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黑杨派杨树新无性系苗期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国内外引进近几年来选育出来的黑杨派(Populus aigeiros)速生优良无性系25个,在山东省进行了苗期测定。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在苗高、地径和育苗成活率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苗高、地径和育苗成活率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7.43 %,9.25 % 和18.78 %,广义遗传力分别为78.91 %,96.31 % 和95.93 %。通过苗期综合选择选出11个生长速度快、成活率中等偏上的无性系,其苗高、地径和育苗成活率的群体遗传增益分别为16.89 %,16.08 % 和13.08 %。各无性系间的苗高、地径和育苗成活率均受强遗传控制。对部分入选的无性系的生根性状和苗期生长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在最早生根时间、先期根数、诱导根数和不定根总长度以及生长高峰时间出现的早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2.
杨树大径级工业用材林适生品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适宜培育杨树大径级工业用材林的优良品种,以生产中广泛应用和新选育的52个黑杨派杨树无性系为材料,进行多点、多年造林试验,对生长量、形质指标、木材材性、性状遗传、抗虫性、抗逆性等性状,采用单性状评价、多性状综合选择.结果表明,优良无性系的材积生长量超过对照I--69杨13.8%~82.0%,各无性系间在生长、干形、冠形、木材材性、抗病虫性、抗逆性等方面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且性状受强度或中等遗传控制;20世纪90年代广泛应用的品种以50号、卡帕茨、中林46最好,其次为中林14I、--69、中林28、中林23,以I--214、露易莎、西玛杨较差;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选育的杨树品种以L35I、--107、L323、L324最好,其次为T26、T66I、--102、中菏1号.  相似文献   
63.
世界范围内,柳树分类一直是公认的难题。到目前为止,关于柳树的分类系统,没有权威的定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仅存在相对认可的柳树分类系统。笔者总结中国近50年的柳树研究现状,以柳树天然分布、杂交育种现状及跨地域引种驯化等方面为背景,浅谈柳树分类困难的原因,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64.
为优化刺槐人工林施肥方案、提高集约经营的肥料利用效率,采用控制试验方法合理配比林木肥料。以1~3年生刺槐人工幼龄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因子(氮磷钾)二次正交回归试验设计方法,对位于河南民权林场的窄冠刺槐幼龄速生丰产林进行连续3年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显著促进刺槐的胸径增长,2年增长幅度分别达186.67%、47.30%,3年生幼龄刺槐林最佳施肥处理平均胸径可达7.6 cm。二次回归检验表明,经过连续3年施肥,拟合方程的平方项和总回归项已达到显著水平,失拟检验逐渐失效,拟合方程向着有意义的方向发展。尝试模型转换后进行数据处理不成功,刺槐林地施肥的正交试验无法转变为其他模型处理。通过三因子二次正交回归试验拟合刺槐施肥回归方程有效,以此寻求刺槐人工林最优施肥方案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