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林业   26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的服务功能及其价值,采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的方法,对2009、2014年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4年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总的服务功能价值比2009年增加了7.34%,且以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量所占的比重为最大;灌木林地的功能价值增加率明显高于针叶林地和阔叶林地;不同森林类型所具有的服务功能及其价值主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喀纳斯景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为景区资源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喀纳斯景区为研究区,测定土壤样品As,Pb,Hg,Cd,Zn,Cr,和Cu含量,通过污染负荷指数对喀纳斯景区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全面评价,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并运用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重金属来源与污染程度进行深入分析。[结果](1)研究区表层土壤As,Pb,Hg,Cd,Zn,Cr和Cu平均含量分别为6.48,16.60,0.10,0.08,84.71,2.47,32.23mg/kg,其中As,Pb,Hg和Cd高于新疆土壤背景值,Zn,Cr和Cu低于新疆土壤背景值。(2)人类活动扰动强由强至弱4个样地,7种重金属含量不同,且同一重金属在4个样地间具有一定差异性。(3)人类活动扰动强样地、人类活动扰动较强样地和人类活动扰动轻微样地3个样地中Hg为重度污染(PLI值分别为5.70,4.36,4.64),Zn,Cr,Cu为轻度污染。全部金属RI均小于150,研究区仅存在轻微生态危害,但研究区Hg污染需关注。(4)7种重金属间大多存在关系,Pb与Hg,Cd和Zn呈显著相关(p≤0.01)。Cd和Hg来源相同可能性较大,As,Zn和Cu来源可能一致。[结论]喀纳斯景区受旅游活动干扰土壤中重金属有不同程度的积累,土壤重金属污染愈加严重。  相似文献   
33.
为明确干旱区荒漠典型不同生活型植物对凝结水的吸收,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和对节刺(Horaninowia ulicina)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原位凝结水模拟试验,综合分析不同生活型植物光合器官的水分变化及荧光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梭梭、沙拐枣和对节刺这3种植物都具有吸收凝结水的能力,逆向水势梯度正是其吸收凝结水的物质基础。对于利用深层土壤水或地下水的中深根系植物梭梭、沙拐枣与利用浅层土壤水的浅根系植物对节刺而言,吸收冠层凝结水的现象证明部分荒漠植物已经进化出了"多面下注"的水分利用策略。CK处理下,3种植物在暗适应下沙拐枣与对节刺初始的荧光(F_o)差异显著(P0.05);ZG1处理下,光适应与暗适应下3种植物的F_o′、F_m′、F_s差异性一致,且具体表现为梭梭分别与对节刺、沙拐枣差异显著(P0.05);ZG2处理下,梭梭的F_o′与沙拐枣、对节刺均有显著差异,而对于F_m′与F_s值,3种植物并无显著差异。梭梭ZG1处理下植株的F_o和F_m较CK植株降低,而ZG2植株则显著提高(P0.05),沙拐枣ZG2植株的Φ_(PSⅡ)显著低于CK植株(P0.05),对节刺在光适应下各荧光参数如F_o′、F_m′、F_s差异性变化规律一致,具体表现为CK植株与ZG1和ZG2均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4.
对新疆喀纳斯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内水体、林地、草地和游客中心等4种不同功能区的空气正、负离子浓度进行监测,并对其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喀纳斯景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平均为1 185个·cm-3。4种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水体(1 590个·cm-3)林地(1 230个·cm-3)草地(1 038个·cm-3)游客中心(885个·cm-3),各功能区间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显著。水体、林地、草地的空气质量属于A级;游客中心空气质量属B级。不同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日变化均为双峰型,12:00为全天最高值。空气负离子浓度月变化除水体为8月最高,其他3个功能区均表现为7月最高,9月最低,夏季优于秋季。  相似文献   
35.
提出了祁连山林区灾害性林木清理对象的具体标准、清理作业设计的内容和清理采伐方式。调查了灾害性林木清理的效果,认为通过对灾害木清理,改善了林内卫生条件,预防了蛀干害虫发生,降低了林内可燃物积累,减轻了护林防火工作压力,提高了林分整体质量。使灾害木得到利用,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解决了当地农牧民一定数量的生活用材,调动了群众的爱林护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6.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建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贫困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最大的社区特征,也是制约保护区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实现社区发展的途径和保障措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只有实现与社区的共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保护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7.
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共建现状和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保护区与社区共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8.
笔者在长期的羔羊疾病诊疗中曾收治过59例新生羔羊呼吸窘迫综合征,现将对本病有关的救治情况介绍如下。1病因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就目前所知,与早产、剖腹产、缺氧、酸中毒有关。  相似文献   
39.
通过1991-1994年调查,采集了大量标本,首次记载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的58种干,枝害虫,产工对其危害特点作了一些简要分析,为以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0.
阿尔泰山地分布的以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红松为主要树种组成的天然针叶林,是我国典型的西西伯利亚山地南泰加林的代表。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阿尔泰山地天然针叶林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 林分角尺度均值为0.509,表明阿尔泰山地天然针叶林的林分总体呈随机分布格局;随着林木直径的增大,分布格局模式为“随机分布—团状分布—随机分布”;(2) 林分的平均混交度为0.629,属于由不同树种组成的中强度混交,西伯利亚云杉混交度最小,且随着林木径阶的增加,混交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3) 西伯利亚冷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在林分中具有明显优势的地位,而西伯利亚红松处于劣态。随着林木胸径的增大,林木的大小比数逐渐减小,大小分化却由小径木的劣态转到中径木的优势地位,再到大径木的绝对优势地位。在阿尔泰天然针叶林经营中,可以考虑把大径阶的西伯利亚落叶松作为采伐木,达到优化林分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