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了解油松、虎榛子不同林型中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及功能多样性变化规律,揭示在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虎榛子的存在对油松促生作用机制,笔者以油松、虎榛子不同林型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分离方法和BIOLOG分析技术对其不同林型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以及功能多样性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油松、虎榛子混交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分布较均匀,稳定性最好;油松、虎榛子混交林根际土壤功能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2种纯林。  相似文献   
22.
以2年生澳大利亚种源湿加松茎尖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消毒程序防控外植体污染的效果,得出最佳消毒程序为茎尖清水冲洗5min,用含表面活化剂吐温-20的无菌水冲洗1min,70%乙醇消毒10s,0.1%HgCl2浸泡6.5min,无菌水冲洗5遍。以MS、1/2MS、GD、DCR、WPM、N6等6种针叶树常用培养基,细胞分裂素6-BA、生长素NAA进行湿加松基本培养基的筛选,调查芽的诱导、增殖、伸长和生根的情况。筛选出湿加松初始培养基为GD+BA(0.1~1.0mg/L)+NAA(0.1~0.4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GD+BA0.1mg/L+NAA0.05mg/L。  相似文献   
23.
盆栽油松幼苗接种菌根真菌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盆栽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幼苗接种各种菌根真菌试验证实:黄空柄牛肝菌(Gyroporuscyanescens)与彩色豆马勃270号菌株(Pisolithustinctorius270)两菌种不仅对油松幼苗根系表现出较强的感染力,能形成典型的外生菌根结构,而且对幼苗整体的生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此,初步认为黄空柄牛肝菌与彩色豆马勃为油松的两个优良共生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24.
不同激素水平对蒙古扁桃愈伤组织发生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Maxim.)为荒漠区和荒漠草原的景观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也是内蒙古干旱阳坡石质含量较大地段的重要护土灌木,现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也已成为濒危植物之一。本研究以蒙古扁桃1个月龄实生苗茎段为组织培养材料,通过选择6-BA和NAA两种激素及其不同浓度梯度配比试验,研究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目的是筛选对愈伤组织形成效果最佳的激素及其浓度组合,为濒危植物蒙古扁桃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快繁技术的成熟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6-BA和NAA激素浓度均在0.7mg.L-1时愈伤组织形成率可达87%。二次重复试验获得了同样的结果,说明该结果的重复性很好,所以,今后在蒙古扁桃组织培养中,如果以较小苗木的茎段为材料时,选择6-BA和NAA的浓度在0.7mg.L-1时应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虎榛子外生菌根合成与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虎榛子幼苗接种5种外生菌根真菌(6个菌株)。通过对接种幼苗菌根形态观察,以及菌根感染率、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接种这些外生菌根真菌后虎榛子均能形成菌根,菌根感染率最低可达40.8%以上,对照无菌根感染现象。并且这些菌种能够明显促进虎榛子的生长,其中卷边桩菇对虎榛子促生效果最佳,生物量为对照的2.1倍。通过对菌根石蜡切片观察,接种处理在皮层细胞问均能形成典型的哈蒂氏网结构,不同菌种哈蒂氏网结构有一定的差异,未接种的苗木无哈蒂氏网形成。  相似文献   
26.
植物耐盐种质资源评价及滨海盐碱地引种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植物耐盐种质资源评价研究概况,总结了我国滨海地区耐盐碱植物引种和选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林木耐盐性研究及开发利用提出展望。对于如何解决我国耐盐碱树种引种和选育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7.
土生空团菌与虎榛子形成的菌根及其对虎榛子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白淑兰  白玉娥  方亮  刘勇 《林业科学》2004,40(6):194-196
菌根是高等植物根系与土壤中的一类特殊真菌形成的互惠联合体。研究证明 ,菌根不但决定植物的分布 ,影响群落的组成 ,改变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且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物质运输、能量转化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均产生很大的影响 (杨国亭等 ,1999)。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8.
我国蓝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蓝莓生产、繁殖、育种等角度综述了我国蓝莓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蓝莓研究热点。我国虽然开展了一定规模的蓝莓种植,但栽培技术不高、效益不好是制约我国蓝莓生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极具优势的野生蓝莓栽培生产尚未成熟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从繁殖方式上看只有少部分品种实现了快繁,有较多的优良引进品种的快繁体系尚未建立,所以快繁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内蒙古大兴安岭高寒地区野生蓝莓的快繁技术的研究还处于研究阶段;种子繁殖正处于起步阶段;蓝莓育种技术的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生产中使用的品种均为引进种,这些品种耐寒性差,越冬防寒技术要求高是栽培推广的限制因素,而内蒙古的野生蓝莓品种虽然耐寒性强,但产量低、果实贮藏性差、栽培成活率低也是生产中的棘手问题,因此,选育出我国自主蓝莓品种是当务之急,尤其以大兴安岭高寒地区野生蓝莓为基础的新品种培育将成为今后我国蓝莓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9.
摘 要:本文以2年生澳大利亚种源湿加松茎尖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消毒程序防控外植体污染的效果,得出最佳消毒程序为茎尖清水冲洗5min, 用含表面活化剂吐温-20的无菌水冲洗1min,70%乙醇消毒10s,0.1%HgCl2浸泡6.5min,无菌水冲洗5遍。以MS、1/2MS、GD、DCR、WPM、N6等6种针叶树常用培养基,细胞分裂素6-BA、生长素NAA进行湿加松基本培养基的筛选,调查芽的诱导、增殖、伸长和生根的情况。筛选出湿加松初始培养基为GD+BA(0.1-1.0mg/L)+NAA(0.1-0.4 mg/L)。  相似文献   
30.
蒙古扁桃AMF多样性及其AMF接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内蒙古西部沙漠地区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为对象,对野外采集的蒙古扁桃营养根进行外生菌根形态观察及采用Phillips﹠Hayman染色方法观察根内丛枝菌根结构,同时通过形态学方法对根际孢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所采样品未发现外生菌根侵染,而丛枝菌根的侵染频度高达97%以上,在根际土中共鉴定出丛枝菌根真菌4属11种,和一个未知种,其中瑞氏无梗囊霉和摩西球囊霉是蒙古扁桃根际土中的优势种。另外,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摩西球囊霉和地表球囊霉对蒙古扁桃进行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摩西球囊霉接种处理下,蒙古扁桃营养根细胞内形成菌丝、丛枝、泡囊等典型的丛枝菌根结构,而地表球囊霉接种处理在蒙古扁桃营养根内未形成丛枝菌根结构;摩西球囊霉在形成丛枝菌根后明显促进了蒙古扁桃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