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篇
  15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PRRSV的NSP2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针对经典型毒株与高致病性毒株,采用RT-PCR方法扩增,可分别扩增出相应的576bp,486bp的目的片段。从而在检测PRRSV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PRRSV的经典型和高致病性毒株。通过对扩增条件的筛选,成功地建立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型与高致病性毒株的RT-PCR鉴别诊断方法,且为PRRSV分离株的鉴定分型及NSP2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2.
介绍了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对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的适用性试验,提出此项技术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3.
2017年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进行了30%噻虫嗪药剂包衣对玉米种子安全性和防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出苗数和保苗率均有所提高;对矮花叶病防效以每100 kg种子用35 g/L咯·精甲150 g+60 g/L戊唑醇50 g+30%噻虫嗪600 g包衣处理效果最优,其次为每100 kg种子用35 g/L咯·精甲150 g+60 g/L戊唑醇50 g+30%噻虫嗪800 g包衣处理;产量统计结果为每100 kg种子用35 g/L咯·精甲150 g+60 g/L戊唑醇50 g+30%噻虫嗪600 g包衣处理每100 kg种子用35 g/L咯·精甲150 g+60 g/L戊唑醇50 g+30%噻虫嗪800 g包衣处理每100 kg种子用35 g/L咯·精甲150 g+60 g/L戊唑醇50 g+30%噻虫嗪400 g包衣处理对照,较对照增加依次为8.68%,6.55%,1.63%。试验综合效果显示,以每100 kg种子用35 g/L咯·精甲150 g+60 g/L戊唑醇50 g+30%噻虫嗪600 g包衣处理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4.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宜昌市夷陵区、宜都市、秭归县、枝江市、兴山县、长阳县的224个柑橘鲜果样品进行29种农药残留情况定量检测和分析。经检测,224个柑橘鲜果样品的29种农药残留检出率为22.3%,其中禁用农药检出率为3.1%,全部为滴滴涕;限用农药检出率为17.4%;允许使用农药检出率为1.3%。所检测的29种农药检出残留量非常低,农残含量均处于国家标准GB 2763—2016安全范围以内,224个柑橘样品全部合格。检测结果表明,宜昌市柑橘质量安全水平总体较高,可放心食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滴滴涕的微量残留。  相似文献   
115.
为明确国内外甘薯主要地上部专用品种的遗传关系,利用多态性高的30对SSR分子标记对国内主栽的16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30对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出169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可获得2~16条多态性条带。基于SSR分子标记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4处,将16份材料聚为3个类群。16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22至0.863之间,其中观赏甘薯黄金叶与菜用甘薯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低(0.522~0.626),与鄂菜薯10号的遗传相似系数最低(为0.522);而菜用甘薯材料之间,薯绿1号和台农71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863,遗传差异较小,薯绿1号和鄂菜薯10号遗传相似系数最低,为0.522,遗传差异较大。这些信息可为地上部专用品种选育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研究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样品中农药残留时存在的基质效应差异。分别采用QuChERS方法和GB/T 20769—2008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系统地评价5个葡萄品种中26种农药的基质效应差异。结果表明,样品经2种前处理方法处理后均存在基质效应,并以基质抑制为主。前处理方法、葡萄品种及农药性质的差异均会对基质效应产生影响,但是农药间的基质效应差异显著大于葡萄品种间的差异,同时QuChERS方法中约73%农药的基质效应小于GB/T 20769—2008中的基质效应。在实际样品分析中,建议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进行定量分析,而对于基质效应较强的药物,建议使用同种葡萄基质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7.
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点的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改变了畜牧产业的经营模式。介绍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兴起以及现代畜牧业的内涵与发展趋势,分析现代畜牧业经营中的文化创意营销需求,以及对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最后,以案例的形式分析2种文化创意营销视角下的现代畜牧业经营模式,以期对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蚯蚓粪施用方式及用量对土壤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彦霈  邵明安  王娇 《土壤学报》2019,56(2):331-339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蚯蚓粪施用方式及施用量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试验设置了3种施用量(50 g·kg~(-1),75 g·kg~(-1),100 g·kg~(-1))和5种施用方式(0~10 cm混施、10~20 cm混施、5~8 cm层施、10~13 cm层施、15~18 cm层施),以裸土为对照,分别测定0~180 min的土壤累积入渗量、湿润锋深度以及入渗30 min后层施条件下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率。结果表明:不同用量蚯蚓粪混施入0~10 cm土层后均可加快湿润锋迁移速率,但在10~20 cm混施方式下,75 g·kg~(-1)和100g·kg~(-1)用量会抑制湿润锋的下移;当蚯蚓粪以层施方式加入土壤时,75 g·kg~(-1)和100 g·kg~(-1)用量处理的湿润锋迁移速率明显减小,且湿润锋深度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小;10~20 cm混施蚯蚓粪处理的累积入渗量小于0~10 cm混施处理,而75 g·kg~(-1)和100 g·kg~(-1)蚯蚓粪施用于5~8 cm和10~13 cm深度时也可明显减小累积入渗量,但100 g·kg~(-1)蚯蚓粪层施时则对入渗过程无显著影响;用Kostiakov模型拟合土壤入渗过程得出,施加75 g·kg~(-1)和100 g·kg~(-1)蚯蚓粪均能够增加初始入渗率,10~13 cm和15~18 cm层施蚯蚓粪则对入渗率的减小具有延缓作用;层施50 g·kg~(-1)蚯蚓粪能够提高下层土壤含水量,但层施75 g·kg~(-1)和100 g·kg~(-1)蚯蚓粪则会使下层土壤含水量降低。  相似文献   
119.
黄土区不同土层土壤容重空间变异与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容重(ρ_b)是土壤最基本物理性质之一,是衡量土壤质量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壤碳氮贮量估算的重要参数。为探明黄土区不同土层ρ_b的分布特征并建立预测模型,在黄土区布设243个样点,获取0~10、10~20和20~40 cm土壤ρ_b及环境因子,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不同土层ρ_b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利用逐步回归和传递函数方程对ρ_b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黄土区不同土层ρ_b均为中等程度变异,ρ_b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土层农地ρ_b最大,其次为林地和草地。0~10、10~20和20~40 cm土壤ρ_b半方差函数最佳拟合模型分别为指数模型、指数模型和球状模型,变程为22~780km。粉粒含量、坡度、海拔、多年平均降水量、气温、干燥度和土地利用是影响区域尺度黄土区ρ_b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基于相关因子建立的传递函数模型可以解释0~40cm深度ρ_b变异的38%~52%,且预测效果优于逐步回归方程,可用于田间条件下ρ_b空间分布特征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0.
采用HPLC法对长白山区野生金银忍冬茎和叶中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最小抑茵浓度(MIC)测定法对其抑菌效果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长白山区野生金银忍冬茎木质部、韧皮部和叶中均含有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42%、0.44%、1.54%,其含量和抑菌效果因部位不同而有差异.该结果为野生金银忍冬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