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非水相污染物在黄土性土壤中的入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两种非水相流体(NAPL)(煤油和四氯乙烯)在3种不同质地的黄土性土壤(沙土、黄绵土和土娄土)中的非饱和入渗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非水相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入渗与水分入渗规律相类似,累积入渗量曲线均很好地符合考斯加柯夫公式(F=atα);随着土壤质地的加重,入渗速率降低,表现为沙土>黄绵土>土娄土;两种污染物(煤油和四氯乙烯)在土壤中的入渗速率表现为相同温度下粘滞性较大的煤油入渗速率明显地小于粘滞性较小的四氯乙烯;对于同一质地土壤,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大,污染物迁移的速率降低,土壤的压实对污染物的迁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4年多对壮丰安在小麦上的应用研究表明:冬小麦单棱期喷施壮丰安的适宜剂量为450-535ml/hm^2,施用壮丰安后,小 在部3节节间长度缩短,单位长度干重增加;上部3节节间长度略有增加,单位长度干重下降;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增强,增产5%-15%,在产量构成三因素中,群体增加3%-5%,千粒重增加3.4%,穗粒数增加4.0%。壮丰安可显著提高小麦灌浆后期的灌浆速度。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生产中,农户的生产行为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文章采用多水平模型研究农户的生产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研究的相关结果表明:除了农户的个体特征以外,村庄的特征对农户的生产行为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村庄举办农业种植技术培训以及村庄周围存在方便打工的地方对农户减少施用化肥农药的意愿存在显著正影响,而村庄水利条件的便捷对农户减少施用化肥的意愿存在显著负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拓宽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渠道等引导农户生产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着色香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着色香葡萄栽培管理技术,包括苗木选择、栽植技术、枝梢和花果管理、土肥水调控、休眠和破眠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其在我国适宜地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机械镇压对控制旺长、增强抗倒伏能力和小麦增产的机理,采用对比试验设计,在小麦返青期采用自走式镇压机对济麦22旺长麦田进行镇压处理,以不镇压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机械镇压对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镇压后,起身期单株鲜重、干重、次生根条数和分蘖数分别降低11.54%、17.45%、7.48%和12.41%;拔节期叶片长度、宽度分别降低1.36%和5.76%,单株分蘖数、次生根条数、鲜重、干重分别降低19.36%、10.37%、21.92%和19.91%;挑旗期旗叶及其以下三叶叶片宽度均减小,旗叶和倒二叶叶片长度增加,但倒三叶和倒四叶长度减小,最终,旗叶、倒二叶、倒三叶、倒四叶叶面积分别增加8.99%、14.04%、-3.94%和-8.35%,鲜重分别增加5.03%、6.21%、1.33%和-47.21%,干重分别增加3.17%、1.65%、3.26%、-50.00%。镇压对小麦生长总体表现为先抑后促,抑制低位叶片生长,而对旗叶和倒二叶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镇压后,小麦株高降低4.76 cm,降幅为5.61%,主要是镇压缩短了基部3节的节间长度,基部第一、第二、第三节节间长度分别缩短了4.95%、10.42%和14.34%,而对穗下第一和第二节的节间长度影响较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增加2.00%、2.25%和0.80%;产量为11 883.90 kg/hm~2,增产率5.05%。旺长麦田返青期机械镇压可以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和产量,增强丰产稳产性,是一项非常必要的防倒增产增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济儒麦 19 是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千禾麦 17 为母本、良星 66 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21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 20210012。该品种高产、稳产、广适、抗倒、粒重高。对济儒麦 19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性状、抗逆性,特别是选育的体会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为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高效选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采用Ca2+急性诱导构建线粒体损伤模型,分别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线粒体内部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变化,用以探究线粒体损伤过程中结构变化的规律性。结果显示,线粒体在Ca2+诱导下的损伤过程依照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前后2个阶段:前期以嵴有序结构的破坏为特征,线粒体内部特异性结构逐步被破坏,无明显肿胀趋势;后期以线粒体嵴间隙膨胀、嵴囊泡化为特征,线粒体迅速膨胀并向球形变化,线粒体的最终裂解应存在临界条件,决定于线粒体外膜的张力特性。  相似文献   
18.
凤尾菇漆酶性质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体发酵培养凤尾菇Pleurotus eryngii(凤杰一号),并对该菌株进行漆酶酶学性质和染料脱色的研究。粗酶液经盐析、透析、浓缩初步纯化后,漆酶活力达4.27 U.mL-1。该酶催化ABTS氧化反应的最适pH为4.5,温度为65℃,在60℃以下、pH 4.5~6.0该酶的稳定性最好,以ABTS为底物的km为0.335 mmo.lL-1,Vmax为0.795μmol.L-1.min-1,反应时间4~5 min为佳。该酶在不同底物的作用下,ABTS的氧化能力最强,愈创木酚、氢醌、儿茶酚次之,阿魏酸无氧化能力。叠氮化钠是该漆酶高效抑制剂,浓度为0.5 mmol.L-1使漆酶活性完全抑制。该酶对三苯甲烷染料(孔雀绿、结晶紫)均有降解脱色性能,脱色率分别达到72.3%和50%。但该酶对孔雀绿的脱色能力比结晶紫要好,同时在体系中加入ABTS可提高脱色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施氮对黄土高原半湿润地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试验,设置0 kg·hm~(-2)(N0)、100 kg·hm~(-2)(N100)、200 kg·hm~(-2)(N200)、300 kg·hm~(-2)(N300)和400 kg·hm~(-2)(N400)5个施氮水平,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间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0~200 cm土层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变化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未施氮(N0)处理相比较,施氮处理的冬小麦籽粒产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量和干物质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增加,而各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含量降低。两年的冬小麦耗水量和籽粒产量均表现为N100、N200N0N300、N400;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干物质量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增加趋势,但N200与N300及N300与N40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200 kg·hm~(-2)时冬小麦既能高产,也可高效利用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20.
为了挖掘在多水分环境中能够稳定表达的小麦穗粒数QTL,以洛旱2号和潍麦8号及其衍生的302 个F8:9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分别在3个干旱和3个正常灌溉模式下,对穗粒数QTL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检测到24个加性QTLs,位于16个位点,分布于2B、3A、3B、3D、4A、4B、5A、5B、6B和7B共10条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3.70%~20.43%的表型变异。在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三个环境(E1、E2和E3)中,共有14个QTLs,11个位点被检测到;在限制水分的三个环境(E4、E5和E6)中共有10个QTLs,6个位点被检测到。在所有检测到的16个位点中,有9个位点只在灌溉环境下被检测到,有5个位点只在旱作环境下被检测到,有2个位点在灌溉和旱作环境下同时被检测到。位于3A染色体上标记Xbarc012和 Xgpw2266之间的 Qknps-WL-3A,同时在E1、E4、E5和E6环境中被检测到,其中三个环境可解释大于10%的表型变异,且在所有的旱作环境中能够稳定表达,可以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位点,用于辅助选育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