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5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1篇
  11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对含有效抗白粉病基因Pm2、Pm6、Pm8、Mld的抗源材料,用推广良种扬麦3号和常用赤霉病抗源亲本苏麦3号进行抗白粉病基因的转育和累加,创新出一批含单个或多个抗白粉病基因、兼抗赤霉病和锈病,农艺性状亦较好的抗源亲本,推荐利用。  相似文献   
42.
1983年以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资源的抗性鉴定表明,包含二个或二个以上基因联合及多基因抗源的抗性一直表现强而稳定;而单基因抗源抗性容易丧失;包含Pm8抗病基因的抗源及其衍生种在近几年丧失抗性。我国小麦白粉病抗源单一化是导致小麦白粉病流行及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当前采用多基因、多源化新抗源是克服抗源单一的主要措施。进一步加强微效、多基因抗源的发掘和利用,把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结合起来,以维持抗性的持久和稳定。  相似文献   
43.
施肥和密度对杂交粳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运用裂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施肥和密度对杂交粳稻产量、产量构成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明确了杂交粳稻高产(≥9.75t/hm^2)栽培的适宜施肥量和栽插密度分别为纯N225~262.5kg/hm^2、栽插密度33.3~37.5万穴/hm^2。  相似文献   
44.
该文介绍了美国档案管理的基本情况,包括档案形成、接收、整理、编目、保护等,并对中美档案管理作了较深入的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加强中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5.
江苏省赣榆县常年种植特优559在18万亩左右,亩产在550~600千克.2001年开始我们进行特优559亩产650千克栽培技术研究,经3年实施,总结出特优559亩产650千克的群体特点与促控技术,在全县推广应用,增产节本,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6.
华粳6号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公司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华粳6号分蘖力较强,产量潜力较大。生产上要获得650 kg/667m2的产量,栽插密度为2.1万~2.4万穴/667m2,基本苗8万~9万/667m2,高峰苗控制在28万~30万/667m2,成穗22万/667m2左右,成穗率75%左右,总施氮量20 kg/667m2,穗肥占40%以上。  相似文献   
47.
一、试验目的 随着我国加入WTO,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带动了养猪业的发展.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甘薯作物,如何通过常规措施增加现有大面积推广品种的甘薯总生物总量和营养成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于2001年,在赣马镇农技站进行了"徐薯18甘薯饲用生产数学模型试验",以寻求甘薯饲用最优化生产条件,促进甘薯生产和养猪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8.
研究了鲜糯3号玉米颖果的发育规律并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子粒胚乳淀粉体结构,主要结果表明:(1)鲜食嫩玉米最适宜的采收期为授粉后25~30d;(2)鲜糯3号在子粒蛋白质、油分和可溶性糖含量等品质性状方面有一定优势;(3)淀粉体形状基本上都是椭圆形或球形,无晶状体淀粉体,胚乳不同部位的淀粉体特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49.
付佳  王珏  黄彦龙 《现代园艺》2011,(13):100+102
随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园林绿化已越来越成为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志。园林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场所,同时也是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园林工程泛指园林城市绿地和风景名胜区中涵盖园林建筑工程在内的环境建设工程,其中包括园林建筑工程、土方工程、园林筑山工程、园林理水工程、园林铺地工程、绿化工程等等,这各项工程都应该表现出园林艺术,让地面上的工程构筑物和园林景观融为一体。使水景、园路、假山、给排水、造地型、绿化栽植等等施工项目,从设计到完成都要着眼于完工后的景观效果。本文从实际出发,着重对公路、铁路沿线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究,目的是让园林工程设计既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需要,同时也能给道路增添更多景致,让行驶在途中的人们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50.
利用不同播期水稻生育进程的试验资料和本地的温光资源,建立温光数学模式,研究高产优质迟熟中粳稻品种种植界限。结果表明,迟熟中粳品种有感温性强、感光性弱的特性,在赣榆地区,应采用稀播长秧龄等配套措施,确保在安全齐穗期内出齐穗,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