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林业   7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1.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探讨:以上海西沙湿地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湿地公园植物景现的设计方法,结合上海崇明西沙湿地,分析其水生植物、湿生植被等主要植被的构建模式的优缺点,提出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在园林中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北京百花山风景名胜区的野生花卉资源,对该区内的山地草甸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草本植物35科80属131种。其中大部分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按观赏季节的不同主要分为春季观花、夏季观花和夏秋观花3类。该区野生花卉按其在园林中不同的利用价值可分为花镜、花坛类以及地被花卉类。文章对该区野生花卉资源保护及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类胡萝卜素在人体健康方面发挥多种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类胡萝卜素在加工及贮藏中不稳定且生物利用率不高,需通过稳态化技术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微胶囊包埋、脂质体和纳米乳液制备技术;这3种稳态技术均能有效提高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但各具优势。微胶囊可掩盖包埋物的不良味道和气味、降低包埋物损失率等,但设备复杂、生产成本高;脂质体具有水分散性好、毒性小及生物相容性较好等特点,但产品稳定性相对较低;纳米乳液形态均一稳定,但所用溶剂大多为非食品级。本研究中对类胡萝卜素微胶囊包埋、脂质体制备、纳米乳液制备3种常见的稳态化技术进行了综述,可为进一步提高类胡萝卜素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土文化对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思元  牛萌 《广东园林》2009,31(3):19-22
文章首先阐述了本土文化的概念及其与现代景观的关系,并通过美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等国家的现代景观与本土文化结合的设计案例进行说明;最后提出了中国现代景观设计融合本土文化设计的五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阐述了本土文化的概念以及与现代景观的关系,通过美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等国 家的现代景观与本土文化的结合的设计案例,来进行详细说明,最后文章提出了于中国现代景观设计融合本土文化设计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它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更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加丰富规律的认识。对生态城市理论的背景、内涵特征进行了介绍,对生态城市的规划创建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风景园林设计"是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本科重要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三维园林空间的认知与设计。目前"风景园林设计"课堂教学存在着课程教学的空间维度有限、授课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效率低、课程教学成果有待丰富等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尝试将虚拟现实(VR)技术引入"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虚拟现实(VR)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3种特性,可以帮助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增强学生的空间模拟感受。围绕虚拟现实(VR)技术的关键点,探讨了虚拟现实(VR)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首先在教学准备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一个风景园林案例的三维全景课件库,学生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进入到虚拟场景中体验世界各地优秀的园林景观,同时,教师可根据教学主题,选择优秀园林空间案例,进行VR信息的采集;其次在课堂讲授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投影设备或学生借助简易VR眼镜,观看已经制作好的全景案例,以360度旋转视角对学习案例进行观看与研究;最后,在园林空间设计方案推敲环节,学生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风景园林的细部设计、空间构造效果、环境的模拟和施工等进行仔细推敲,从而使设计方案达到最优化。虚拟现实(VR)技术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MSPA模型的北京市延庆区城乡生态网络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随着北京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北京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城市生态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生态网络的构建能够减缓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乡景观格局破碎化等危害,对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方法  本文选取北京市延庆区作为研究区,基于ArcGIS软件平台,对北京市延庆区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得到土地覆被类型,将土地覆被类型分为前景和背景,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得到7类景观类型,将其中的核心区识别为重要生态源地,运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网络分析法得到最佳阈值下的生态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延庆区的生态网络优化建议。  结果  (1)延庆区整体破碎度较低,不同类型间的物质和能量迁移比较通畅,整体景观多样性较高,但城市内生境斑块数目较少,廊道较为匮乏。(2)最适合延庆区生态网络现状结构的距离阈值为20 000 m,此时网络闭合度α为0.73。(3)林地、耕地是研究区域潜在生态廊道的重要构成景观类型,其中林地面积最大,为17 452.9 hm2,占廊道总面积的81.1%。  结论  MSPA方法具有评价几何连通性较准确细致、需要的数据量小、分析结果可视化等优点,而网络分析法可以对生态网络进行优化,因此基于MSPA方法和网络分析法对延庆区的生态网络构建精度更加细致准确,研究结果对延庆区的生态网络构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指导作用和实践价值,同时能够为其他地区的生态网络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将烤烟40级标准数量化,建立分组矩阵、分级矩阵和级别相关矩阵,研究矩阵间的联系和求解方法,建立了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数量化过程和分级结果。计算的分级结果提高了分级精度。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户外游憩区的危险管理概念产生的背景、定义以及相应的管理对策,希望通过增加对危险管理的重视,来降低户外游憩活动的危险程度,从而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享受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