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旨在筛选红榉嫁接的最佳方式和适合嫁接繁殖的种源。本研究以7个不同红榉种源优株1~2年生枝条为接穗,以4年生榉树实生苗为砧木,分析插皮接、双舌接、劈接、芽接4种不同嫁接方式的成活率,结果表明:春季嫁接时,枝接方式平均成活率为88.7%,明显优于芽接方式的32.4%,3种枝接方式在0.01水平上与芽接差异显著;枝接方式中,插皮接平均成活率最高,为92.4%,但与双舌接和劈接相比,总体无差异;种源间嫁接成活情况分析表明,莒南种源(JN)优株嫁接成活情况最好,平均成活率为90.8%,隶属函数值为90.34%,上海辰山植物种源优株嫁接成活率较低,仅为62.5%,隶属函数值为0.01%。本研究筛选出插皮接这一红榉最优嫁接方式,以及最适合嫁接繁殖的种源—莒南种源。  相似文献   
12.
白蜡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盐碱地造林树种,研究其遗传多样性,进一步构建核心种质,对白蜡优异种质的筛选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为广泛开展白蜡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挖掘优异基因资源提供核心材料,同时也为白蜡育种提供优良基因资源。本研究运用SSR标记的方法,选取田间表型性状差异较大的4个白蜡品种华雄、鲁蜡5号、金叶白蜡和金枝白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5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扩增稳定的42对引物。从筛选出的每对引物5′端添加荧光标记后,采用毛细管法通过DNA分析仪检测202个样品不同等位变异的扩增片段,从4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7对扩增稳定的引物,建立基于高通量荧光SSR标记的白蜡种质鉴定体系。研究了来自全国22个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202份白蜡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通过R语言包Genetic Subsetter构建出了40份白蜡核心种质。结果表明:选用的17对引物都表现出多态性,共检测出142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为8.353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342;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635。可见白蜡属植物种间变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构建了40份白蜡核心种质,占原始种质的20%,t检测表明,所构建的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代表的遗传多样性指标与原始种质资源差异不显著,说明获得的核心种质资源能够充分、最大程度地代表原始种质。研究结果为白蜡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评价及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利用17对高效引物构建了白蜡属植物SSR高通量鉴定体系,构建的40份白蜡核心种质能够最大程度的代表其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元宝枫种质资源遗传的多样性,本研究对所采集的元宝枫无性系群体DNA进行荧光PCR扩增,利用毛细管电泳法检测PCR产物,分析元宝枫的集中分布区域之间及同源无性系间的遗传差异和遗传多样性。用11对荧光标记SSR引物对250个元宝枫无性系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共102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值4~16个不等,平均等位基因数为9.27;观测杂合度(Ho)为0.42~0.94,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6,期望杂合度(He)为0.45~0.88,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3。Shannon’s多样性指数(I)为0.916~6.875,平均值为2.078。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36~0.771,平均值为0.457。有2个SSR位点的Ho/He值大于1,说明其杂合度较高。对元宝枫9个主要分布区的250个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存在着11%的遗传变异,同源内无性系之间具有85%的遗传变异。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一致,9个主要分布区的元宝枫聚为3大类群:赤峰和泰安两个分布区的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大类群;北京、泗水、淄博、滕州、海阳和蒙山亲缘关系次近,聚为一类;四川的单独...  相似文献   
14.
白蜡属(Fraxinus L.)树种属于木犀科(Oleacear),是盐碱地造林、公路绿化、城市街道绿化的重要树种,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多年来许多研究学者对白蜡属树种进行了大量耐盐相关研究,从白蜡属树种耐盐生理与解剖结构2方面,综述解剖结构、形态指标、光合因子、离子代谢、渗透调节、抗氧化酶系统、细胞膜透性等应对盐胁迫的结...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白蜡耐盐速生优良无性系,在滨海盐碱环境胁迫下,以国内收集的42个白蜡种质资源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法对42个无性系干鲜比、株高、地径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膜透性、叶绿素、过氧化物酶(POD) 、丙二醛(MDA)生理代谢等指标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2个无性系8个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过氧化物酶(POD)变异系数最大,为64.33%,变异幅度25.00~458.30 U/(g·min);其次为丙二醛(MDA),变异系数为49.52%,变幅为0.50~7.08 umol/kg;再次为叶绿素和地径,变异系数分别为18.92%和18.56%,变幅分别为1.46~4.26 mg/g和1.15~2.78 cm;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滨海盐碱胁迫下苗木干鲜比、株高和地径与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说明利用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对无性系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能反映滨海盐碱胁迫后的响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2份白蜡种质资源无性系综合得分及排名得知,各无性系耐盐碱性由强到弱前10位依次为‘盐3’>‘LC13’>‘济20’>‘R7-2’>‘盐2’>‘环翠3号’>‘胶南11’>‘白蜡4-2’>‘白蜡2’>‘DT21’。因此,初步认为上述10个无性系具有显著速生性和耐盐碱性,可作为盐渍立地造林或抗逆育种的重要应用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白蜡属植物种间、品种间亲缘关系以及同品种不同区域间的基因型差异,利用荧光AFLP分子标记技术,采用8对Pst I/Mse I引物组合对90个白蜡种质进行了DNA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对引物组合扩增出1 63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 399条,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5.8%,平均有效等位Ne基因数为1.258 8,Nei’s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71 7;Shannon平均信息指数为0.286 9,表明白蜡属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NTSYS-PC软件的DICE法计算样本间的相似系数,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蜡属植物种的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绒毛白蜡及新品种(鲁蜡1号-鲁蜡4号)、美国紅梣及新品种(鲁蜡5号、鲁蜡6号)、美国白蜡及新品种(红叶白蜡、秋紫白蜡、秋火白蜡和秋欢白蜡)聚为一类;秦岭梣、庐山白蜡、花曲柳、中国白蜡、和窄叶白蜡聚为一类;不同之处在于花具花萼的象蜡树和对节白蜡与花无花萼的欧洲白蜡、水曲柳、新疆小叶白蜡和狭叶白蜡聚类为一类,象蜡树和水曲柳的亲缘关系较近,对节白蜡和象蜡树的起源与分类学地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说明AFLP标记技术能较好地揭示白蜡属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及演化规律,为种的分类及亲缘关系分析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采自日本不同地区的抗松材线虫病黑松品种"虹青"(Pinus thunbergii'Hongqing')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质处理下的种子出苗率、成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以蛭石为黑松容器育苗基质,除东京都町田市种子的成苗率低于净营养基质处理外,其出苗率、以及静岡县御殿场市、九州种子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均高于净营养基质和河沙处理,其中九州种子的出苗率及成苗率最高,分别为62.7%和52.1%;河沙处理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最低;九州的种子质量最佳,播种于蛭石中的7个月幼苗平均高8.85 cm,地径为5.1 mm;东京都町田市的种子质量最差.采用蛭石为育苗基质,对立枯病进行早防早治,能大幅度提高黑松出苗率及成苗率.  相似文献   
18.
激素种类、浓度及浸泡时间对红榉扦插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2年生红榉苗干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激素种类、浓度及浸泡时间对扦插育苗成活率、生根指标及部分地上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种类、浓度及浸泡时间对成活率和生根指标的影响较大,对地上生长指标影响较小。3个因素中,激素种类和激素浓度对扦插育苗影响较大,除对枝条数影响不显著外,对成活率、生根指标和其它地上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浸泡时间影响相对较小,除对枝条数、枝粗影响不显著外,对成活率、生根及其它地上指标具有极显著影响。IBA∶NAA(10∶1)处理插穗成活率最高,总根数最多,显著高于ABT、NAA和IBA处理;成活率、总根数、根粗、枝长随激素浓度升高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效应,成活率和根粗均以150 mg/L处理最佳,总根数和枝长以100 mg/L最佳;成活率、总根数和根长以浸泡2 h最佳,枝长以浸泡3 h最好。综合来讲,最佳的红榉扦插育苗处理:激素为IBA∶NAA(10∶1),浓度为150 mg/L,浸泡时间为2 h。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下白蜡无性系苗期的耐盐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9个白蜡无性系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为探究白蜡无性系的耐盐能力,选育优良耐盐林木品种,利用生物措施提高土地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白蜡无性系扦插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对9个无性系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0、2、4、6、8 g/L)的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在盐胁迫下,各无性系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并且随着NaCl质量浓度增大,无性系的生长指标(苗高增量、地径增量、生物量累积)都呈现下降的趋势,无性系YL的下降幅度最为平缓;9个无性系中的叶绿素含量也随着盐质量浓度升高而下降,YL与其他无性系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盐胁迫导致无性系体内细胞膜透性与MDA含量增大,但在同一盐质量浓度时,无性系YL与Y3低于其他无性系;当盐胁迫逐步增大时,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因无性系品种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趋势,其中在YL、L5、QB、L2、Y3无性系中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在其余4种无性系中呈现单峰曲线,最高值出现在盐质量浓度为6 g/L的处理中;SOD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无性系YL酶活性最高,与其他无性系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本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9个白蜡无性系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耐盐能力大小依次为YL、Y3、L5、QB、JJ、JN11、HX、L2、J10,试验结果为白蜡耐盐无性系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发掘元宝枫优异种质,为元宝枫良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和物质基础。【方法】以22份元宝枫种质为材料,测定元宝枫种仁含油率,并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籽油中脂肪酸组分及含量,利用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2份元宝枫种仁的含油率为24.4%~39.2%,变异系数为13.9%;在元宝枫籽油中共检测到19种脂肪酸成分,脂肪酸含量的变异系数为14.9%~42.5%,其中神经酸含量的变化范围为4.49%~11.69%,变异系数为25.0%。8种主要脂肪酸成分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亚油酸(22.93%)>油酸(20.09%)>花生四烯酸(17.44%)>花生一烯酸(7.74%)>神经酸(6.78%)>棕榈酸(3.82%)>硬脂酸(1.98%)>亚麻酸(1.2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含油率与亚油酸、硬脂酸、亚麻酸显著相关,与其他几种脂肪酸相关性不显著,8种主要的脂肪酸成分之间存着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分析,根据累积贡献率不低于85%的原则,共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7.939%。分别利用隶属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