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加压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减少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传统催化剂对环境的污染,开发新型固体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纤维素为原料,采用碳化-磺化法制备了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并利用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BET比表面积测试法、XRD(X-ray diffraction)和NH3-TPD(NH3-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棕榈酸和甲醇通过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考察了不同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并对比了加压条件下碳基固体酸催化剂与浓硫酸和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当醇酸摩尔比10:1,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 h,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用量为棕榈酸质量的5%时,转化率可达到98.11%。在加压条件下,碳基固体酸的催化活性高于浓硫酸和对甲苯磺酸,且催化剂在使用4次后,转化率仍在60%以上。通过GC-MS分析得出制备的生物柴油甲酯质量分数为93.8%。该研究为纤维素基碳基固体酸制备生物柴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
食品安全长期以来都是社会大众所关注的共性问题,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该文分析了扬州市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工作、加大经费扶持、强化准出与准入衔接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农产品质量追溯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油茶作为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在空间上具有复杂的分枝结构,不同品种树体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差异明显。为了研究油茶树在冠层振动采摘油茶果过程中能量传递规律以及获得最佳激振参数,本文建立5自由度油茶树的质量-弹性-阻尼动力学模型并测量和计算等效参数;以不同激振参数为输入,通过Matlab软件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并设计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油茶树各级枝之间能量传递过程中损失严重,从激振力所作用的枝条传递到路径末枝时能量剩余不到20%;且油茶树各级枝的动能峰值出现的时间具有滞后性,越靠近激振点的动能峰值出现越早。由于油茶树各级枝间能量传递损失严重,将一棵树进行2~3次振动采摘。利用Design-Expert 11.0.4软件的优化模块对激振参数进行优化求解,以一部分侧枝动能最大,主干动能最小为目标函数时,最佳振动参数组合为振动时间7.14s、振动频率7.18Hz、振幅52.41mm;通过田间试验对油茶树能量传递规律进一步研究发现,能量沿着树枝内部传递时与各级枝之间的传递规律相同,即动能与传递距离成反比,传递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小。并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田间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说明该动力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振动采摘部分的油茶果实和花苞平均脱落率分别为90.53%、14.39%,采摘效果较好,证明了从能量传递角度对激振参数优化的可行性。本文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和预测的最佳振动参数组合可以为油茶果机械化采摘作业的工作参数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园林植物造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造景是指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副副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既要巧妙地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构图,又要借鉴运用绘画艺术原理及古典文学,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使之成为一副活的动态构图。  相似文献   
95.
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J)以其环保、无毒无害、广谱等优点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在农林业生产上有着广泛运用。MJ能够调节植物营养生长,如改善植物香气成分、促进次生代谢物产生、调控植物光合作用等。此外,MJ还影响植物的生殖生长,外源MJ可以调控植物开花时间、提高开花数量、延长花期;适宜浓度的MJ处理有利于植物结实,提高种实产量和质量。MJ与植物抗逆性密切相关,植物受到外界胁迫后,体内抗氧化系统遭到破坏,生长发育受阻。外源MJ处理可以提高植物体内相关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植物抵御不良生长环境的能力。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迅猛发展,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借助这些新方法,MJ生物合成过程中的重要基因、相关酶相继被揭示,一系列与MJ相关的基因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被阐明。用外源MJ处理后,LOX、AOS、JMT等与MJ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被挖掘和鉴定,这些基因的高表达有利于MJ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MJ对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调控、增强植物抗逆性以及MJ调控的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关于MJ研究中仍存在...  相似文献   
96.
97.
98.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以及园林行业的发展,高职园林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从"双创"的角度培养人才,加快园林技术专业的发展,是一项新挑战.该研究从"双创"教育背景出发,剖析现阶段该专业"双创"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寻发展的新途径,主要包括:强化校企协同发展、更新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构建高效发展的教育模式、强化建设多样化教育实践平台、提升校企共建的教学团队的综合能力、共同提高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9.
以两种生物基极性非质子溶剂γ-戊内酯(GVL)和二氢左旋葡萄糖酮(Cyrene),分别与对甲苯磺酸水溶液(TsOH aq)构成耦合体系,对竹粉定向解聚及其酶解过程开展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75 g/L的TsOH,溶剂体积比为4∶1的GVL/TsOH aq体系在130℃预处理毛竹60 min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离效率更高,半纤维素分离率(SH)和木质素分离率(SL)分别达到98.5%和98.4%,同时纤维素保留率(RC)为91.5%;而质量浓度为30 g/L的TsOH,溶剂体积比为0.8∶1的Cyrene/TsOH aq体系在120℃预处理毛竹60 min后,RC达到87.3%,SH和SL仅为85.5%和79.4%。预处理后固体样品的表征结果表明:竹粉经GVL/TsOH aq预处理后的样品木质纤维致密结构被有效破坏,无定形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绝大部分被分离,结晶度达68.27%,结构更接近于微晶纤维素,同时暴露出更多的游离羟基,有利于后续酶解。而酶...  相似文献   
100.
为对Bt杀虫蛋白与化学杀虫剂的协同使用提供理论指导,通过蛋白互作分析方法,以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为模型,对化学杀虫剂与Bt杀虫剂作用受体以及抗性相关蛋白的互作网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t杀虫蛋白的27个受体在黑腹果蝇中共存在50个互作蛋白,其中有39个蛋白只与Bt杀虫蛋白抗性相关,11个蛋白还与化学杀虫剂抗性相关,这2类杀虫剂抗性互作网络交集较小,并且重叠蛋白的变异引起交互抗性的概率不大。表明Bt杀虫蛋白与化学杀虫剂产生交互抗性的概率较小,可以将Bt杀虫剂与化学杀虫剂协同使用,提高害虫防治效果,并有效克服或延缓害虫抗性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