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7篇
  7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3 毫秒
41.
近年来珍品花茶的市场前景看好 , 经济效益较高 , 但也存在鱼龙混杂 , 质价不符等问题 , 这与其在用花量、加工工艺和等级划分方面缺乏严格的标准有很大关系 . 本研究测定了针形 和卷曲形珍品花茶的一些理化因子 , 并对这些因子与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 试图为珍品花 茶的等级评价标准提供一些理化依据 .  相似文献   
42.
茶是一种大众消费饮料,现饮茶习惯已普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茶叶国家约100多个。除生产国自产自销外,世界各茶叶进口国年消费量达100万t以上,年人均茶叶消费量为0.45kg,而我国年人均茶叶消费仅为0.2kg,而且消费水平很不平稳,有些地区饮茶还是空白,在饮茶地区茶叶消费也比较传统粗放,茶叶比起其它饮料市场竞争力较弱。此外,国内茶叶消费还面临着进口茶叶消费的严峻挑战。造成目前这种形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重要原因主要有:大大小小的茶叶生产经营组织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化制度管理,有关茶叶的科学研究还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还远远不够等等。  相似文献   
43.
乌龙茶香气成分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香气是反映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感官 审评和仪器分析都表明,茶的香气除鲜叶中原有的为数不多的成分外主要是在加工过程产生的。茶叶香气成分已知的有四百多种化合物,包括碳氢化合物、醇、醛、酮、酸、酯和内酯、杂环化合物等。迄今为止,在乌龙茶类中检出的香气成分已达种,这些香气物质中以醇类、酮类、酯162类、醛类和碳水化合物为主,分别占香气成分的、、、和。而仅在铁21%14.2%14.2%10.5%13.6%观音中检出的香气成分就达种,其中醇类物质97占香气成分的。这些香气成分一部分来自鲜25.8%叶,一部分是在做青期间酶促反应的结果,一…  相似文献   
44.
为了对河南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化评估,利用夏玉米发育期资料和对应时段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1970~1999年间夏玉米开花期高温日数变化不大,2000~2009年间高温日数最少,2010年后明显增多。将河南省按照豫东、豫南、豫西、豫北和豫中划分5个区域,以豫南高温日数最多,此后依次为豫东、豫中、豫西和豫北地区。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夏玉米开花期平均高温日数为4~6日,豫北及豫西部分地区为2~4日,豫南部分地区为6~8日。豫南地区7月20~29日发生5日及以上高温日数的频次最高,为10年2~3次;随着日期的推后,发生5日以上高温的频次逐渐降低;8月9日后,全省大部分地区发生5日及以上高温的10年重现率降至1次以下。  相似文献   
45.
青贮玉米饲料机械化生产技术是以青贮玉米饲料生产和利用为目标。包括筛选适宜玉米品种、玉米栽培和管理。青贮玉米机械化收获等综合配套的生产技术体系和先进的青贮方法。具体作法是:选择适宜的青贮玉米品种,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然后在玉米乳熟(灌浆)末期或腊熟(定浆)初期(也就是在籽粒尚未饱满、茎叶青绿、平均含水量为50%-70%,而粮食玉米收获时含水量为20%-30%)用机械化收割,并经切碎、人窖、压实、封埋等工艺制成青贮饲料。该项技术的关键是适时收割、切碎、及时密封贮藏,要求连续作业,适宜的收割期8-12天,最多不能超过两周。在收割期收割,玉米秸秆从田间割倒、切碎、运回、入窖,时间不应超过36小时.最多也不能超过3天,越短越好,尽量不减少养分、水分缺失,否则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46.
福建茶树良种的粗茶多糖提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筛选高降血糖活性茶多糖的提取原料,对铁观音、黄旦等不同品种的鲜叶固样及其制成的不同茶类的毛茶样的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丹桂品种是高降血糖活性茶多糖提取的最佳原料。再以丹桂、春兰、悦茗香、黄观音等福建茶树良种的鲜叶或乌龙茶毛茶样为材料,多糖提取率和淀粉酶活性影响为评估指标,按照3因素(浸提温度、时间、料液比)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粗多糖的水提取,结果表明:粗茶多糖水提取的最佳工艺为80℃水浴、浸提1 h、料液比1∶15。  相似文献   
47.
台式轻发酵乌龙茶日常冲泡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冲泡后茶汤中的EGCG、TF的含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冲泡时间、冲泡水温、茶水比3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试验,分别确定了‘金萱’(‘台茶12号’)、‘软枝乌龙’、‘台茶19号’及‘台茶20号’4个品种制成的乌龙茶产品的最优冲泡工艺,其中‘金萱’、‘软枝乌龙’均为水温100℃-茶水比1:25-冲泡5 min,‘台茶19号’及‘台茶20号’均为水温90℃-茶水比1:20-冲泡5 min。结果为普及科学泡茶方法,提高日常饮茶的减肥美容、防癌抗癌等功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供了生化依据。  相似文献   
48.
刺玫果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化前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刺玫果是土地瘠薄沙化严重地区的首选经济林树种。笔者用不同药剂(2×10-5g/mL,2×10-4g/mL,2×10-3g/mL的IBA和1×10-3g/mL,1×10-4g/mL的ABT2)对不同地区的刺玫果插穗进行春季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为2×10-5g/mL的IBA浸泡16小时的处理方法最佳,生根率比对照高16.7﹪以上。  相似文献   
49.
本试验用浓度分别为0(Ⅰ)、15(Ⅱ)、30(Ⅲ)、45(Ⅳ)mg/L的Cu2+对20个从日本引进的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品种的种子进行处理,测定了Cu2+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芽长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2+处理下,20个品种的发芽指标都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15mg/L的Cu2+处理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且对芽长起促进作用,但对根长起抑制作用。当浓度到30mg/L时,Cu2+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芽长和根长抑制作用显著增强,且对根的抑制大于对芽的抑制。同一品种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同一浓度不同品种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材料中,Cu2+对Jaianto的萌发影响最小,Hitachihikari次之,对Tachimasari的萌发影响最大,综合考虑Cu2+对多花黑麦草发芽特性的影响,Cu2+浓度不宜高于15mg/L。  相似文献   
50.
玉米瘤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近年来的春旱秋涝和病菌残留处理不当,造成了绝大部分地区玉米瘤黑粉病大发生,据农技人员在三个乡镇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在20%~60%,病株率为30%~50%,严重的地块高达70%~80%,造成了玉米的大量减产,因而挫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