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5篇
农学   1篇
  9篇
综合类   50篇
园艺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广西现代林业科技园优良树种展示区的灰木莲8年生(G1)和灰木莲45年生(G2)的0~20cm土层一年四季的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木莲幼林(G1)与成熟林(G2)的林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有明显的差异。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数量的季节变化,G1均为夏>冬>秋>春,而G2是秋>冬>夏>春。真菌数量上无论是G1或G2均是秋季最多而冬季最少。放线菌数量的季节变化是,G1:春季>冬季>秋季>夏季,G2: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对两种林地不同季节的微生物而言,春秋冬季的细菌>放线菌>真菌,夏季则是细菌>真菌>放线菌。土壤蛋白酶活性表现为:G1,春>夏>秋>冬;G2,秋>春>夏>冬,而G1和G2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是冬>夏>秋>春。  相似文献   
92.
观光木是南方著名的珍稀濒危树种,因其材性好、出材率高而广泛应用于高档家具、工艺品、乐器制造和建筑等行业。文章对珍贵树种观光木的生物学特性、育苗造林技术、生态学特性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今后应加强对观光木良种选育、优良无性系培育、林木经营管理及木材材性等方面的研究,以期更有效地保护该珍稀濒危树种。  相似文献   
93.
人工林小气候效应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广西南宁市北郊的高峰林业示范基地内,选 择代表性的3种不同年龄灰木莲人工林设置样地,分别对主要气象要素进行对比观测.结果表明:(1)3,8和46 年生灰木莲林内太阳辐射能日平均值依次为12.53,6.09和2.44w/m2,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林内的太阳辐射 能显著减少.(2)3,8和46年生灰木莲林内空气温度依次为24.1℃、23.9℃和23.4℃,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 林内空气温度逐渐降低.(3)3,8和46年生灰木莲林内地面温度依次为23.6℃、21.8℃和21.3℃,随着林分 年龄的增大,林内地面温度逐渐降低.(4)3,8和46年生灰木莲林内空气相对湿度依次为80%,86%和85%(RE 值),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林内的增湿作用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当灰木莲人工林恢复到8年生时,其林内的空 气相对湿度与相同类型的成熟林相当,但削减林内太阳辐射能以及降低林内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的效果尚未达 到成熟林的水平.  相似文献   
94.
以广西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32年生擎天树人工林林分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当地的技术经济指标,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擎天树人工林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并确定最佳主伐年龄,为当地珍贵乡土树种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相同立地条件下3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厚荚相思林、尾巨桉林和灌草丛)的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存在较明显差异,厚荚相思林、尾巨桉林和灌草丛在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为1.126,1.205,1.247 g/cm3,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9.27%,9.04%,8.581%,毛管孔隙度分别为41.57%,39.82%,40.81%;土壤有机质、全N、全P、水解N和速效P含量均为厚荚相思林灌草丛尾巨桉林;3种植被恢复类型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分别为20.14,13.07,4.02 t/hm2,土壤蓄水能力大小依次为1 946.2,1 920.0,1 911.8 t/hm2,各植被恢复类型最大蓄水量为厚荚相思林(1 966.3t/hm2)尾巨桉林(1 933.1 t/hm2)灌草丛(1 915.8 t/hm2),因此,厚荚相思林具有比尾巨桉林和灌草丛更好的维持地力作用和更高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桂南地区桉树中大径材人工林生物量与林分生产力。[方法]采用样方收获法和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法对桂南地区15年生桉树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测算。[结果] 15年生桉树人工林乔木层总生物量为449.79 t/hm~2,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为377.69 t/hm~2,地下部分生物量为72.10 t/hm~2;林分乔木层年均生产力为37.27 t/(hm~2·a)。不同器官生物量大小排序为树干、根蔸、树枝、粗根、树叶、中根、细根。15年生桉树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比值随胸径增长呈现递减趋势,比值在4.83~6.80,平均比值为5.24。[结论]桉树中大径材人工林具有很高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同时在营林后期林木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生长更为突出,桉树大径材培育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7.
对影响厚荚相思种子离体萌发的几种因素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浓硫酸30min加沸水浴10 min的处理方法的萌发率高于单一的浓硫酸处理或沸水处理;接种方式以胚芽向下接种最佳,诱导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宜。  相似文献   
98.
厚荚相思组培苗造林的生长状况和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厚荚相思组培苗和实生苗两种繁殖育苗方式造林林分的生长状况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组培苗造林的平均通直率比实生苗造林高31.4;实生苗造林早期分枝较多的问题,在经过选优培育的基础上,利用组培苗造林,分枝较多问题得到了改善;从树高年生长量、材积的年平均生长量和经济效益来看,组培苗造林明显优于实生苗.  相似文献   
99.
干旱胁迫对顶果木生理特性及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用Win Rhizo根系分析软件,分析不同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a Wight ex Arn.)根系生长和生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顶果木叶片CAT活性及MDA含量,升高了SOD、POD活性,这些生理变化能有效降低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的程度,提高了顶果木抗干旱胁迫的能力。并且根半径在逐渐降低,根系皮层和维管束厚度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总体趋势在变薄,这有利于水分与营养物质的输送。说明顶果木具备一定的抗旱能力,可在广西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0.
“3S”技术在植被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S”技术对寿城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绘制了寿城自然保护区植被图,讨论了植被分布规律,为森林植被的监测与管理提供依据,更好地为划分各个区域(核心区、缓冲区、影响区)提供基础数据,从而有效地对其森林植被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