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3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2篇
  19篇
综合类   170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6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禽流感病毒H9亚型血凝素单克隆抗体4C4进行胶体金标记,喷涂于玻璃纤维上制成金标垫,鸡抗AIVIgG和羊抗鼠IgG分别包被于硝酸纤维素(NC)膜上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制作禽流感H9亚型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验证结果表明,试纸条操作简单,肉眼于10min内可判定结果,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及其标准血凝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与其它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抗原及其它禽类病毒没有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比HA试验高4倍以上。试纸条在室温保存6个月、4℃保存12个月,其特异性及灵敏度没有明显变化。对实验室送检及临床采集的共311份喉头拭子进行检测,结果与本室研制的禽流感ELISA试剂盒总符合率为92%,随机选取10份阳性样品经病毒分离证实无一误检。结果证明,本研究建立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稳定、操作简单快捷等特点,适合用于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现场检测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2.
硫酸化人参总皂苷对人工感染MDV鸡淋巴细胞活性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经腹腔注射感染8日龄雏鸡,攻毒15 d后检测硫酸化人参总皂苷对鸡外周血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DV感染能引起鸡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多(P〈0.01),人参总皂苷及其硫酸化人参总皂苷不能改变MDV所致变化(P〉0.05),且硫酸化人参总皂苷与人参总皂苷之间没有差异(P〉0.05);MDV感染极显著抑制淋巴细胞增殖(P〈0.01),人参总皂苷能明显改善MDV对感染鸡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P〈0.01),硫酸化人参总皂苷促进了MDV所致的抑制状态(P〈0.01);人参总皂苷及其硫酸化人参总皂苷均能增强MDV所致鸡淋巴细胞IFN-γmRNA的表达,与健康组相比,硫酸化人参总皂苷极显著增加IFN-γmRNA表达(P〈0.01)。结果提示,硫酸化人参总皂苷对人工感染MDV鸡的淋巴细胞活性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比人参总皂苷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53.
王政 《北方果树》2008,(3):26-27
蓝莓,学名越桔,为杜鹃花科越桔属小浆果类果树.其果实为蓝色,平均单果重0.5-2.5 g,着白色果粉.果肉细腻,酸甜适口,并具有清爽宜人的香气,为鲜食水果佳品.蓝莓果实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及B族维生素,还富含熊果苷、花青苷等营养物质.据研究,蓝莓果实及其产品具有延缓神经衰弱、解除眼睛疲劳、增强视力、增强心脏功能和抗癌的独特功效,因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和全球第三代水果.……  相似文献   
54.
利用生物信息方法从月季‘月月粉’(Rosa chinensis ‘Old Blush’)基因组中共鉴定出69个PP2C家族成员,其编码氨基酸的长度在122~1 082 aa之间,等电点介于4.03~9.34,大部分蛋白呈亲水性。系统进化树分析将其分为12个亚族,同一亚族内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基因片段复制事件是PP2C家族基因扩张的主要原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约85%的月季PP2C含有逆境应答元件、激素应答元件等,推测其在响应逆境胁迫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月季PP2C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和发育时期特异性,且部分基因参与干旱和高温胁迫响应过程,其中3个A亚族基因在干旱胁迫中响应明显,1个A亚族基因和2个G亚族基因在高温胁迫中响应明显。通过qRT-PCR分析11个不同亚族PP2C基因在月季失水胁迫和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发现6个A亚族基因(RC0G0099200、RC1G0458700、RC1G0569200、RC2G0066800、RC2G0089100和RC5G0571100)和1个G亚族基因(RC3G0083700)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受ABA诱导...  相似文献   
55.
为促进兴山县山羊健康养殖,提升养殖业水平与经济效益,本中心采取入户走访及电话采访等多种方式对全县养殖场户进行了调查摸底,从山羊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种源、饲料营养、生产性能、基础免疫、动物保健及疾病发生等方面对全县山羊养殖健康整体状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针对山羊主要疫病提出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56.
为了解牡丹野生资源在叶表皮微形态方面的特征及差异,为牡丹野生资源的分类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29份野生牡丹种质资源叶片的上、下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叶表皮细胞形状均为无规则形,但垂周壁式样有深波状、浅波状和波状3种,上表皮细胞长宽比2.38~4.99,下表皮细胞长宽比1.70~4.25;气孔分布在下表皮,气孔器均为无规则型,形状为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宽比1.18~1.55,气孔密度为162.1~331.6个/mm2,气孔指数8.95%~26.98%;叶表皮角质层多平滑、呈脊状突起或具颗粒状纹饰;卵叶牡丹居群1~4、稷山牡丹居群1-2、紫斑牡丹居群1~5和中原牡丹居群1叶表面具表皮毛,在叶下表皮或沿中脉集中分布。研究为牡丹组野生种植物学鉴定和分类提供了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不同红蓝光质比LED对红叶石楠试管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高品质红叶石楠试管苗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叶石楠试管苗为材料,采用LED光源的红光R(主波长640nm)和蓝光B(主波长464nm)设计5种不同光质配比(100%R、80%R+20%B、70%R+30%B、60%R+40%B、100%B),以普通荧光灯为对照(CK),探究不同光质比对红叶石楠试管苗形态指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根系活力、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红叶石楠试管苗株高、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总鲜质量在100%R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叶数、叶长、叶幅、地上部干物率、总干物率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10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而根数、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总干质量、地下部干物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根系活力在70%R+3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2)各处理试管苗的可溶性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70%R+30%B处理最高。(3)叶片POD和SOD活性以70%R+30%B处理最高,CAT活性以100%R处理最高,MDA含量以80%R+20%B处理最高。【结论】红蓝光比为7∶3时有利于提高红叶石楠试管苗叶绿素、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而有效促进红叶石楠试管苗的生长,可以作为红叶石楠植物离体培养的最佳光质比。  相似文献   
58.
红壤条件下水氮耦合对烤烟促生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烤烟节水灌溉系统,探讨了红壤条件下水氮耦合对山地烤烟促生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移栽后第15和30天,以灌水量1000~2000 mL/株,追肥施氮量31.5 kg/hm~2的水氮耦合处理有利于烟株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烟田烟株群体结构较好,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和抽吸品质,但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协调性稍欠。  相似文献   
59.
为探讨不同气流方向空气能热泵密集烤房的烟叶烘烤效果,2016~2017年在云南罗平烟区,以燃煤式密集烤房为对照,对气流上升式热泵密集烤房、气流下降式热泵密集烤房开展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每千克干烟叶烘烤成本,气流上升式热泵密集烤房、气流下降式热泵密集烤房和燃煤式密集烤房,对于下部叶,分别为1.39,1.32和2.29元,对于中部叶,分别为1.78,1.31和1.92元,对于上部叶,分别为1.43,1.28和2.88元。特别是气流下降式热泵密集烤房消除了顶棚烟叶霉把子的问题,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降低了耗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新鲜椰衣纤维表面粘附有一定量结构疏松的椰糠,椰糠的主要成分为半纤维素和木聚糖类,既不利于椰衣纤维的改性,也不利于用做固定化酶的载体材料,必须将其除去。采用稀硫酸加热水解,使新鲜椰衣纤维表面粘附的半纤维素转化为可溶的木糖和低聚木糖,以木糖为标准,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新鲜椰衣纤维中半纤维的含量,以考察椰衣纤维表面半纤维去除的效果。结果表明,当硫酸溶液浓度1.3 mol/L、水解温度102℃、水解时间2 h,固液比为1∶50时,半纤维素的去除效果最佳,新鲜椰衣纤维表面粘附的半纤维素量为14.58%,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可观察椰衣纤维表面的变化,重现性试验及标准回收试验证明该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