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篇
  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5 毫秒
61.
为实现对拖拉机安全性能OECD试验认证进行预测,通过试验测得材料塑性阶段的数据,以有限元基本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拖拉机翻车防护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并对试验过程中的5种工况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拖拉机安全性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2.
火炬松树干、节疤及枝条木材的密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银体积仪精细测量了美国南方种植的火炬松树干、枝条及其连接部位节疤各部位小木块的基本密度,比较分析了同株树中树干、枝条和节疤及其各部分不同部位的密度变化。结果表明,在树干、节疤及枝条部位的木材平均密度大小依次是:0.506g/cm~3(树干)0.539 g/cm~3(节疤)0.617 g/cm~3(枝条);树干(含节疤)越靠近枝条部位其木材密度越大;对节疤本身而言,其上部的木材密度最大;枝条的木材密度变化趋势呈现出从基部向梢部方向呈下降趋势,从远轴面(下部)向近轴面(上部)方向呈现下降趋势。认为树干、枝条和二者相连接的节疤部位木材密度的这种变异与其各部位的发生方式及其结构功能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63.
对中国西南地区球束梗孢属资源进行调查,发现三个种,分别为中国新记录种——尾生球束梗孢Gibellulaclavulifera var.clavulifera,大陆新分布种——密球束梗孢Gibellula leiopus和已知种——丽球束梗孢Gibellula pul-chra,本文根据所采集到的标本对3个种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64.
岱岳区干旱风险评价及区划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岱岳区气象站近30 a和10个乡镇气象站2006—2010年5 a的气象资料,通过插值和年代外推,从灾害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主要因子分析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和区划,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干旱灾害高风险区位于泰山区,中度风险分布在防灾减灾能力较低的乡镇,低风险分布在大汶口镇、粥店街道等防灾减灾能力为中等强度的13个乡镇。  相似文献   
65.
低盐腌渍黄瓜半固态纯种发酵工艺中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使传统的人工腌渍菜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减少腌渍液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该文研究了低盐腌渍黄瓜半固态纯种发酵工艺中腌渍液的连续利用。经脱水预处理黄瓜(Cucumis sativus L.,含水率65%~70%)利用密闭厌氧发酵设备进行低盐发酵,腌渍液作为发酵剂进行预发酵,结合使用乳酸菌(L. plantarum)纯培养物,实现腌渍液的再利用。结果表明:发酵量,腌渍液用量,108 cfu/mL菌剂使用量及4%盐水用量之比为18︰6︰2︰1,可实现腌渍液再利用,同时得到2.24%低盐度产品;主发酵罐低于100 r/min搅拌速率条件下,搅拌对产品质构不存在显著影响(p>0.05),质构硬度可维持在1209.1 N以上;产品出品率最高为115.8%;与固态自然发酵工艺相比,可溶性膳食纤维、维生素E、总抗坏血酸、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了明显改善,分别可达3.592%,0.601×10-2 mg/g,7.843×10-2 mg/g,1.991%,0.375%。  相似文献   
66.
枝节是指枝条、在树干肥大生长过程中枝条基部被卷入树干木质部的节以及树干上枝条去掉后形成的节疤,是树木结构与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枝节木材对产品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其研究与利用受到限制。随着仿生学的发展,枝节木材以其复杂而有序的组织构造、连接方式及高强韧、耐腐朽等特性,作为一种特殊结构材料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众多研究表明,枝节木材天然形成的组织构造和连接方式具有许多人工材料无法企及的优势,加强枝节木材结构与性能研究,既有望打破其以往利用受限的境地而开拓全新的应用领域,又可为研发高性能的新型仿生材料提供有益启发和科学依据。本研究从枝节木材的构造、化学抽提物、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4方面概述枝节木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现状。首先分别阐述枝节木材在宏观观测水平下的构造特征以及枝节木材构造随外界环境变化做出自适应性调整的智能性表现;其次围绕节疤中化学抽提物对树木的保护功效,重点从节疤化学抽提物对树木防腐和树木自然整枝2方面的影响效果进行归纳;然后总结枝节木材与树木干材在密度、干缩性等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方面的比较研究;最后阐述枝节木材的力学性质与材料基质、构造排布和功能特性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应力均布特性的相关研究。同时,本研究还阐述与枝节木材相关的工程材料及结构的仿生实例,以及枝节木材相关研究对仿生设计的一些启示。鉴于枝节部位木材的特殊性及其研究的复杂性,目前人们对枝节木材结构与性能的认识相对薄弱,关于枝节木材细胞水平的精细构造、主要化学成分及各项物理和力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且未深入全面。基于此,本研究在前人对枝节木材结构与性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加强对枝节木材宏观和微观各层次构造特性及其在不同生长状态下的调节变化机制研究;探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抽提物等化学成分在枝节木材中的含量和微区分布并探明化学成分配置情况与枝节木材韧性、连接强度等性质的相关关系;开展枝节部位木材密度、水分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因的研究;阐明枝节木材精细结构参数对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机制,构建枝节木材精细构造、化学组成等结构参数与物理力学性质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7.
细胞壁是木材的实体物质,细胞壁超微构造因纤维素大分子链复杂的排列方式而具有多样性。微纤丝和结晶区均属木材细胞壁的超微构造,其形成、表征及变化规律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从微纤丝和结晶区的生物形成、微纤丝角和结晶度的表征方法、微纤丝角和结晶度在木材径向及轴向上的变化规律和少数树种中微晶形态变化特点,以及细胞壁超微构造与细胞形态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综述,提出微纤丝取向形成机制的研究,细胞壁各层厚度累积的过程,以及纤维素微晶形态在木材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以期为基于细胞壁微纤丝角、结晶度和微晶形态来进行多性状的综合遗传改良和早期良种选育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正> 1.序言近年来,日本许多地方公共团体都在积极地组建独自的环境信息系统。即使代表国家水平的环境厅本身也开始收集有关评价环境事例的数据。但到目前为止,数据库主体是由国立公害研究所环境信息部收集、整理的大气和水质数据构成的。该数据库不特定用户,一般均可利用。为对付具体的使用目的组建数据库,其用途虽然有限,但与使用目的相符合时,使用价值较高。下面,以这种数据库为例,介绍一下名为SAPIENS的环境信息系统。该系统规模虽不大,但作为以研究利用为目标的环境数据库,是有其独到之处。组建这种系统时可以此作参考。  相似文献   
69.
70.
在分析山东省的地形和水文特点,降雨与径流的时空分布的基础上,从森林与水相互关系的角度,把山东的森林资源定向培育划分咸水源涵养林与水土保持林区、水土保持经济林区、多种形式森林并存区、平原防护林区、低洼地及河漉入海口生态保护区5个不同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