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林业   5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39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高羊茅不同品种生长初期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室内用聚乙二醇 (PEG)溶液模拟干旱环境对高羊茅 (FestucaarundinaceaSchreb)的五个品种 :HoundogV(猎狗V)、CrossfireⅡ (交战Ⅱ )、Oasis(绿洲 )、MustangⅡ (野马Ⅱ )、Dixiegreen(颂歌 )的抗旱性进行比较研究 ,以根重、根长 /芽长、根长和电导率作为抗旱性测定的指标 ,结果表明 :CrossfireⅡ (交战Ⅱ )的抗旱性显著强于其它四个品种 ,而HoundogV(猎狗V)、Oasis(绿洲 )、MustangⅡ (野马Ⅱ )、Dixiegreen(颂歌 )的抗旱性差异不显著 ,但HoundogV(猎狗V)的抗旱性要稍强于其它三个品种  相似文献   
122.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社区共建共管则是自然保护地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依据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和资料收集分析获得的结果,并结合有关典型案例总结归纳了该区域社区共建共管建设经验,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整合优化保护地、建立完善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评估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未来社区发展的实践方向,以期促进区域保护地建设发展,并为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社区管理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3.
地果(Ficus tikoua)是桑科榕属多年生藤本的乡土地被植物,具有适应性强、用途广的特点,在生态修复、药用和水果利用价值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应用潜力。基于地果相关研究成果,对地果生态适应性、资源调查筛选和繁育技术进行概述;还对其土壤生态修复价值、园林绿化及水土保持利用价值、药用及水果开发价值等进行综述。对地果植物资源利用与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地果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空气负氧离子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机能平衡的功效,被誉为“空气维生素”,但受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差异影响,导致合理解释空气负氧离子变化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研究特定区域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深入揭示空气负氧离子变化机理及开展区域空气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北幕阜山区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氧离子为研究对象,利用长期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区域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日变化、月变化、季节变化等特征和浓度等级评价,并分析负氧离子与气温、相对湿度、风速、PM2.5等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该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负氧离子浓度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总体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月均值最大为8月,最小为1月。负氧离子浓度与气温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和PM2.5总体上呈负相关关系,与风速相关性表现不明显。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负氧离子浓度均值为2191个/cm3,具有优异的空气负氧离子生态康养资源。  相似文献   
125.
森林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到碳库中,在“双碳”目标中起着碳中和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大冶市2019年林业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对大冶市森林资源的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大冶市现有森林植被碳储量114.36×104 t,平均植被碳密度为23.66 t·hm-2;碳储量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冶南部山区,灌木林碳储量占比最高,其次为马尾松林;马尾松林的平均植被碳密度最高,达到35.64 t·hm-2。该测算结果可为大冶市实现“双碳”目标以及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6.
为筛选出固碳能力强和适应性好的树种,采用文献检索的方式,设置了生长条件相似、苗龄相近、试验方法相同,且为湖北省常见乡土树种等条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树种28个。对各树种的日净同化量、单位叶面积日净固碳量以及光响应参数等进行比较分析,利用聚类分析法对28个树种按固碳能力和光合效率等级划分并归类。结果表明,28个树种的单位叶面积日净固碳量为4.00~16.49 g/(m2·d),以榉树(Zelkova serrata)、夹竹桃(Nerium oleander)、黄栌(Cotinus coggygria var. cinerea)的日净固碳量较高。夹竹桃、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为强阳性树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乌桕(Triadica sebifera)、榉树(Zelkova serrata)等9个树种属阳性树种,楸树(Catalpa bungei)、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等12个树种属中性树种,...  相似文献   
127.
摘要:根据碳汇林的特殊性,结合湖北省 自然资源条件,分析碳汇造林前期工作,从碳汇造林地选择、基线调查与作业 设计方法、碳汇造林主要树种选择、造林方式、整地、播种与栽植、抚育管护等造林技术环节进行总结,并针对碳汇林项 目建 设流程提出建议与对策,旨在为全省碳汇林业培育和持续经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