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7篇
  5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罗氏沼虾育苗水质变动因子及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罗氏沼虾育苗生产操作流程,作者研究了育苗池中三态氮、COD 及pH 等水质变化状况,其特点是这些化学指标无明显的昼夜变化,但NH3-N、NO2- -N 含量较高,并呈现波动式上升的趋势,COD 含量较为稳定。从育苗安全性需要出发,还研究了育苗水的预处理模式以及投饵、换水、施药对育苗池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河口天然水进行预处理是必要的,作为常规在操作管理上坚持每天彻底排污、适时适量换水、合理用药能有效控制育苗水的水质状况,即使采取高密度( Z1:22万尾/m 2)育苗也能获得较高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22.
尾叶桉与巨桉的杂交种具有显著的生长和适应性优势,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杂交种。本研究以两树种间正交、反交、回交、测交等不同交配方式配制的6种类型杂交种为遗传材料,分析了它们1~9.5 a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杂交种、不同林龄时的材积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但保存率差异常不显著。研究的8类交配组合具有显著的特点,按速生性可以分为3个类型,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在25%~95%之间;种间杂交子代显著优于种内交配子代,正交和反交子代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类型杂交种的适应性在5年生之后才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可为桉树杂交种适宜组配方式的选定、制定合理的杂交种育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广西国有东门林场25年生大花序桉种源生长与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优良种源及单株,为大花序桉良种繁育及中大径材培育提供优质遗传材料。[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构建性状选择指数方程综合分析等方法,对11个大花序桉种源进行生长与形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选择。[结果]表明:大花序桉胸径(DBH)、树高(H)、单株材积(V)、树干通直度(ST)和树干圆满度(SF)在种源间呈极显著差异;上述5个主要性状的种源遗传力(H2)为0.634 0.895,单株遗传力(h2)为0.136 0.342;以DBH、H、V、ST和SF 5个性状指标构建大花序桉种源/单株选择指数方程,按标准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和13株优良单株,优良种源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11.2%,优良单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29.7%,选择效果尚好。[结论]大花序桉5个主要性状遗传变异在种源水平受中度至较强遗传控制,在单株水平受弱度遗传控制。优良种源D47、S14127、B47和S12195生长材性兼优,可用作培育优质中大径材。  相似文献   
24.
结合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分析了金昌市土壤肥力状况和农民施肥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全市耕地进行了施肥分区,并提出了各区域主要农作物的施肥指导意见,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稻田田面水氮磷素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合理运筹施肥,防控农业面源污染,通过独立排灌系统的田间试验,设计了6个不同氮肥水平,研究了施肥后水稻田田面水氮素和磷素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肥后田面水中的总氮(TN)、NH4+-N和NO3--N浓度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者的浓度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天后趋于稳定;施入基肥后,NH4+-N浓度在第2天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第3天即下降到峰值的25.69%~36.80%;NO3--N浓度远远低于NH4+-N浓度,3个施肥时期峰值分别为8.87 mg/L、1.91 mg/L和1.50 mg/L,且出现在施肥后第3~5天。田面水NH4+-N/TN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在施肥后第2~3天达到峰值后下降。不同施氮量,相同施磷量处理条件下,田面水中TP浓度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肥后第1天,田面水中TP浓度达到峰值3次施肥后TP浓度峰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以尾叶桉育种群体的两个试验(T77和T164)为对象,借助微卫星技术挖掘与尾叶桉木材密度和生长性状关联的标记。经过筛选的83个微卫星标记用于样本关联分析,其中中性标记用于计算个体间的亲缘关系系数矩阵。基于群体最佳分类数时的K值对应的个体成员系数组成个体间亲缘关系的Q矩阵。分别用一般线性模型(GLM)算法和混合线性模型(MLM)算法进行标记木材密度和性状的关联分析。基于p0.05的显著水平,在群体T164和T77中分别找到17个和19个与尾叶桉木材密度和生长性状关联的位点,两个群体中与木材密度关联的位点均多于生长性状,且关联位点的表型变异率普遍较高。位点Embra100与木材密度的关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1)。位点EUCeSSR261同时在两个关联群体中都检测到,且其与木材密度的关联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本研究结果将为尾叶桉木材和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力的标记信息,为其快速改良提供理论储备。  相似文献   
27.
28.
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Poppius)是桃蚜Myzus pericae(Sulzer)的重要天敌之一.为更好利用其防治桃蚜,我们研究了它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桃蚜的功能反应.研究证明在25±1℃下,东亚小花蝽完成1个世代需20d~33d,其中卵期为1d~3d,1龄若虫期2d~4d,2龄若虫期2d~4d,3龄若虫期2d~3d,4龄若虫期2d~3d,5龄若虫期3d~4d,成虫期6d~19d.东亚小花蝽一生可捕食桃蚜345头,其中1龄一生捕食桃蚜12头,2龄捕食桃蚜19头,3龄捕食桃蚜20头,4龄捕食桃蚜27头,5龄捕食桃蚜42头,成虫捕食桃蚜225头,捕食量随龄期而增加.东亚小花蝽成虫羽化时间多集中在6:00am~10:00am,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产卵开始于交尾后的第6d,产卵高峰期在交尾后的第8d,一生可产卵42粒/♀.东亚小花蝽成虫对桃蚜的功能反应呈Holling Ⅱ型,拟合的圆盘方程为Na=0.9753N0/(1+0.0088N0).  相似文献   
29.
采取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不同施磷水平,研究了保护地条件下减量施磷对茄子产量和土壤磷素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试验条件下,与常规施肥相比,减施磷肥10%和20%时,茄子产量差异不显著。高水平磷肥投入可以增加土壤中全磷、无机磷和速效磷的含量,对有机磷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0.
开展设施菜田土壤修复、保持可持续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土壤盐渍化对蔬菜生产的影响,确保蔬菜周年生产和市场均衡供应,保障蔬菜设施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浦东新区农委开展了设施菜田土壤修复工程。现介绍了浦东新区曹路镇曹路农业园区设施菜田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针对日趋严重的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开展土壤修复工程的方法和取得的效果。该园区大面积治理的成功,对全区乃至全市设施菜田土壤盐渍化修复改良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