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7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森林经营管理系统的多层次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经营管理应以生态学的等级理论与尺度理论为基础,进行多层次的经营管理.从森林生态系统层次性的角度,通过对法正林、检查法与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组织层次的分析,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多层次经营管理的思想.法正林的核心组织层次是经营类型,并考虑到林场与林分上、下两个层次;检查法的核心组织层次是林分,上、下两个层次分别是经营作业区与林木个体;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反映了多层次经营管理的趋势,并强调景观水平的重要性.多层次经营管理能体现不同的主导目标需求,能用于指导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22.
我国木本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我国木本植物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影响木本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主要因子、生理生化基础、遗传变异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述,对我国木本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瓶景的发展前景,和不同封口材料,研究了白鹤芋在常规,半密闭和密闭三种系统中无菌培养120d生长状态的变化,瓶内CO2浓度变化和乙烯含量,基质中水分含量和营养元素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4.
丽格秋海棠组培微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快速繁殖丽格秋海棠,以盆栽丽格秋棠的叶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丽格秋海棠的组培微繁。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6-BA(0.1~0.3mg/L)和NAA(0.1mg/L)的配比,对诱导不定芽和促进高生长起关键作用。采用MS0培养基10d内可生根,且根率粗壮。嫩茎在1000lx以上的阳光下,温度不超过27℃生根,其生长缓慢有利于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25.
以冰川红叶小檗和紫叶小檗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于12月和3月测定其7个处理温度(4℃、-10℃、-20℃、-30℃、-35℃、-40℃、-50℃)下的相对电导率、电阻抗参数值以及3个处理温度(-10℃、-20℃、-40℃)下的萌芽率,并对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及恢复生长法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低温处理下的冰川红叶小檗当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均低于紫叶小檗;12月份冰川红叶小檗当年生枝条用相对电导率,胞外电阻率(r e)及低频电阻率(r 1)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4.84℃、-31.46℃和-29.47℃,紫叶小檗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8.37℃、-27.12℃和-26.07℃。3月份冰川红叶小檗当年生枝条用相对电导率,胞外电阻率(r e)及低频电阻率(r1)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1.94℃、-29.94℃和-27.98℃,紫叶小檗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6.84℃、-26.08℃和-25.43℃,证明冰川红叶小檗的半致死温度均低于紫叶小檗的半致死温度;12月份不同低温处理下的当年生枝条冰川红叶小檗的萌芽率为85.79%、74.33%和14.77%,紫叶小檗的萌芽率为75.74%、57.65%和8.06%;3月份不同低温处理下的当年生枝条冰川红叶小檗的萌芽率为88.80%、77.77%和16.16%,紫叶小檗的萌芽率为78.92%、68.37%和12.38%。由此表明,冰川红叶小檗的萌芽率均高于紫叶小檗,冰川红叶小檗的抗寒性高于紫叶小檗。  相似文献   
26.
以2个转BtCry1Ac基因107杨株系及其未转基因对照为材料,研究转Bt基因107杨的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垂直方向上,2个转基因株系与CK的总根系及各径级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以及生物量密度上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0~30 cm土层中,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及生物量密度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土层;2)水平方向0~150 cm, 2个转基因株系与CK的总根表面积密度、总生物量密度随着距树干水平距离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不同径级根系表面积密度、根长密度在距树干0~30 cm处达到最大值;3)2个转基因株系总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和生物量密度均小于对照,对照与转基因株系存在显著性差异,而2个转基因株系间无显著性差异;4)3个株系在根系分布中均以细根为主,且转基因株系细根径级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表现为对照大于转基因株系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和转基因株系中根与粗根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7.
以银腺杨无性系HYS-1组培苗叶片为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L16(45),探究不同浓度TDZ、6-BA以及不同生长素种类对银腺杨无性系HYS-1叶片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并筛选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不定芽主茎高于1cm的芽占总芽数的比率随TDZ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定芽再生频率随6-B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TDZ(0.05~0.10)mg/L+6-BA(0.50~1.50)mg/L的范围内,叶片通过愈伤组织间接诱导大量不定芽,无明显主茎;只有6-BA(0.50~1.50)mg/L时叶片直接诱导不定芽,且主茎明显。叶片基部是最佳不定芽诱导位置;TDZ0.05mg/L+6-BA0.30mg/L+NAA0.05mg/L处理15d后即出现不定芽,且主茎较高,是银腺杨无性系HYS-1叶片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再生不定芽在1/2MS+0.50mg/LIBA生根培养基上,5d开始生根,生根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28.
外植体及培养基对欧洲白桦器官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桦再生不定芽以通过愈伤组织再生不定芽的间接方式为主,无菌试管苗的茎段、根、叶片均可作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再生。不同的基因型其不定芽再生的难易程度不一样。无性系2/86比G1、4N容易诱导愈伤组织进而诱导不定芽发生。诱导无性系2/86茎段不定芽分化的适宜基本培养基为WPM,根段为MCM,叶片为MS。不同外植体不定芽再生能力也不同,叶柄和茎段最容易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根较难诱导。  相似文献   
29.
以转双抗虫基因741杨无菌苗叶片为材料,对叶片原生质体游离、纯化方法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部叶片产量和活力均高于其他叶位,在实验的浓度范围之内,Macerozyme R-10(离析酶)、Cellulase Onozuka R-10(纤维素酶)、Driselase (Sigma)(崩溃酶)对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无显著影响.适宜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叶片原生质体游离与纯化的条件为无菌苗上部叶片为材料,0.7 mol/L甘露醇的CPW盐溶液预质壁分离1~1.5 h CPW+0.5% Macerozyme R-10+0.25% CellulaseOnozuka R-10+0.025% Driselase (Sigma)+ 0.5 mol/L甘露醇(pH 5.7),酶解温度27℃,酶解时间10 h,用“过滤-离心-漂浮法”纯化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30.
红王子锦带花组培微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迅速扩繁,取红王子锦带花(Weigela florida cv.‘Red-Prince') 半木质化枝条,经消毒,制作成带短叶柄的茎段外植体,进行组培微繁研究.初始诱导较适宜的培养基为 MS+BA 2.0 mg.L-1+NAA 0.2 mg.L-1;在芽的增殖培养时,上述培养基中附加GA32.0 mg.L-1 可促进茎的高生长和茎的增殖数量.在嫩茎增殖培养中克服了玻璃化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