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9篇
  14篇
综合类   15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81.
为掌握红色遮阳网对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在塑料大棚的基础上,设置了红色遮阳网覆盖与白色无滴膜覆盖(对照)的田间大区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的光谱组分、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红色遮阳网覆盖降低了蓝光光合有效辐射,增加了红光/蓝光比例和红光/远红光比例。红色遮阳网覆盖后,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果皮亮度、红色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2%、17.3%、28.9%和42.7%,同时番茄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了15.4%和17.9%;与对照相比,红色遮阳网覆盖对番茄果形指数、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氮磷钾含量等均没有显著影响。结果可知红色遮阳网覆盖可能通过减少蓝光透过率提高红蓝光比例,促进番茄产量、果实风味品质和外观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382.
为探究苜蓿(Medicago sativa L.)混播草地施用羊尿后土壤氮素转化和吸收规律。本实验通过温室控制,研究了4个羊尿施用梯度下(0,8.64,25.92,43.20 kg·hm-2,分别记为N1,N2,N3,N4),苜蓿+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混播草地和裸地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土壤酶活性、地上地下生物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有施用羊尿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在第1天达到峰值;硝态氮含量在第9天到达峰值;N1和N2处理下,土壤脲酶活力显著增加,N3处理下脲酶活性降低;羊尿施入提高了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羊尿施入显著提高了混播草地中无芒雀麦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地上生物量、粗蛋白含量,添加羊尿增加无芒雀麦在混播草地中的生物量和竞争力。苜蓿混播可以调控羊尿中氮素转化吸收效率,减少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尿液中氮的环境释放风险,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3.
猪细小病毒(PPV)被认为是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其缩写为SMEDI(死胎、木乃伊、胚胎死亡和不孕)。该文对该病毒的生物学、病毒结构、致病力以及由该病毒引起的改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84.
基因工程疫苗即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病原的保护性抗原编码基因片段定向插入载体或表达系统中,使之能够实现体内或体外的高效表达进而制成疫苗,如亚单位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和核酸疫苗等。相较于传统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能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长期免疫;避免因病原体变异而造成免疫逃避;一个质粒载体可克隆多个抗原基因组成多价疫苗,提高了疾病的防治效率和效果,是未来的主要发展和研究方向之一。文章对基因工程疫苗在兽医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旨在为相应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85.
文章借鉴PDCA循环质量控制理论,建立“双循环”培育质量监控模型,构建多环联动、两链互动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既涉及教学层面培育设计和教学质量预警,又涉及管理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管理质量监测预警,能够进一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  相似文献   
386.
为探究划区轮牧对放牧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人工草地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开展周期为36 d的6个小区划区轮牧试验,通过对在牧期和牧后再生期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与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指标含量的测定,研究在牧期和牧后再生期紫花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轮牧制度的合理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7—8月进行划区轮牧时,在牧期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均随放牧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根据地上生物量和粗蛋白含量的降低量计算出苜蓿草地平均每天为每只羊提供的干物质和粗蛋白量分别为1.65 kg和318 g。牧后再生期紫花苜蓿的产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品质则随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21 d时品质最好,经过30 d的再生,地上生物量可达3.73 t·hm-2,粗蛋白产量可达0.8 t·hm-2。另外,由于绵羊采食的选择性,导致仅剩木质化茎秆的残茬对再生初期苜蓿品质的影响较大,建议牧后对残茬进行刈割以提升再生期草品质。  相似文献   
387.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畜产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保守序列设计并筛选出一对特异性引物,经过反应体系及程序优化,建立染料法qPCR检测方法,并使用临床样品评价该检测方法的效果。【结果】建立的qPCR方法特异性较好,扩增,对纯培养细菌的检测限可达到102 CFU/mL,检测方法变异系数小,稳定性高;对生猪肉和牛奶人工污染模型中的检测限为103 CFU/mL,比普通PCR灵敏度高10倍。使用qPCR分别对50份牛奶样品和生猪肉样品检测,阳性率均为2.00%,与普通PCR方法验证结果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良好的绝对定量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用于临床样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