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篇
  3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丽蚜小蜂防治设施番茄烟粉虱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释放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防治设施蔬菜害虫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效果。[方法]在不同地点释放丽蚜小蜂,放蜂后按规定时间分别调查烟粉虱成虫和若虫数量以及丽蚜小峰成虫羽化数量和被粘死数量。[结果]放蜂第3周和第4周,两地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1%、90.9%和77.4%、94.6%,控制成虫效果分别为35.1%、61.2%和58.0%、76.0%;21 d(3周)后,成虫平均羽化率为89.4%,粘死率为7.2%,实际出蜂率为82.2%;控制烟粉虱的效果在放蜂后第2周开始显现,第4周能有效发挥防治作用。[结论]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效果较好,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在烟粉虱发生初期,提前10~15 d放蜂,且应增加10%的放蜂量。  相似文献   
32.
不同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豆根腐病在宿州地区的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引起大豆根腐、茎腐、早衰、枯萎、死亡等,严重影响大豆的安全生产。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种衣剂处理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生物农药申嗪霉素和新美洲星的综合表现效果良好;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和丙硫菌唑前期防效好,后期药效降低,可配合其他药剂使用;叶菌唑药害严重,严重影响大豆出苗植株不能恢复,不宜在大豆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33.
本文充分利用切削加工中的工艺理论,对起动圈端面V型凹槽加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工艺改进,根据改进后的工艺设计了专用车夹具,推广了普通车床的加工工艺范围,有效地解决了生产实践中零件加工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34.
试验表明,真菌灵对西瓜枯萎病最高防效达75%以上,显著高于多菌灵的防效。真菌灵防治西瓜枯萎病以预防作用为主,宜在发病前灌根,50%真菌灵可湿性粉剂灌根的使用浓度以350~400倍为宜。  相似文献   
35.
2013年在宜良县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幼穗分化期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对云南大面积生产应用的6个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功能叶叶面积及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幼穗分化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后6个品种实际产量比正常灌溉产量下降11.03%,达极显著水平。幼穗分化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后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分别比正常灌水降低4.58%、7.21%、8.53%,其中对实粒数影响最大,达显著水平。水分胁迫后齐穗期功能叶高效、低效、总叶面积指数比正常灌水分别降低13.60%、10.55%、12.92%,水分胁迫后幼穗分化至齐穗期的倒1叶、倒2叶、倒3叶SPAD值比正常灌水分别降低1.26%、1.32%、2.69%。在幼穗分化至齐穗期水分胁迫条件下,抗旱性强的品种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降低的幅度小,抗旱性较弱的品种降低的幅度大;抗旱性强的品种功能叶SPAD受影响越小,且有增加的趋势,而抗旱性较弱的品种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6.
绿竹7个种源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绿竹7个种源间的亲缘关系,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3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20条有效引物,共扩增出273个位点,其中176个位点表现多态性,占总数的64.5%,并通过聚类分析将绿竹7个种源分成3组,不同种源间的遗传距离为0.015~0.465。绿竹栽培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花秆绿竹和花绿竹的原产地应为瑞安和苍南。  相似文献   
37.
主要介绍了温州丛生竹类资源及分布现状,并对主要经济丛生竹的性状作了简介,在分析现有丛生竹资源开发利用基础上,对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设想和探讨。  相似文献   
38.
浅谈会计委托代理制下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村级财务管理状况如何直接影响了基层干群关系和农村社会稳定,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实行会计委托代理制。对加强财务管理,治理财务管理混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当前形势下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影响了会计委托代理制真正发挥作用,随着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王月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90-11591
[目的]为有效防治萧县小麦胞囊线虫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萧县小麦胞囊线虫病的田间调查与试验,研究了小麦胞囊线虫病的发生范围、田间分布及危害。[结果]小麦胞囊线虫年均只发生一代。病害分布面积占普查面积的79.3%。小麦田土壤中小麦胞囊线虫卵的平均密度为6.5粒/g。与施用2次涕灭威颗粒剂的小区相比,未施药小区新麦12和皖麦50的鲜重损失率分别为23.3%和22.5%,孕穗数分别减少25.9%和11.1%。与未施药小区相比,3.2%阿维菌素0.56ml/m^2、15%涕灭威颗粒剂2.8、4.3g/m^2和施用2次4.3g/m^2小区的平均单株根部雌虫数量分别降低~5.2%、24.0%、44.8%和60.4%,单株鲜重分别增长-7.0%、5.3%、1.2%和17.0%,孕穗数分别增长4%、8%、8%和16%。[结论]深入研究小麦胞囊线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对有效防治萧县小麦胞囊线虫病尤秀重要。  相似文献   
40.
安徽省小麦孢囊线虫田间分布及危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田间用涕灭威作播前土壤处理抑制土壤中线虫虫口,测定分析田间小麦孢囊线虫对3个小麦品种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孢囊线虫田间分布模型为聚集分布,土壤中其卵密度范围为0~42.8粒/g土,平均密度为6.5粒/g土,已达到危害水平以上。小麦中前期生长调查表明,小麦孢囊线虫没有对分蘖期小麦生长造成显著影响;孕穗期小麦孢囊线虫的危害能造成小麦每株穗数减少13.8%、鲜重降低14.5%,但对株高没有影响;孕穗期小麦品种对孢囊线虫的反应差异显著,受小麦孢囊线虫危害后,新麦12和皖麦50的单株鲜重量分别降低23.3%和22.5%,孕穗数分别减少了25.9%和11.1%,但徐州8562孕穗数减少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