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在不同水平氯嘧磺隆残留条件下,不同生物制剂(PGPR)用量对水稻根系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氯嘧磺隆即可对水稻产生药害;生物制剂能够显著降解≤0.5 mg·kg-1残留氯嘧磺隆,修复污染土壤,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增加水稻穗粒数、每穴穗数,提高产量;当氯嘧磺隆为6 mg·kg-1时,生物制剂已不能降解其残留药害;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可知生物制剂最佳施用量为30 kg·hm-2.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液体菌种培养基最佳生产配方和液体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5组培养基中,最优的一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可溶性淀粉2%,酵母膏1%,KH2PO40.1%,MgSO4.7H2O 0.06%。在此培养基的基础上做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佳pH为5.5;最佳温度为27℃;最佳转速为180 r.min^-1;最佳装液量为120 mL.(250 mL)^-1。由此得到的菌丝球生物量在同一因素的几个实验组内较好。  相似文献   
43.
为提高废弃物厌氧发酵的利用率,开展了牛粪和餐厨垃圾混合两相厌氧发酵过程中酸化条件优化的研究,探究在酸化相中搅拌频率、搅拌速率、酸化浓度、酸化时间和酸化温度对甲烷产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搅拌频率、搅拌速率、酸化浓度、酸化时间和酸化温度分别为:3次·d~(-1)(2 min·次~(-1))、50 r·min~(-1)、12%、8 h和35℃。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发酵过程中酸化条件进行优化,以甲烷产率为响应值,选取酸化温度、酸化浓度和酸化时间3个因素研究其对发酵过程中产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甲烷产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酸化时间酸化温度酸化浓度。最佳的酸化条件为:酸化时间7.6 h、酸化温度35.8℃和酸化浓度10.4%;搅拌频率和搅拌速率分别为3次·d~(-1)(2 min·次~(-1))和50 r·min~(-1)。采用最佳酸化条件处理后,混合原料的甲烷产率可达290.5 mL·g~(-1)VS,比未经酸化处理提高了17.9%。研究表明,对牛粪和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中酸化相的酸化条件进行优化,可提高甲烷产率、甲烷含量及VS去除率。  相似文献   
44.
基于生物技术食用菌方向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食用菌实习教学的内容与模式进行了探究与实践,通过改变传统的集中实习的内容与模式,采用多种实习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对食用菌不同种植环节和不同品种种植的动手能力,提升了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45.
苦瓜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瓜子叶、上、下胚轴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诱导和继代愈伤组织,比较愈伤组织的状态与生长情况,并对悬浮细胞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上下胚轴在添加2,4-D2.0mg·L-1+6-BA4.0mg·L-1或NAA1.0mg·L-1+6-BA4.0mg·L-1的MS培养基上均可诱导出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添加2,4-D0.5mg·L-1+6-BA1.0mg·L-1的继代培养基上能长势最好,添加30g·L-1蔗糖和3.0g·L-1活性炭的B5培养基有利于苦瓜悬浮细胞的快速增殖。  相似文献   
46.
为了促进大球盖菇液体菌种扩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菌体培养的碳源、氮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测定大球盖菇菌丝球生物量指标,研究不同碳氮源和不同培养条件对大球盖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球盖菇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20 g·L~(-1),玉米粉10 g·L~(-1),麸皮5 g·L~(-1),KH_2PO_(4 )3 g·L~(-1),MgSO_(4 )0.2 g·L~(-1)。优化后,大球盖菇菌丝体生物量增加了174%,最佳培养条件是pH6,转速120 r·min~(-1)及培养温度25℃。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可以显著促进大球盖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47.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是马铃薯生产中较常见的病毒之一,马铃薯病毒的检测是生产中保障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基础,收获后批量检测是进行种薯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研究针对‘56-2’‘Ivory Russet’‘Clearwater Russet‘’龙薯14号‘’龙薯3号‘’龙薯15号‘’龙育201401-70‘’龙薯7号‘’克新23号’和‘克新28号’马铃薯品种(系)休眠块茎样品,采用TRIzol法提取马铃薯休眠块茎顶端和茎端芽眼组织的总RNA,经qRT-PCR和RT-PCR检测分析,比较块茎的顶端与茎端芽眼组织PVY含量分布的情况。结果表明,上述供试材料的休眠块茎茎端芽眼组织PVY浓度均高于顶端芽眼组织,能够精准的检测到病毒的存在;对‘Ivory Russet’品种的休眠块茎选取100个带病样品通过TRIzol法提取顶端与茎端的总RNA,采用4合1的方法合样后进行PVY RT-PCR检测,所有处理的顶端芽眼组织检测条带亮度低于茎端芽眼组织。可见,马铃薯休眠块茎茎端芽眼组织取样能够更加精准的检测出PVY。研究结果为马铃薯种薯收获后PVY的检测及合理取样提供了...  相似文献   
48.
试验结果表明:禾谷镰孢菌野生型菌株经人工移植七次后,无论是培养性状还是致病力都发生了改变。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产孢数量减少,分生孢子变小,产毒能力下降以及致病力减弱。培养性状变异与致病力强弱变异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49.
<正>各地造林绿化任务逐年增加,然而造林难成林,年年造林不见林的问题,始终是困扰林业的一个难题。究其主要原因,除没有做到适地适树和管护不良外,还有苗木质量差和栽植技术不当等因素。在造林前抓好关键性技术措施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重要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运输与栽植春季造林开始时,先将造林苗木备齐运到造林地块中心点,做不好会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春季造林春风大,干  相似文献   
50.
大豆根瘤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发掘新的根瘤菌资源,丰富和充实根瘤菌资源库,本研究采用平板分离的方法从大豆根瘤中分离纯化根瘤菌,获得的菌株进行盆栽回接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5株根瘤菌代表菌株均可在大豆上结瘤,具有结瘤能力。根据已公布大豆根瘤菌共同结瘤基因nodA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均获得了nodA PCR扩增产物,从而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对根瘤菌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