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 (Meyrick)是危害茄科作物的重大入侵农业害虫,明确番茄潜叶蛾的田间危害特征及防虫网对番茄潜叶蛾成虫的防控作用,为防虫网在温棚的使用提供技术指导。利用防虫网+性诱剂的方法,分析番茄潜叶蛾的田间治理效果。采用田间观察和五点取样的方法,进行番茄潜叶蛾危害调查。在不同番茄品种的不同生育期监测到防虫网与对照处理的番茄潜叶蛾种群动态变化规律一致。苗期,‘德尔6’和‘粉帝F1’防虫网和对照处理的平均虫量分别为18.76、24.97只/板和75.92、87.71只/板(P>0.05);防虫网对两个品种的番茄潜叶蛾隔离率分别为39.10%和21.32%(P<0.05)。花期,‘鸿图’和‘粉帝F1’防虫网和对照处理的平均虫量分别为52.56、61.12只/板和53.85、64.05只/板(P>0.05);防虫网对两个品种的番茄潜叶蛾隔离率分别为22.95%和19.35%(P>0.05)。果期,‘德尔6’、‘鸿图’和‘粉帝F1’的防虫网和对照处理平均虫量分别为53.90、58.52只/板;47.52、65.79只/板和66.37、85.46只/板(P>0.05);防虫网对3个品种的番茄潜叶蛾隔离率分别为24.20%、28.93%和26.83%(P>0.05)。防虫网处理对3个生育期下的3个品种间的平均危害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防虫网处理的平均危害率均低于对照处理,差值达8.38%。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番茄叶片或果实的平均危害率主要与潜叶蛾的早期虫口量相关。14目防虫网对番茄潜叶蛾具防控作用,隔离率最大为39.10%。  相似文献   
22.
诱捕器颜色和悬挂高度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原产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是近两年传入我国的一种重要农业害虫,对我国农业安全生产构成了潜在巨大威胁。【目的】探究诱捕器颜色和悬挂高度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的影响,为有效控制番茄潜叶蛾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依据。【方法】以专一性引诱剂为试验材料,采用行为生态学技术方法,在有机蔬菜生产温棚开展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颜色和诱捕器悬挂高度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的对比研究。【结果】白色(对照)、黄色((575±10)nm)、绿色((520±10)nm)和蓝色((465±10)nm)4种颜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均可诱捕到一定数量的番茄潜叶蛾,4种颜色诱捕器61 d平均诱蛾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蓝色2 548.3头、黄色2 065.8头、绿色1 998.3头、白色1 072.7头/诱捕器。不同颜色诱捕器逐日诱蛾量占比中,蓝色和黄色诱捕器显著高于绿色和白色,依次为蓝色和黄色>绿色>白色,差异明显;逐日诱蛾量中,蓝色诱捕器最高,依次为蓝色>黄色和绿色>白色诱捕器,差异显著;诱蛾效果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蓝色>绿色和黄色>白色诱捕器。5种悬挂高度性信息素诱捕器37 d平均诱蛾量依次为0 cm(直接放于地面上)332.2头、0—20 cm为94.2头、60—80 cm为12.4头、120—140 cm为9.2头、180—200 cm为7.4头/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诱蛾量占比中,0 cm显著高于其他4种悬挂高度,依次为0 cm>0—20 cm>60—80、120—140和180—200 cm,差异明显;逐日诱蛾量中,0 cm最高,依次为0 cm>0—20 cm>60—80、120—140和180—200 cm,差异明显;诱蛾效果综合分析结果显示,0 cm>0—20 cm>60—80 cm>120—140和180—200 cm。【结论】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将蓝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直接放于地面对番茄潜叶蛾的诱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3.
滇东南植胶区2013/2014年冬春橡胶树寒害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不同环境(海拔、坡向,不同品种、不同树龄)的橡胶树对寒害状况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从降温过程、性质与特点及橡胶物候、品系(种)、割龄等方面对橡胶树寒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以平流为主的混合型降温过程,是多次寒害累加受害的结果。2橡胶树割龄寒害症状从重到轻表现为失管胶林段(前2次寒害达4~6级的割林,受灾后疏于管理,长势弱恢复慢)>老割林段(割龄21~30年)>新割林段(割龄1~20年),橡胶树中幼林基本无寒害。主要查明2013/2014年冬春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寒害情况,总结抗寒植胶经验,提出抗寒植胶建议,为滇东南今后种好橡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2008-2010年的观察表明,云南河口地区的苗圃地及割胶林橡胶棒孢霉落叶病的发病高峰期在8月以后:降雨量对病情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始病期出现早能一定程度地加重病情;还观察到病害主要侵染古铜色和淡绿色前期嫩叶,淡绿后期和老叶很少见有侵害。  相似文献   
25.
2001年,河口地区橡胶白粉病特大流行,经对20016 929.1hm2橡胶林及时进行防治:采用严控中心病株(区),压控病情蔓延;以硫磺粉为主,粉锈灵烟防为辅,交替使用;降低控防指标,适当增大粉锈宁用药剂量,缩短施药周期等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的胶园最终病情轻微,的胶园为中91.66%6.7%病,的胶园为重病,但仍可正常割胶;0.6%6 862.66hm2橡胶林按期正常投产,挽回干胶,产值万1 221t951.60元,挽回经济损失万元。829.40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诸城市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当地实际,筛选出了防治棉铃虫的六条措施,收到了较好防治效果。在三、四代棉铃虫百袜落卵量累计达3100和1300多粒的大发生条件下,基本控制了危害。据调查,全市1.33万公顷棉花,因棉铃虫受害蕾仅5%~10%。  相似文献   
27.
于2012年2月对云南低热河谷地区施甸县、元江县玉米、水稻、黑麦草和稻飞虱调查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白背飞虱携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褐飞虱携带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RSV),再生稻感染SRBSDV、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RRSV,水稻秧苗感染SRBSDV.玉米SRBSDV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36.81%.云南低热河谷地区越冬稻飞虱是早春水稻、玉米病毒病传播的重要介体,再生稻、秧苗、玉米是病毒冬季存续循环的重要寄主和初始毒源.改秋冬种玉米为蔬菜,或推迟玉米播期,晚稻收割后及时翻耕,晚稻收割后至玉米播种期间有1个月以上的空田期,物理阻隔育秧或异地育秧,是切断病毒冬季循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介绍了云南省东南民营橡胶发展现状与特点,指出其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阐明成立民营橡胶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并对其东南地区首家民营橡胶专业合作社进行分析,最后就促进民营橡胶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9.
2007年3月在云南河口进行的20%氟硅唑·咪鲜胺热雾剂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常规硫磺粉处理的效果极显著(P=0.01)优于氟硅唑·咪鲜胺的每带、隔一带、隔二带胶树施烟雾等3个处理;而氟硅唑·咪鲜胺的每带施烟雾处理防效极显著(P=0.01)和显著优于其它二种处理,防效可达80%以上,可进一步作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0.
西芹(Apium graveolens L.)是云南省主要外销蔬菜之一,为筛选出适合我省夏秋季栽培的西芹品种,引进8个西芹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