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5篇
基础科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临夏地区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色瓢虫在临夏地区1年发生4代,幼虫共4龄,越冬成虫4月上旬始见,成虫交尾时长为80~160min,交尾后3~5 d开始产卵,在(20±2)℃的室温下饲喂表明:越冬雌虫产卵量(133.40±33.78)粒/头,孵化率98.91%±1.49%;第1代发育历期:卵期(3.03±0.04)d,1龄幼虫(2.06±0.94)d,2龄幼虫(3.27±0.78)d,3龄幼虫(1.82±0.84)d,4龄幼虫(6.50±7.10)d,蛹期(6.80±0.84)d,成虫平均寿命为(19.67±10.34)d,全世代历期43.15 d。10月下旬以成虫越冬。  相似文献   
12.
试验牛的分组:选择产奶量接近、产奶月份相同的奶牛30头,随机分成条件相似的两组(各15头),分3次饲喂和3次挤奶。  相似文献   
13.
对临夏地区花椒绿绵蚧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定点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花椒绿绵蚧在临夏1a发生1代,若虫2龄,10月下旬以2龄若虫在花椒芽基、枝杈及枝条结白茧越冬。防治上应以初孵若虫为主,通过合理密植,改善通风条件,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多样性等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4.
分析印前出版系统网络使用激光照排机进行输出时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实践经验提出预防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选用8种药剂,对槐蚜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h后40%毒死蜱EC 0.04%药液、0.5%藜芦碱SG 0.05%药液防治效果在95%以上,不污染环境,对天敌昆虫杀伤力较小。  相似文献   
16.
2010—2013年,在临夏市、临夏县、和政、康乐4县的国槐行道树及育苗基地设立30个调查、观测点,采用线路踏查和标准地调查为主,定点观察、室内饲养与复查、补查为辅的方式,鉴定出国槐病虫害38种,其中病害3种,虫害33种,其它有害生物2种。天敌昆虫26种。  相似文献   
17.
槐豆木虱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槐豆木虱是近年来临夏州国槐上严重发生的害虫。报道了该害虫的危害情况、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该虫在临夏州1年发生4代,若虫5龄,以成虫在国槐主干树皮缝内、树冠下杂草、落叶中越冬。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临夏市国槐行道树主要虫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临夏市国槐主要虫害的发生原因是立地条件差,配置不合理,管理粗放和只采用传统防治措施;提出了加强树体管理、调整树种结构、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和合理利用无公害药剂防治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章丘大葱栽培历史悠久,至明代已名扬全国,并成为朝廷贡品。如今,章丘大葱名、特、优兼备,被誉为“葱中之王”。为确保这一特色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现将章丘大葱生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斑膜合垫盲蝽是甘肃临夏地区危害国槐的重要害虫。本文运用物候法、历期法、发生量预测法预测预报下一虫态的发生期和虫口密度,提出了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科学防控斑膜合垫盲蝽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