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9篇
  3篇
综合类   4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诱导红金银花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金银花顶芽和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L16(44×23)混合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红金银花诱导愈伤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金银花外植体类型、培养基类型、6-BA浓度、NAA浓度以及蔗糖浓度和培养温度对愈伤组织的产生均有影响;顶芽诱导率高于叶片诱导率,MS 6-BA0.5mg/L NAA0.2mg/L为最佳培养基;最适蔗糖浓度为30.0g/L,最适温度为23℃~25℃。  相似文献   
62.
以山东特有野生花卉山东银莲花为试材,对其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东银莲花种子萌发启动时间长,萌发过程中无发芽高峰;最适发芽温度为20℃;赤霉素处理能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最适赤霉素浓度为500 mg/L;低温层积20 d后再用200 mg/L赤霉素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达90.67%。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雀麦茎杆及果穗进行4种不同染料的染色处理,探讨影响干花着色效果的因素及染色技术。结果表明:抽穗后2~3周内并且经过漂白的雀麦染色效果最佳;染料橙黄G的染色速度最快;染料橙黄G和碱性品红与干燥花的结合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64.
以曼地亚红豆杉1年生半木质化嫩枝插穗为试材,研究了4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IBA、ABT1、NAA、IAA)和4种不同浓度处理(100mg/L浸泡1h、300mg/L浸泡0.5h、500mg/L速蘸5s和700mg/L速蘸5s)对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NAA处理时,成活指标以700mg/L NAA速蘸5s处理效果最好,生长指标以100mg/L NAA浸泡1h处理效果最好;IAA处理时,成活指标以300mg/L IAA浸泡0.5h为最佳,生长指标以500mg/L IAA速蘸5s为最优;ABT1处理时,100mg/L ABT1浸泡1h处理生根效果最好;IBA处理时,300mg/L IBA浸泡0.5h处理生根效果最好,700mg/L速蘸5s时平均梢长最长;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处理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生根的效果,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对扦插生根效果影响显著,浓度处理对生根效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5.
以野生耐冬山茶[Camellia japonica(NaiDong)]一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开展温室控制试验,试验设置3个模拟酸雨酸度(pH5.6、pH4.0和pH3.0)以及3个模拟酸沉降添加频率(6 d一次为高添加频率、12 d一次为中添加频率、18 d一次为低添加频率),测定了耐冬山茶幼苗的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叶...  相似文献   
66.
崂山溲疏是北方珍贵的夏季开花灌木,本试验观测了溲疏的种子形态,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药剂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崂山溲疏种子外观呈纺锤形或椭圆形,千粒重为0.138 g;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5℃,发芽率为83%,萌发期为13 d;0.2% KNO3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为89%,萌发期缩短至9d,因此可用0.2% KNO3进行种子的快速萌发.  相似文献   
67.
对求米草种子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求米草种子最佳的浸种时间是12~24 h;萌发最适的温度条件为20~25℃;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草炭 珍珠岩(1:1)及草炭最利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68.
通过种子发芽试验探讨发酵后的木屑、花生壳、酒糟、大豆秆、玉米芯、椰糠等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可行性.统计分析了基质以及其浸提液对种子发芽以及胚根伸长的影响,并引用发芽指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椰糠、花生壳粉、木屑条件下的某些生长指标接近甚至超过两种传统的泥炭基质,其中花生壳粉作为花卉育苗基质具有较强的广普性.测定了不同基质中总酚酸的含量,初步分析了造成发芽过程中生长抑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69.
对不同遮阴条件下盆栽三桠乌药植株生长状况以及光合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50%左右的遮阴条件有利于三桠乌药植株的形态建成,植株形态综合评价指数为 0.91,全光照及95%遮阴条件下,植株形态综合评价指数仅为0.29及0.20。不同遮阴条件下三桠乌药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以及叶绿素a/b差异显著,但与光照强度之间无明显线性关系,而叶绿素b含量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而呈显著提高趋势。不同遮阴条件下三桠乌药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差异明显,但与其生物量之间无明显线性关系。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明显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三桠乌药光合作用补偿点为12.98 μmol/(m2·s),光饱和点介于200~400 μmol/(m2·s)之间,而表观量子效率为0.0366 mol/mol,这表明三桠乌药具有较强的弱光利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70.
对上海市园林绿地中固氮植物资源的结瘤特点和固氮酶活性进行调查和研究.本次试验,共采集到根瘤寄主85种(及变种),分属5科38属,其中豆科植物34属73种,非豆科4科4属12种.在被调查的植物中,根瘤94%着生于侧根,大小一般在1~10mm,形状以球形、近球形、棒形为主,颜色多为白色和黄褐色,固氮酶活性主要介于0~10μmol·g-1·h-1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