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我国自1985年国务院<家畜家禽防疫条例>颁布以来,特别是<细则>颁布后,各地相继成立了动物检疫站,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简称"兽监所"),对推动动检和监督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动物防疫法>的实施,动物检疫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明确了动物检疫是政府行为,而具体实施<动物防疫法>的机构有畜牧兽医工作站、动物检疫站、"兽监所"等,有合设的也有独立设置的,都属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由于<动物防疫法>没有明确职能分工,大多还是沿用老一套,票证仍由"兽监所"管理,调剂费仍由"兽监所"收取,"兽监所"仍坚持其有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鉴定权等,结果造成<动物防疫法>规定的检疫监督环节衔接较差,甚至出现扯皮,给动检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检疫与监督合设的这种情况不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中国政府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肉食行业面临广泛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如皋市皋南镇平明村等地是春黄瓜基地,由于连年种植,黄瓜茎秆基部疫病发生严重,危害损失大。一般从苗床开始见病,多造成零星死苗或死秧,个别严重床可形成大片死苗或死秧。移栽后病情逐渐加重,至5月上中旬揭膜后,进入结瓜盛期的黄瓜,也进入发病高峰。田间多形成连片死苗,一般田块死株率10%左右,重发田块死株率达50%以上,损失可达4成以上,极大地降低了菜农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4.
如皋市皋南镇平明等地是春黄瓜基地,由于连年种植,黄瓜茎秆基部疫病发生严重,危害损失大.一般从苗床开始见病,多造成零星死苗或死秧,个别严重床可形成大片死苗或死秧.移栽后病情逐渐加重,至5月上中旬揭膜后,进入结瓜盛期的黄瓜,也进入发病高峰.田间多形成连片死苗,一般田块死株率10%左右,重发田块死株率达50%以上,损失可达4成以上,极大地降低了菜农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由8年生黄山松种源试验林所作的分析知,历年树高遗传力稳定于0.62~0.76;各年树高间遗传相关系数均在0.82以上,显著高于相应的表型相关系数,表现出树高生长在时间上的遗传稳定。根据28年生人工林和45年生天然林解析木资料所估算的早晚期生长表型相关系数和早期选择的年遗传增益比率,初步确定8~10年生是黄山松最佳的早期选择年龄,此时选择所能得到的年遗传增益显著高于主伐期时选择的平均年增益。  相似文献   
16.
斜纹夜蛾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秋季蔬菜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在我市因种植布局的改变、蔬菜品种多样化及蔬菜品种间穿插、连作种植等原因,已发展成连年重至大发生.在本地斜纹夜蛾众多危害寄主中,尤以在大白菜上危害严重,其1头幼虫蛀食叶球后往往将叶球完全食毁,常年叶球被蛀害率在20%~40%,严重的达50%以上,损失50%以上,斜纹夜蛾的发生危害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市秋季大白菜生产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选用55%氯氰·毒死蜱EC、10%氟氯·丙溴磷EC、40%丙溴·敌百虫EC、2%阿维·高氯氟EC等4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5%氯氰·毒死蜱EC1000倍液、10%氟氯·丙溴磷EC600倍液,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18.
试验分析豇豆斑潜蝇在叶片造成"一"字形虫道为害,且虫道长度在20mm以下、开始重叠,且长度在40mm以上时喷药防治效果。明确搞好预测预报,适时用药防治的重要性,验证市面常用4种药剂防效比较,1.8%阿维菌素EC1500倍液、48%毒死蜱EC2000倍液、5%抑太保EC3000倍液3个处理药后5~15d3次调查的防效均在80.3%~90.45%。说明这3种药在虫害发生初期,即叶面边缘被害出现"一"字形隧道时,1次用药基本可以达到有效控制其为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豇豆根腐病是豇豆上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由于豇豆种植年数的增加、面积的扩大、品种的变化等,成为豇豆上发病最重、危害最大、防治最困难的病害,在局部区域尤为突出。一般发病率为30%~40%,严重的达60%以上,由于缺乏科学指导,菜农对其防治盲目性较大,往往发病严重后才开始用药,收效不大,且易造成产品的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了豇豆产品的质量和种植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对豇豆根腐病造成的豇豆产量损失进行定量分析,确立经济危害允许水平,确定防治指标,为其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江苏沿江棉区棉铃虫在棉田发生以三、四代为主,其中四代是主害代。查准田间卵量对决策防治及准确反映当年棉铃虫发生量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标准《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规定三代查棉株群尖和嫩叶上的卵量(实际调查中发现漏查率较高),而对四代查卵未有明确规定。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