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57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3篇
  33篇
综合类   362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283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农业的头等要务。多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及农业专家一再宣称,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粮食自给,守住了"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这条底线。然而,就在连续8年丰收之际,粮食及食品价格却持续大幅上涨。这种矛盾现象表明,粮食安全领域一定存在某种深层次问题有待去探索。为了揭示中国粮食安全的真相,通过对多年粮食生产及消费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后发现:2010年粮食自给率还不到65%,进口的粮油食品要用5948万hm2耕地才能生产出来。"耕地赤字"超过"三北"地区13省(区、市)耕地总和。研究表明:(1)粮食安全的底线已经失守,粮食危机业已显现,形势严峻,绝不可掉以轻心;(2)根据对粮食形势新的判断,政府部门应重新制定(或修改)粮食安全规划、方针和政策;(3)应对粮食危机,除经常提到的那些措施(如保护耕地、兴修水利、科技兴农等)外,严格控制人口和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是最根本、最具战略意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2.
分别采用Sevage法、三氯乙酸-正丁醇(TCA-NBA)法、酶-Sevage法以及酶-TCA-NBA法对粒毛盘菌YM281胞外多糖进行脱蛋白。结果表明:用酶-TCA-NBA法对粒毛盘菌YM281胞外多糖脱蛋白的效果最佳,蛋白脱除率为51.57%,且此时多糖损失率(3.46%)为最低;进一步采用均匀设计优化该方法的脱蛋白条件,所得最优脱蛋白条件为:粒毛盘菌YM281多糖溶液20mL、木瓜蛋白酶溶液11mL、温度42.2℃、pH 4、酶解时间3.5h;除去变性蛋白后,再利用TCA-NBA法脱蛋白2次即可;采用所得的最优方法和条件脱蛋白,其蛋白脱除率高达72.3%,多糖损失率仅为2.93%。  相似文献   
103.
三聚氰胺浸渍薄木在多层实木复合地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薄木替代装饰纸装饰板材,使板材表面具有了木材的天然美感,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自然美感的追求.通过浸渍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将薄木制成三聚氰胺浸渍薄木,然后将其直接粘贴于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基材上,既能体现薄木的天然质感,同时具有了三聚氰胺浸渍纸的耐磨、耐热等优点.通过实验室探索,并在吉林森工金桥地板集团有限公司新合木业、临江禄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进行生产性试验表明,采用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浸渍薄木,能够满足薄木浸渍要求;浸渍的薄木能适应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对低温、低压贴面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4.
藏北高寒草地样带物种多样性沿降水梯度的分布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藏北高原高寒草地样带上对40个围栏内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进行测定,探讨了生长季降水对高寒草地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以及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模式。结果表明,降水格局显著地影响藏北高原内部高寒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群落结构特征与初级生产力关系密切;藏北地区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生长季累积降水呈指数增加趋势;在高寒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生产力关系研究中单峰模式的判别系数R(0.754)略高于线性回归模型(0.743)。沿藏北高原样带高寒草地物种丰富度随地上生物量单调递增,单峰模式的单调递减区间并未出现;然而单峰模型预示着在地上生物量高于121.17g/m 的高寒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可能随生物量单调递减,从而使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表现为较为标准的单峰模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地上生物量也均呈单峰模式,但其单调递减区间窄于单调递增区间,峰值分别对应的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为71.90和60.90g/m。  相似文献   
105.
热应激在家畜很常见,特别是在热带地区。夏季高温天气会导致家畜采食量减少、产奶量减少、体重和繁殖性能下降等。研究表明小鼠在冷应激、鸡在热应激、兔子在缺氧应激、以及人在辐射应激等条件下,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体内自由基含量和过氧化产物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06.
地处雷州半岛的广东省湛江市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该地区冬种蔬菜产业及设施农业的发展对整个北方冬季蔬菜的市场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分析湛江冬种蔬菜产业及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湛江蔬菜产业及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为雷州半岛地区甚至粤西地区冬种蔬菜产业和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以小麦种子分子检测农业行业标准(NY/T 2859-2015)为基础,开发小麦种子快速、规模化提取DNA方法,优化反应体系中各组分含量,为小麦真实性快速执法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SDS、CTAB、高盐低p H、快速提取和试剂盒5种方法提取的DNA质量、浓度和PCR扩增效果进行比较,发现改进的高盐低p H方法提取种子的DNA质量、浓度能够满足小麦真实性鉴定中42对SSR引物重复鉴定的需求,是利用96孔深孔板和自动化移液工作站规模化、高通量提取DNA的较优方法。进一步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在65℃温浴条件下比室温的浓度高出25%,但两种温度条件下提取的DNA质量及浓度均能够满足品种鉴定的需求;沉淀时用0.5倍提取液体积的预冷异丙醇沉淀浓度最高,用室温的异丙醇沉淀的最佳体积是提取液体积的0.6倍。对标准中42对引物的最佳引物浓度和模板浓度均进行了优化,综合所有42对引物的优化结果发现,反应体系为20μL时,引物终浓度为0.437 5μmol/L,模板终浓度为10 ng/μL时扩增效率相对较高,扩增产物稳定,能够满足多重电泳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8.
以内蒙古根河林业局施业区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为研究对象,根据火烧迹地的记录和遥感影像,按照不同恢复期(3、15、31 a,分别记作S、M、L)和火干扰强度(对照、中度和重度,分别记作C、M、S),在内蒙古根河林业局设置了的8块典型样地(样地编号分别为SC、SM、SS、MC、MM、MS、LC、LS),并对各样地进行调查和取样。通过树轮数据重建兴安落叶松地上生物量变化历史,采用生长效率和生长优势系数量化林分生长优势动态,对比分析不同火干扰强度和恢复时间长度下兴安落叶松林生长优势变化,揭示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生长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1)火干扰改变林分直径结构,林分直径结构呈正偏,小径级树木比例增大;重度火干扰显著降低兴安落叶松林径级异质性,与对照样地径级多样性相比,中度火干扰样地径级多样性指数大于2,而重度样地异质性最低,其中恢复15 a的重度样地内多样性指数为0.94。(2)火干扰促进小树的生长效率提高,驱动林分进入第四阶段(小树生长占优势,小树对林分生长贡献超过大树生长量,生长优势系数小于零),其中,中度火干扰样地大树生长效率为0.45%,小树生长效率为5%。随着火干扰强度增加,重度样地小树生长效率越高。(3)重度火干扰样地(MS、LS),林分生长优势系数变化存在明显的阶段性,随着火干扰恢复期延长,大树与小树生长贡献的差异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生长贡献的差异逐渐减小;火干扰通过改变林分径级结构和大小树生长效率导致林分发展出现偏移,随着火干扰恢复时间的延长,林分逐步向第二阶段过渡,但以小树贡献占优势的林分生产力仍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9.
四妙丸是中医经典方剂,组方立意独特,常用于治疗湿热下注、两足麻木、痿软、肿痛诸证。黄政德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审证求因,灵活应用四妙丸随证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慢性宫颈炎、弱精症及脑梗死后遗症等各种疾病,临床疗效显著,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植物含碳率是研究森林碳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精确测定含碳率及其影响因子有利于提高森林碳储量的预测准确率。方法以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成熟林固定样地内红松为研究对象,获取冷冻干燥、自然干燥和烘干干燥3种处理方式下的红松茎干连年含碳率,对比分析3种处理方式下不同径级红松含碳率年际变化特征。发现自然干燥含碳率波动较大,因此本文的挥发性碳贡献由冷冻干燥含碳率和烘干干燥含碳率来量化。通过比较大小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年际变化特征,分析其在时间尺度上的差异与稳定性,并构建挥发性碳贡献与气候因子和生长量等因子的相关关系,揭示影响挥发性碳贡献的主要因子。结果(1) 不同干燥方式仅对大径级红松的含碳率的测定结果有显著影响(P < 0.05),而3种干燥方式下小径级红松含碳率不存在显著差异。(2)红松挥发性碳贡献有一定阶段性。小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较大径级波动更大,小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最高和最低值分别为24.46%和0.03%,大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最高和最低值则为9.72%和1.18%,同时大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3)红松挥发性碳贡献主要受到冬季温度的影响,其中小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仅与当年12月的温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 < 0.05),而大径级红松则与上一年12月的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 < 0.05)。(4)当年1月降水对大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有促进作用(P < 0.05),而当年6月的干旱指数对小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有促进作用(P < 0.05)。推测挥发性碳可能与树木非生长季的生理活动有关。结论在评价森林碳储量时要考虑挥发性碳贡献,同时不能忽视径级差异的影响及挥发性碳的时间稳定性,从而实现对不同特征林分碳储量的精确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