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4篇
  10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北方地区美国鲥鱼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鲥鱼属鲱形目、鲱科、鲥属。自然分布于北美密西西比河及东部沿海水域,生长适温10~32℃,系广温洄游鱼类。肉质非常鲜美,营养丰富,DHA含量高。近两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从美国引入鲥鱼受精卵进行孵化并取得成功,已培育出大规格苗种并进行了商品化养殖。但北方地区还没有开展。2004年,铁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从福建引入美国鲥鱼乌仔,成功培育出可供商品化养殖的苗种,为今后美国鲥鱼在北方地区养殖提供了技术借鉴,现将试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2.
稳中求进、好字优先、节能减排、改善民生……从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部署2008年主要任务时着重强调的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在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两会上,作为一条清晰的红线,科学发展观将贯穿2008年政府的全部工作,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坚定不移地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3.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脱水素基因BDN1转入玉米自交系合344中,并对转化后代进行PCR和RT-PCR分子检测以及耐盐性功能鉴定,筛选耐盐性较高的转基因玉米新种质.结果表明,实验共获得88株T0代除草剂抗性植株,其中31株PCR检测呈阳性,14株RT-PCR检测呈阳性,对T4代转基因株系苗期进行300 mmol/L NaCl溶液的盐胁迫处理, 2个转基因株系耐盐性比对照提高两个级别.  相似文献   
74.
灯台山茱萸苗木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登台山莱萸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主要分布和用途,通过在通化市江南苗圃开展的育苗生产实践,比较详细地探讨了灯台山茱萸苗木的培育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揭示2009—2019年洞庭湖平原耕地面源污染时空演变规律,探究耕地面源污染与农业生产的脱钩关系,为洞庭湖平原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和粮食单产分别描述洞庭湖平原耕地面源污染和农业生产状况,利用空间分析法和脱钩模型揭示2009—2019年洞庭湖平原耕地面源污染和农业生产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脱钩关系。[结果] ①2009—2019年洞庭湖平原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化肥、农药生产率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 ②2009—2019年洞庭湖平原粮食单产呈现出倒U形趋势,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③洞庭湖平原粮食单产与化肥农药施用强度的脱钩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为波动期(2009—2013年),第二阶段为强脱钩期(2014—2015年),第三阶段为弱负脱钩和衰退脱钩期(2016—2019年); ④洞庭湖平原农业生产与耕地面源污染的脱钩关系在县级空间尺度上逐渐呈现出较高的趋同性和聚集特征。[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耕地面源污染源头防治,并采取多种举措提高粮食单产,最终实现耕地面源污染与农业生产的强脱钩。  相似文献   
76.
山槐苗木培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山槐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主要分布和用途,通过育苗生产实践,总结了山槐苗木培育的成功经验,并详细地探讨了山槐苗木的培育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7.
田雨  庞学东 《油气储运》2005,(12):25-26
根据奶牛的生理变化和管理工作的不同,常将奶牛的饲养管理分为泌乳初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乳期四个阶段。奶牛在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需要经过停乳、干乳、分娩、哺乳、初配等多个生理过程,生产中.我们常称这段时间为奶牛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8.
采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RD)、同步辐射扫描透射显微术(STXM)等手段,表征湖南祁阳红壤中颗粒态有机质(Particle organic matter, POM)和有机矿物复合体(Organo-mineral complexes, OMC)的元素组成、矿物组成,以及Cu(Ⅱ)在土体土壤(Bulk soil,BS)和OMC表面的吸附行为、元素微区分布和分子固定机制,以明确实际土壤系统有机矿物复合体对铜吸附的能力及其固定机制。元素分析、XRD结果表明,土体土壤主要由OMC组成,富含黏土矿物,且所含有机质矿化度较BS和POM组分高。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BS和OMC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BS及OMC对Cu(Ⅱ)吸附等温线类似,且理论最大吸附量相当,说明供试土壤对Cu(Ⅱ)的吸附主要由OMC决定。STXM在亚微米尺度上表征了BS和OMC吸附样品中Cu与C、 Fe、Al、Si的微区分布特征,发现Cu在红壤中分布具有空间异质性,Cu主要与羧基碳与铁氧化物形成的有机矿物复合体相结合,控制着红壤中Cu(Ⅱ)的形态分布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80.
微生物菌肥在超级杂交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微生物菌肥在超级杂交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对不同生长时期的超级杂交稻"超优1000"喷施夸克微生物菌肥,研究其对超级杂交稻生育期、植株特征特性、抗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级杂交稻不同生长时期喷施相同剂量的微生物菌肥对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影响较大;喷施微生物菌肥能增加超级杂交稻有效穗,提高结实率、千粒重,从而增加产量;在灌浆期喷施微生物菌肥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