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篇
  7篇
综合类   4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微生物法检测乳粉中抗生素残留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制备的最优条件,通过纸片法平板抑制生长试验确定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对乳粉中青霉素G、土霉素、链霉素和头孢拉定的检测限为0.08~0.16 mg·kg-1;通过不同酸碱指示剂,筛选得到了溴甲酚紫对乳粉抗生素含量检测的色泽变化效果最佳,其灵敏度达到0.08 mg·kg-1,构建了简易、高效的微生物检测抗生素残留方法。  相似文献   
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田间试验,对比了脱落酸、水杨酸、赤霉素、乙烯利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高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最优,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香气物质、新植二烯含量,以及中性香气物质总量均最高,其中对烟叶香味品质有重要作用的苯甲醇、苯乙醛、糠醛、2-乙酰基吡咯、β-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Ⅱ、巨豆三烯酮Ⅳ、3-氢基-β-二氢大马酮、法尼基丙酮和茄酮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见高浓度的脱落酸处理能提高上部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有利于改善烟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33.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智慧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GIS技术构建成都市森林资源数据管理平台,在配备必要的软件和硬件前提下,采用C/S与B/S混合软件体系结构,配以Arc GIS Server和Portal搭建GIS服务,JAVA搭建非GIS服务,通过应用服务层和用户交互层进行数据管理和访问,达到安全和高效地管理森林资源数据,有利于促进成都市森林资源数据的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34.
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测定多疣壁虎(Gekko japonicus)DNA含量(C值).结果表明,多疣壁虎的C值为2.928 Pg·C-1,计算其基因组大小约为2.86×109bp,雌性和雄性壁虎的C值分别为2.934 Pg和2.923 Pg.数据统计经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问无显著差异.相同方法测定了另外两种爬行动物北草晰(Takydromusseptentrionalis)和原尾壁虎(Hemidactylus bowringii)的C值,分别是(2.10±0.03)Pg·C-1和(2.04 ±0.03)Pg·C-1.并计算其基因组大小,北草晰为2.054×109bp,原尾壁虎为1.995×109bp.  相似文献   
35.
岷江干旱河谷灌丛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其关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对岷江干旱河谷灌丛生物量及其分配、灌丛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与生物量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干旱河谷不同灌丛类型生物量介于3220~8600kg/hm2之间,平均值为4750kg/hm2,其中灌木层生物量占灌丛总生物量的80%以上,草本层不足20%。干旱河谷阴坡灌丛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都较阳坡高,Simpson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在阴阳坡上差异不明显。干旱河谷灌丛总生物量随灌木层物种多样性(r=0.902;P0.01)和群落物种多样性(r=0.936;P0.01)的增加而增加,但与草本层相关性不显著;灌木层生物量随其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加(r=0.945;P0.01),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与其生物量并无显著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灌丛灌木层植物对维持干旱河谷植被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以及稳定群落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四川省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林是目前陆地碳汇增长最主要的媒介之一.基于森林土壤碳清查方法对四川省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碳密度的区域性差异较明显,表现为盆周山地区(150.9±13.3)Mg/hm2>盆地丘陵区(101.4±6.2)Mg/hm2>川西平原区(87.4±5.7)Mg/hm2;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盆地丘陵区,抚育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密度的影响显著,间伐后林分土壤碳密度为(125.8±9.9)Mg/hm2,比未间伐林分高54.0%(81.7±9.4)Mg/hm2.人工林经营对增大森林土壤碳汇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蜡样芽孢杆菌905(Bacillus cereus 905)是从小麦体内分离获得的一株植物有益内生细菌。为从氧自由基毒性角度分析该细菌在植物体内的定殖机制,本研究利用PCR方法得到了B. cereus 905的CuZn-SOD基因全长(sodC)。该基因由537 bp组成,编码179个氨基酸残基。构建表达载体pET-22b-sodC,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表现出SOD功能,化学抑制法验证其为CuZn-SOD。  相似文献   
38.
为了解烤烟上部叶生长过程中生态环境与中部叶的差异,以云烟87不同生育时期烤烟中部叶的生态环境指标为参考,利用德尔菲法,采用烤烟生育期内生态环境指标,对烤烟的影响力进行打分,研究不同生育时期上部叶不同生态环境的差异。结果表明,除日均相对湿度外,其他各生态环境指标在幼叶生长期(S_1)、快速生长期(S_2)和生理成熟期(S_3)差异较小,在工艺成熟期(S_4)差异较大;除光照时数与相对湿度外,其余上部叶与中部叶各生态指标在工艺成熟期的匹配度最低;快速生长期的总匹配度比工艺成熟期高17.54%,平均气温的匹配度最高,最高气温的匹配度最低,光照度与光照时数的匹配度保持在较低水平;各指标的综合匹配度仅为53.04%,综合匹配度损失率达46.95%,各指标的匹配度损失率表现为最高气温降雨量光照度光照时数昼夜温差相对湿度最低气温平均温度。由此可见,除自身因素外,烤烟上部叶生长过程中各生态环境指标与中部叶相比均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在工艺成熟期。  相似文献   
39.
随机抽取市场上出售的三种不同规格的电线,用牛津能谱仪对其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三种电线是三种不同的材料制成,分别是黄铜、铝和铁,并且其材料表面镀了一层纯度很高的铜.与其他化学成分检测方法相比,能谱法不破坏金属材料的结构,所需样品少,检测速度快,分析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0.
农大108等玉米品种幼苗阶段根水势的测定及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大108等玉米品种幼苗阶段不同时期根系水势的测定,并用模糊数学隶属度的公式进行转换,用各品种不同时期隶属度的平均值来评价每个品种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郑单958(豫玉33号)属特抗旱类型品种;030×104、农大108(ck)、065×150、040×111、655×8号属抗旱类型品种。在水源不足的玉米生产区应加大推广力度,尽量缩小抗旱性能较差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