均能显著降低HepG2细胞活性;20 μg/mL的BgCCL14蛋白对细胞增殖和迁移有极显著抑制作用;20 μg/mL的BgCCL14蛋白处理36 h极显著上调凋亡基因BAKBAX 的mRNA水平,极显著降低 HIF1A PI3K CDK1基因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mTOR基因 的mRNA水平。这表明BgCCL14蛋白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547.
【目的】通过试验研究,探索蒜汁对苹果炭疽病抑制的效果、原理、浓度等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两种提取方法,通过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果实防治,进行形态观察和分离鉴定,对苹果炭疽病进行抑制试验,测定蒜汁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培养4 d气生菌丝开始由白色转为灰绿色。在培养6 d后开始产生(9~24)um×(3~4.5)um大小的桔红色苹果炭疽病菌孢子;10 mg·mL~(-1)提取液对苹果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5.63%,20 mg·mL~(-1)的提取液对苹果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100%;10 mg·mL~(-1)的提取液对苹果炭疽病病原菌菌落生长的抑制效果远大于农药的抑制效果,以200 mg·mL~(-1)以上的浓度抑菌效果最好;200 mg·mL~(-1)、10 mg·mL~(-1)的蒜汁对苹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1.38%和30.38%;20 mg·mL~(-1)的提取液接种4 d和6 d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0.00%和64.71%,超过常用多菌灵的预防作用,但治疗效果在接种后4 d和6 d时治疗效果仅为30.26%和0.04%。【结论】蒜汁对苹果炭疽病有明显的抑制和预防效果,而且效果远大于化学农药的抑菌效果。随着蒜汁浓度的升高而对炭疽病病丝、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在增强。  相似文献   
548.
[目的]针对当前高原散养牦牛因缺乏电源、处理技术和装备,无法实现生鲜牦牛乳产地保鲜贮藏而造成浪费的问题。[方法]对牦牛乳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后,采用加热到60 ℃以上、保持30 min的巴氏高温杀菌工艺,研究了供电系统、杀菌保鲜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结果]最终集成设计出加工鲜牦牛乳量达40 L/d的移动式太阳能牦牛乳产地保鲜贮藏设备。[结论]该设备能够延长牦牛乳保鲜时间,减少因不能及时产地保鲜牦牛乳造成变质损失,同时可提高牦牛乳商品转化率,促进藏区畜牧业生产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549.
为探讨发酵沙柳对西门塔尔后备母牛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12月龄、健康的西门塔尔后备母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K组)和试验组(SP组)分别饲喂以玉米秸秆黄贮和发酵沙柳为主的全混合日粮65 d,经口采集瘤胃液,测定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CK组瘤胃液pH、氨态氮含量低于试验组,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CK组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高于SP组(P<0.05);两组瘤胃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以及乙酸/丙酸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CK组和SP组Chao指数分别为1 410和2 015,CK组显著低于SP组(P<0.05)。门水平上,CK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SP组(P<0.01);属水平上,SP组克里斯滕森菌属(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P<0.05),CK组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_1)相对丰度显著高于SP组(P<0.05)。说明发酵沙柳饲喂西门塔尔后备母牛可降低瘤胃液MCP含量...  相似文献   
550.
为筛选适宜生产上应用的抗旱性强的芝麻品种,以盆栽芝麻为材料,在5对真叶期进行水分胁迫处理,每7 d测1次株高,并于成熟期调查不同处理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分析水分胁迫对芝麻生长的影响及不同品种的抗旱性。结果显示,水分胁迫18、47 d后,不同品种的株高均显著低于其对照组相应品种的株高,水分胁迫对周芝16的株高降低影响最小,但在水分胁迫47 d后,周芝16的株高优势不如郑太芝1号。使用抗旱系数评价水分胁迫对不同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对始蒴节位影响较小,对每蒴粒数和空梢节长无显著影响。对6个芝麻品种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按综合评价值(D值)从大到小排序为郑太芝1号(0.896)>周芝16(0.515)>晋芝1号(0.399)>汾芝2号(0.357)>宛芝16(0.304)>冀航芝1号(0.074),D值越大,品种的抗旱性越强。研究结果筛选出2个新的芝麻抗旱种质,即郑太芝1号和周芝16,虽然水分胁迫抑制植株生长,但对抗旱性强的品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