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为降解蓖麻饼粕中的蓖麻碱毒素,采用实验室筛选的1株细菌和1株酵母,经初步鉴定分别为节杆菌属和假丝酵母,混菌固态发酵蓖麻饼粕,以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寻找最佳工艺条件,借助Design Expert 7.0软件进行3因素(培养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3水平试验设计,将蓖麻碱降解率作为响应值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31℃培养,接种量14.35%,发酵131 h,在此条件下处理蓖麻饼粕,蓖麻碱降解率为94.19%,较单菌发酵降解率明显提高,脱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2.
以香椿和大豆为原料,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制备香椿酸豆乳,确定大豆的脱腥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香椿酸豆乳的工艺条件和配方:将2种乳酸菌按1:1混合后,按4%进行接种,豆乳制备料水比为1∶10,香椿汁添加量20%,蔗糖5%,葡萄糖2%,果胶0.2%,40℃发酵4h,可制得具有混合香味、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香椿酸豆乳。  相似文献   
23.
低盐腌渍黄瓜半固态纯种发酵工艺中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使传统的人工腌渍菜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减少腌渍液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该文研究了低盐腌渍黄瓜半固态纯种发酵工艺中腌渍液的连续利用。经脱水预处理黄瓜(Cucumis sativus L.,含水率65%~70%)利用密闭厌氧发酵设备进行低盐发酵,腌渍液作为发酵剂进行预发酵,结合使用乳酸菌(L. plantarum)纯培养物,实现腌渍液的再利用。结果表明:发酵量,腌渍液用量,108 cfu/mL菌剂使用量及4%盐水用量之比为18︰6︰2︰1,可实现腌渍液再利用,同时得到2.24%低盐度产品;主发酵罐低于100 r/min搅拌速率条件下,搅拌对产品质构不存在显著影响(p>0.05),质构硬度可维持在1209.1 N以上;产品出品率最高为115.8%;与固态自然发酵工艺相比,可溶性膳食纤维、维生素E、总抗坏血酸、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了明显改善,分别可达3.592%,0.601×10-2 mg/g,7.843×10-2 mg/g,1.991%,0.375%。  相似文献   
24.
不同来源脂肪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油脂的消化吸收,对肥胖症及其并发症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重点阐述了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和植物提取3种不同来源的脂肪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后期的研究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5.
杏仁红衣总多酚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正交试验,对乙醇提取杏仁红衣多酚的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影响杏仁红衣总多酚提取效果的4个因素。结果显示,杏仁红衣总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作溶剂,料液比为1∶20,提取次数为2次,超声波提取时间为30min,在该条件下,多酚粗提物得率为15.8%,多酚得率为4.6%,多酚纯度为38.4%。  相似文献   
26.
采用水提醇沉、DEAE-纤维素-52和Sepharose 2B柱层析等方法提取、纯化白灵菇根部抗癌活性多糖,得到抗癌活性组分PN75-2;采用MTT法研究PN75-2多糖组分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G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以及核磁共振(NMR)等技术对多糖组分PN75-2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PN75-2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290 kDa,其单糖组成主要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并含有微量木糖及痕量鼠李糖和阿拉伯糖;PN75-2对HepG-2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200μg/mL时,抑制率为38.3%。研究结果可为白灵菇根部多糖在功能性食品或药品开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为提高葡聚糖的溶解性,有利于其活性的发挥,试验以酵母葡聚糖为原料,氯乙酸作醚化试剂,采用微波辅助法在碱催化条件下合成羧甲基变性葡聚糖.以取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制备羧甲基葡聚糖(CMG)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制备羧甲基葡聚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5,50 % NaOH,35 ℃下碱化45 min,加入55 %氯乙酸,在功率为280 W下微波辐射30 min,改性后产品的取代度为0.93.改性葡聚糖对黄曲霉毒素吸附作用强,吸附速度快,60 min可达到吸附平衡,解吸率低,为(5.24±0.09)%,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8.
以蓖麻饼粕中的变应原为底物,从种植蓖麻的土壤中筛选出脱毒能力强及生长旺盛的菌株B202,测定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7 ℃,最适pH 6.0,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含水量70%,接种量15%,发酵时间3 d.经脱毒试验,对变应原的脱除率约为92%.  相似文献   
29.
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乳酸抗性单倍体突变株T-27-24(αtrp-ura-)和其亲株T-27(αtrp-ura-)为研究对象,考察于30℃在5%(V/V,下同)乳酸冲击条件下菌体存活率、细胞膜通透性以及菌体积累海藻糖和麦角固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表明,在5%乳酸冲击下,T-27-24菌体存活率明显高于T-27,且比T-27具有较强的降低细胞受冲击时细胞膜通透性的作用;同时T-27-24对海藻糖和麦角固醇的积累能力都明显高于T-27。因此,T-27-24具有较强的维持细胞膜完整性和积累海藻糖及麦角固醇的能力,这是其具有乳酸抗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
不同气体成分对意大利葡萄贮藏中乙醇、乙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9种气体组分对意大利葡萄中乙醇、乙醛含量的影响,初步确定了5%O2+3%CO2气调指标下意大利葡萄中乙醇、乙醛含量处于最低和较低水平;5%CO2+3%O2气调指标下,浆果中乙醛含量最高;8%CO2+5%O2气调指标下,浆果中乙醇含量最高。当CO2浓度低于5%时,CO2浓度对浆果中乙醇、乙醛含量均无影响;O2浓度、O2浓度与CO2浓度交互作用对浆果中乙醇含量有显著影响;O2浓度对浆果中乙醛含量有一定影响;O2浓度与CO2浓度交互作用对浆果中乙醛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