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康地蕾得防治姜瘟病效果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姜种植是柳州市的一大支柱产业,种植面积现每年逾3000hm2。姜瘟病发病率一般占总面积的5%~10%,发病田产量损失率一般达20%~30%,重者高达50%~60%,甚至绝收。生姜产区因姜瘟病的发生需每5~8a(年)更换一次地点,不利于产业持续稳定发展。采用常规农药防治效果不明显,加之柳州的气候特点——生姜生长盛期也即姜瘟病缓慢发展期,常常阴雨连绵,使得化学农药药效减弱或无法使用,致使病害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寻找有效而不受天气影响的新型生物农药是很必要的。笔者于2004~2006年进行姜瘟病防治研究,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技术,并对几种药剂防治姜…  相似文献   
102.
应用模糊多维综合评判方法,对2008~2009年国家冬油菜黄淮组区域试验油菜新品种进行多因素综合评判分析。结果表明:信优2405评价指标为0.639,综合表现最优;其次是H717,其评价指标为0.614;核优202评价指标为0.368,综合表现最差。该结果与试验地油菜实际产量表现基本相吻合。模糊多维综合评判所提供的合理的量化分析指标,比单用产量分析更为客观准确,且原理易懂、计算简便,便于计算机操作,是一种较为理扭的综合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3.
以长春市为例,根据2002—2012年统计数据,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和耕地变化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且呈现出建设用地规模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深度集成学习的青梅品级智能反馈认知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传统机器判定水果品级的开环认知模式存在特征空间和分类准则一旦建立不再更新的缺陷,模仿人由整体到局部反复推敲比对的思维信息交互认知模式,探索了一种具有认知结果熵测度指标约束的青梅品质智能反馈认知方法。首先,在有限论域不确定条件下从信息论角度建立具有信息完备性评价指标的非结构化多层面动态特征表征的青梅品级认知智能决策信息系统模型。其次,基于架构自适应的卷积神经网络(adaptive structur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ASCNNs)和集成随机权向量函数连接网络分类器(random vector functional-link net,RVFL),建立青梅图像由整体到局部有明确品级特征表征映射关系的特征空间数据结构与分类准则。再次,基于广义误差和广义熵理论,建立青梅图像认知结果的熵函数形式测度评价指标。最后,建立基于不确定过程认知结果性能测度指标约束的动态反馈认知智能运行机制。针对1 008幅青梅图像的平均识别率为98.15%,表明该文方法有效地增强了特征空间的泛化能力以及分类器的鲁棒性。该研究可为基于可见光的青梅品级快速准确机器认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多种评价方法在农业气象灾情评价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不同方法进行农业气象灾情评价时,常出现评价结果不一致的现象。本文利用Kendall’s W协和系数对多种评价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提出了一种多方法综合应用的系统评价方法,并对福建省近25 a的农业气象灾情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以往只用一种方法评价的片面性,能较好地消除各方法评价同一样本资料时存在差异的现象,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况,提高了评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6.
以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法(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为技术基础,建立了一种能单管同时快速鉴定沙门氏菌及其耐药相关1类整合酶基因的双重荧光定量重组酶聚合酶扩增(duplex real-time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T-RPA)方法。该方法以沙门氏菌特异毒力基因fimY和细菌耐药相关1类整合酶基因intI1为靶标序列,设计特异性RPA引物与exo探针,建立双重RT-RPA方法。结果显示,在fimY引物终浓度320 nmol·L-1,intI1 引物终浓度400 nmol·L-1,fimY探针终浓度60 nmol·L-1,intI1探针终浓度100 nmol·L-1,反应温度37 ℃,反应20 min时,双重RT-RPA扩增效率最高,且特异性好。灵敏度试验显示,沙门氏菌检测灵敏度为1.29×101 CFU·mL-1,intI1检测灵敏度为1.60×101 CFU·mL-1。实际样品检测试验中,前期从生猪养殖场、屠宰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筛选到61株沙门氏菌(2株携带intI1基因)、555株大肠埃希菌(均携带intI1基因),用建立的双重RT-RPA方法对上述菌株进行检测,可以同时鉴定出沙门氏菌及intI1基因。该方法与传统培养方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法相比,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速度快(检测时间20 min)等优点,为快速鉴定携带耐药相关整合酶基因intI1的沙门氏菌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方法,可为耐药有害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7.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森林管护在天然林林保护工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基于此,概述了森林管护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并针对当前天然林林保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介绍了天然林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的森林事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328AB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引进四川隐性核不育品系101-007AB中分离的不育株作母本,用自选的黄籽、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的自交系自2328C作轮回亲本,采用杂交、连续3代回交-自交、自交育性分离、株系内成对测交、株系内兄妹交转育成新的黄籽、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的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328AB。2328AB具有低芥酸(1.58%)、低硫苷(28.80μmol/g)、高含油量(43.42%)、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恢复源广,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一部中国国有科研机构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科研事业发展的光荣传统、独特优势和力量所在,是发展中国科研事业鲜明的底色、充足的底气、深厚的底蕴。文章论述了党建引领科研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做出了党建是科研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压舱石”“加速器”的论断,阐述了党建引领科研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梳理了党建领航、党建融合、党建赋能的机制,总结了党建引领科研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提炼了“双汇报”“双指导”“双约谈”“双当好”的“四双”党建与科研融合的制度载体。  相似文献   
110.
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长江流域多熟制轮作区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验证油菜种植提高后茬作物产量是一种普遍现象,为油菜作为换茬作物促进粮油兼丰、周年丰产稳产提供依据。【方法】在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开展不同轮作模式的同田对比试验,选取长江上游重庆北碚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四川盐亭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中游湖北沙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湖南衡阳油菜-早稻-晚稻和冬闲-早稻-晚稻轮作、河南信阳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下游江苏如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比较冬季作物小麦(或冬闲)和油菜在相同施肥水平下对后茬作物水稻或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量的差异。【结果】北碚、沙洋、信阳和如皋油-稻轮作的稻谷产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323、483、1 569和569 kg·hm-2,相应增产4.6%、6.6%、17.3%和6.0%;盐亭和沙洋油-玉轮作的玉米产量较麦-玉轮作分别提高487和579 kg·hm-2,分别增产7.0%和14.8%;衡阳油-稻-稻轮作的早稻和晚稻的稻谷产量较闲-稻-稻轮作分别提高718和726 kg·hm-2,分别增产11.1%和10.5%。沙洋和信阳油-稻轮作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较麦-稻轮作分别增加7.0、27.7万穗/hm2和18.1、20.2粒/穗。沙洋和北碚试验点油-稻轮作的水稻生物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1 711和2 625 kg·hm-2,氮素累积量分别较麦-稻轮作增加23.9和23.2 kg·hm-2。【结论】在长江流域不同种植区域内,油菜在不同轮作模式中均可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及养分累积量,是一种良好的轮作换茬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